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温州市八上科学期末拔高培优训练卷B卷

更新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1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3八上·瑞安月考) 如图在透明密闭正方体塑料盒的上下左右四个面的中心处,挖出四个大小相同的圆孔,孔的表面分别蒙上相同的可变形橡皮膜a、c、b、d,抓住手柄将塑料盒竖直浸没水中,不断增大塑料盒浸没后的深度,其受到的浮力( )

    A . 增大 B . 减小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 2. 如实物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B . 灯L1与灯L2并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C .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的电压 D . 灯L1与灯L2串联,电压表测灯L2两端的电压
  • 3. (2022八上·温州期中) 固体甲、乙、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所示,甲、乙、丙从溶液中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020406080
    溶解度/g0.180.160.140.120.09
    35.736.036.637.338.4
    13.331.663.9110169
    A . 固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20℃时,丙溶液中溶质和溶剂质量比为31.6:100 C . 分别将等质量的乙、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质量大小:丙>乙 D .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丙饱和溶液由60℃降温到20℃,溶液中溶剂质量大小:甲>丙
  • 4. (2023八上·柯桥期中) 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氯化钠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 .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 .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 . a-溶解度,b-溶剂质量
  • 5. (2023八上·兰溪月考) 甲、乙体积相同,乙、丙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其中丙为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所受的浮力大于甲所受的重力 B . 若三个物体均由同种材料制成,则丙一定实心 C . 丙物体的平均密度最小 D . 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 6. (2023八上·绍兴期中) 如图是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其中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 . 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 C . 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2倍 D . 与电源负极相连端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 7. (2023八上·东阳期末) 科学拓展课上,老师利用玻璃瓶做了两个有趣的小实验:图甲为液体沸腾实验,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杯内的水沸腾而玻璃瓶内的水不沸腾。图乙为”浮沉子”实验,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身,”浮沉子”会上浮;松手后,”浮沉子”会下沉。图示使用液体均为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实验中,玻璃瓶内水的温度低于烧杯中的水 B . 图甲实验中,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玻璃瓶内的水也会沸腾 C . 图乙实验中,”浮沉子”漂浮时,所受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 D . 图乙实验中,无论怎么挤压矿泉水瓶侧身,”浮沉子”都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 8. (2022八上·定海期末) 观看影视剧常会有这样的情节:病人心脏骤停,医生给病人注射一种激素,俗称“强心针”,达到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恢复心脏活跃的抢救目的。这种激素是(  ) 
    A . 肾上腺素 B . 性激素 C . 胰岛素 D . 生长激素
  • 9. (2023八上·婺城期末) 下列关于四图对应的现象或原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拔罐”既能说明大气有压强,又能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B . 乙图实验中选用不同直径的马德堡半球,拉开所需要的力相同 C . 丙图是用来给病人注射药物的注射器,它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 D . 丁图是自制的简易气压计,管内水柱升高说明外界大气压增大
  • 10. (2018八上·义乌月考)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B . 吸盘上挂毛巾,吸盘不掉 C . 用滴管吸取液体 D . 帕斯卡“裂桶实验”
  • 11.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小明利用小石块、溢水杯及水、弹簧测力计、小烧杯、细线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最合理的操作顺序是甲、乙、丙、丁 B . 若物体漂浮在水面,就一定不满足阿基米德原理 C . 若图乙中的石块没有完全浸入水中,就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D . 若实验中出现F1﹣F2>F4﹣F3的现象,则可能是由于溢水杯中没有盛满水
  • 12. (2023八上·杭州期末) 70℃时的M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13.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图是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某天做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现象所做推论正确的是( )

    A . 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B . 演示的是纬度对气温的影响 C . 陆地升温比海洋慢 D . 海洋的气温日较差为15℃
  • 14. (2023八上·南浔期中)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 . A处在山坡迎风坡,降水少;C处在海边,水循环比较活跃降水多 B . A处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 C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 . 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 15. (2023八上·南浔期中) 室温下有一杯130g蔗糖溶液,第一次恒温蒸发15g水,溶液中析出10g溶质,继续再恒温蒸发10g水,溶液中析出20g溶质。则原溶液中至少再加入多少克蔗糖可变成饱和溶液(    )
    A . 20g B . 10g C . 15g D . 5g
  • 16. (2023八上·南浔期中) 如图是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A中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下潜时浮力逐渐变大 B . 图B中巨轮从江河驶向海洋的过程中,船体会上浮 C . 图C中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D . 图D中气球上升时,填充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 17. (2023八上·绍兴期中)   2023年入梅以来,浙江省平均降水量超常年同期的61%,多地江河、水库水位持续上涨,甚至某些地方爆发了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当水库泄洪时,可在泄洪区进行拍摄工作 B . 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C . 梅雨时期,尽量避免去泥土松软的山坡上进行林业生产工作 D . 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 18. (2023八上·鄞州期末) 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质量相等体积不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B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A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B . 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等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C . 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 . 小球A排开甲液体质量小于小球B排开乙液体的质量
  • 19. (2023八上·绍兴期中) 诸暨市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东南风3~4级,阵风5~6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20℃,明天早晨最低气温12℃,空气相对湿度61%。”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最高和最低气温”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B . “东南风3~4级”可由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 C . “明天晴”说明“明天云量少”,受低气压控制 D . 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 20. (2023八上·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天气预报瓶”是一只密封的水滴状玻璃瓶,瓶内装有蒸馏水、酒精、硝酸钾、樟脑等物质。樟脑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酒精而难溶于水,且在酒情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列有关“天气预报瓶”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从冬季到夏季,瓶内液体的浑浊度变大 B . 从高山的山脚到山顶,瓶内液体的浑浊度变大 C . 在我国内陆地区,从白天到夜晚,瓶内液体的浑浊度变小 D . 在冬季,从我国南方到北方,瓶内液体的浑浊度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 21.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20mL,只浸没入石块时,量筒内水与石块的总体积为22mL,石块的密度ρ=2.5×103kg/m3 , 将蜡块及石块用细线悬挂后缓慢浸入水中后,意外发现此时蜡块与石块恰好悬浮,细线被拉直,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46mL,经分析思考,此时也能测出蜡块的密度为g/cm3 , 蜡块受到细线的拉力为 N(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

  • 22. (2023八上·东阳期末) 科学兴趣小组欲测量一只标有”0.6A”的小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由于实验用的电压表已损坏,特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电阻为R0

    1. (1)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只闭合开关S和S2 , 调节滑动变阻器R1 , 使电流表示数为

      ②只闭合开关S和S1 , 保持滑动变阻器R滑片位置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R2 , 使电流表示数仍与步骤①相同;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R2滑片位置不变,将R1的滑片调至最左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1 , 再将R1的滑片调至最右端,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

    2. (2) 根据以上步骤,请写出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表达式:R=(用R0、I1和I2表示)。
  • 23. (2022八上·衢州期中) 牛奶中掺水量越多,牛奶密度越小,品质越差。小丽想通过测定密度来比较二种牛奶品质的优劣,她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绕上一段细铁丝,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计,如图所示。

    1. (1) 纯牛奶是(选填“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
    2. (2) 分别将自制密度计浸入牛奶甲和牛奶乙中,静止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品质较高的牛奶为(选填“甲”、“乙”或“相同”)          
    3. (3) 使用中,发现细铁丝容易滑落,于是他取下铁丝,置于玻璃管内,再次测量这一杯牛奶密度(过程中杯内液体总量不变),则测得密度与原来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24. (2022八上·义乌月考) 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下 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g/mL)

    0.98

    0.95

    0.94

    0.91

    0.90

    请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00g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100 g(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向100g 24%的氨水中加入100g水,摇匀,溶液体积是mL。(保留到0.1)。
  • 25. (2023八上·瑞安月考) “渐冻症”(ASL),是一种运动神经元(负责将大脑和脊髓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活动的神经元)疾病,患病者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1. (1) 运动神经元是由和突起构成。
    2. (2) ASL患者因长期不能运动,导致肌肉萎缩,发生萎缩的结构是(填序号)。
    3. (3) 医生用小锤叩击渐冻症患者膝盖下方的韧带时,他____。
      A . 有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B . 没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C . 有感觉,发生膝跳反射 D . 没感觉,不发生膝跳反射
    4. (4)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渐冻症”这一疾病,开展了一项“冰桶挑战赛”慈善活动。当一桶冰水从头顶浇下,身体会做出一系列的反应,皮肤毛细血管(选填“收缩”或“舒张”),血流减少。
  • 26. (2023八上·南浔期中) 请分析下左图“水循环示意图”和右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米3/年)

    1700-3000

    1000-1699

    500-999

    <500

    1. (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长江水引至华北地区)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环节(填序号),来达成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2. (2) 使水循环连续进行的动力是:和地心引力。
    3. (3) 前年杭州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834m3·年-1 , 据上表资料,杭州属于缺水城市。
  • 27. (2023八上·临平期中) 如图A、B分别表示海陆分布和地形对气候影响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于海陆比热容的不同,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选填“快”或“慢”),气温比海洋上(选填“高”或“低”)。根据空气对流运动的原理,在图A中线段上画上箭头,表示夏季白天的气流运动的方向。
    2. (2) 图B中(选填“甲”或“乙")地位于背风坡。
    3. (3) 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地更多,原因是
  • 28. (2023八上·瑞安期中) 在科学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仔细观察、精心实验、深入研究,推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

    ①亚里士多德时代已经发现,只要抽去水管里的空气,形成真空,水就会沿着水管往上流,亚里士多德用类似哲学的语言做出的解释是:“自然界厌恶真空”。

    ②16世纪在意大利的一座很深的矿井里,人们用抽水机从矿井中抽水,发现无论怎样改进抽水机,水上升到10米以后,就再也不上升了。在伽利略的指引下,托里拆利进行了如图1的实验。

    ③托里拆利的研究成果传到了德国,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在1654年策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科学实验活动——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2):把两个直径30多厘米的空心半铜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16匹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结果费了很大的劲才把两个铜半球拉开。

    1. (1)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2. (2) 如图1托里拆利进行的实验中,若在玻璃管B处钻一个小洞,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3. (3) 分析上述科学史,判断下列观点正确的有____(可多选)
      A . 许多科学研究来源于生活 B . 科学发现往往是几代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 .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无法开展科学研究 D . 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E . 只有完全正确的观点才是科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很多观点一无是处
  • 29. (2023八上·杭州期中) 小璐同学从学校附近中河里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①将水样静置,用如图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不规范的是(填序号)。

    a用玻璃棒引流 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c漏斗末端颈尖紧靠烧杯内壁

    d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杂质和异味。

    ③生活中常用(填“煮沸”“静置沉淀”或“过滤”)的方法进行杀菌消毒。

    ④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填序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
    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
    D、收集雨水冲厕所

  • 30. (2023八上·杭州月考)  20℃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15g 固体x(不含质),充分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剩余固体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的温度/℃

    20

    35

    50

    65

    75

    剩余固体x的质量/g

    10.4

    8.0

    5.0

    0

    0

    1. (1) 35℃时,该溶液的质量是
    2. (2) 65℃时,该溶液是____(选填编号);
      A . 饱和溶液 B . 不饱和溶液 C . 无法判断
    3. (3) 50℃时,固体x的溶解度是;该温度下,使烧杯中剩余的5g固体x全部溶解,至少加入水;
    4. (4) 发现小李同学在用量筒取50mL水时俯视读数,则20℃时的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正确操作时的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 31. (2023八上·南浔期中) 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甲是小科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 (1) 粗盐提纯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2. (2) 【实验二】小科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用天平称量时,1g以下用游码)。

      如图乙,称量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是

    3. (3) 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5%;(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 (4) 用上述实验所得氯化钠(NaCl)晶体配制溶液,以下操作会使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B.称量氯化钠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D.一开始搅拌时,有部分液体溅出

    5. (5) 海水晒盐采用的方法是操作②的原理,而不采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理由是
  • 32. (2023八上·绍兴期中) 科学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

    【生活现象】①一只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进一杯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恢复球形;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小明对上述现象非常感兴趣,于是想探索其中奥秘。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建立猜想】猜想一: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想二: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体积有关。

    ⑴小明作出猜想一是基于生活现象(填“①”或“②”)

    【获取证据】

    小明为了验证猜想二,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传感器,在注射器里密封了30mL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力和摩擦,大气压强p=1.0×105Pa),并与传感器密封连接,接上数据采集器,如图所示,然后缓缓推动活塞,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体积(mL)

    30

    25

    20

    15

    10

    压强(×105Pa)

    1

    1.2

    1.5

    2.0

    3.0

    【得出结论】

    ⑵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交流评价】

    ⑶请举出生活中能支持猜想一的其他现象:

    如果要验证猜想一,可以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做怎样的改进?请简要说明操作

  • 33. (2022八上·定海期末)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50Ω 1A”。 

     

    1. (1) 某同学想用该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帮他把电路连接完整。 
    2. (2) 以下是该同学的一些操作步骤: 

       ①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1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示数为2.0V时,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②断开开关,拆下R1 , 接上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2,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录;

       ③断开开关,拆下R2 , 接上阻值为30Ω的定值电阻R3 , 重复②的操作。 

    3. (3) 实验中需要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下表是该同学设计的记录表,请你完成第一行“”处填写的内容。 

       记录表:恒定电压(U=2V)时通过不同电阻的电流 

                     
       

       实验次数 

       

       电阻/欧 

       

       电流/安 

       

        

       

       1 

       

       10 

           
       

       2 

       

       20 

           
       

       3 

       

       30 

           
  • 34. (2023八上·义乌期末) “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T—E—N—F—A途径表示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
    2. (2) 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 (3) 甲、乙两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其中表示外界气温较低时,此时散热方式为
四、解答题(第37题第3小题2分,其他每小题1分,共11分))
  • 35. (2023八上·义乌期中) 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10N/kg)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

    1. (1) 从②到③铁皮罐的浮力增大多少?
    2. (2) 铁皮罐的体积多大?
    3. (3) 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 36. (2023八上·南浔期末) 佩戴口罩出行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举措。
    1. (1) 如图甲所示,医用外科口罩是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采用三层工艺制成。口罩体中的(选填字母)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功能。

    2. (2) 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毒颗粒的大小一般为0.05微米~0.1微米,但病毒不能独立在空中漂泊,都是黏附在飞沫上,而飞沫核的直径一般大于5微米。

      根据以上资料,从价格和有效性考虑,普通民众应选择下表中的

      (选填字母)口罩即可。

      口罩

      A

      B

      C

      D

      滤过孔径

      >100微米

      100微米左右

      ≤3微米

      ≤0.3微米

      价格(元/个)

      1.7

      1.1

      1.2~2

      16.5

    3. (3) 在抗疫第一线,卫生部门使用了负压救护车。“负压”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使车内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气压,使新鲜空气流入车内,而车内被污染的空气通过无害化处理后排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医护人员与病人交叉感染。
  • 37. (2023八上·南浔期末) 某款水位自动测控仪的测量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恒为15V,定值电阻R0=10Ω,R1为一竖直固定光滑金属棒,总长40cm,阻值为20Ω。弹簧上端固定,滑片P固定在弹簧下端且与R1接触良好,滑片及弹簧的阻值、重力均不计。圆柱体M通过无伸缩的轻绳挂在弹簧下端,重80N。当水位处于最高位置A时,M刚好浸没在水中,此时滑片P恰在R1最上端;当水位降至最低位置B时,M的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已知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L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试问:

    1. (1) 水位下降时,金属棒接入电路的长度,电压表示数。(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2. (2) 当水位降至最低位置B时,弹簧伸长量△L是cm。
    3. (3) 当水位处于位置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