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浣江教育共同体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4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2017·金华) 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是(    )

    A . 蒸发 B . 蒸腾 C . 降水 D . 径流
  • 2.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B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 . 打开汽水瓶盖后有气泡冒出,主要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3. (2021八上·杭州期中) 科学研究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x,y)之间的关系,以使研究的问题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图示的是( )

    A . 固体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B . 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C . 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D . 一定温度下,某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关系
  • 4. (2021八上·长兴期中) 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 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B .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C .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 D . 飞机飞行过程中舱内需加压,说明高空气压比地面处小
  • 5. 如图是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其中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 . 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 C . 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2倍 D . 与电源负极相连端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 6. 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 遨游的“天宫一号” B . 上升的热气球 C . 航行的“辽宁号” D . 下潜的“蛟龙号”
  • 7.   2023年入梅以来,浙江省平均降水量超常年同期的61%,多地江河、水库水位持续上涨,甚至某些地方爆发了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当水库泄洪时,可在泄洪区进行拍摄工作 B . 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下坡跑 C . 梅雨时期,尽量避免去泥土松软的山坡上进行林业生产工作 D . 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 8. 诸暨市气象台某日发布天气预报:“明天晴,东南风3~4级,阵风5~6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20℃,明天早晨最低气温12℃,空气相对湿度61%。”对于这则天气预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最高和最低气温”可由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得 B . “东南风3~4级”可由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得 C . “明天晴”说明“明天云量少”,受低气压控制 D . 相对湿度越大,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 9.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 . 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 B . 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C .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 D . 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 10. (2023八上·杭州期中) 在学校科技节中,小科制作了一个“天气瓶”。该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情况反映温度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瓶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丙 C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丙 D . 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11. (2021八上·义乌月考) 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烧杯(用石蜡将烧杯和塑料片粘在一起) 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 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 . 硝酸铵 B . 氢氧化钠 C . 氯化钠 D . 蔗糖
  • 12. 如果把家中的①食盐②食醋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 . ①④⑥ B . ①②⑤⑥ C . ②③⑥ D . ①②③⑤
  • 13. 帆船是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重要赛事,若在帆船的起航阶段刮起了东风,为使帆船获得向北的动力,则应该调整船帆为( )

    A . B . C . D .
  • 14.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水面低于溢水口;将一块质量为m、体积为V的物块甲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溢出的水全部用空的小烧杯接住;物块甲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mg B . 物块甲受到的浮力一定等于ρgV C .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mg D .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一定等于ρgV
  • 15.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密闭的球形容器,C、D、E都是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它们与容器接口处紧密封接。容器A、B和玻璃管D、E内盛有水,各水面高度差如图所示。则E管内水面高出B容器水面的高度h应等于( )

    A . 1.0米 B . 1.5米 C . 0.5米 D . 2.5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 16. 读如图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地在气压控制下,天气情况以为特征。
    2. (2) 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将
  • 17. 如图是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据图回答:
    1. (1) 该过程中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①沉淀        ②过滤        ③蒸馏        ④结晶

    2. (2) 经过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后,到达用户的水属于(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18. 热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呢?某同学认为可能是通过水的流动来传递的。他的探究过程如下:

    1. (1) 寻找方法:如图所示,在水中加入一些紫红色高锰酸钾颗粒,通过被染红的水的运动来反映水的流动,以下三种方法中和他所用方法相同的是____。
      A . 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B . 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传播的路径和方向 C . 用烛焰的摆动来反映声波的存在
    2. (2) 进行实验:将水装入环形玻璃容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在A点(如上图),给该处加热,发现被染红的水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运动起来,并很快使水的温度升高。
    3. (3) 根据以上的探究可知:如果冬天家中准备安装暖气片,使家中的空气很快变暖,应该将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选填“上方”或“下方”)
  • 19. (2021八上·浙江期中) 正常人的血糖基本上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如图所示,是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可知,甲、乙二人中,的血糖不正常,可能患有糖尿病;
    2. (2) 乙曲线中CD段血糖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20. 下表为食盐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溶解度(g)物质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食盐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1. (1) 若要从饱和硝酸钾溶液中获得晶体,常采取的方法是
    2. (2) 写出食盐和硝酸钾在哪个温度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3. (3) 60℃时,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值为
  • 21. 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则甲原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按照图中规律,20℃时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克,X的数值是

  • 22.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处下落掉入水中,入水后(b处为物体恰好完全进入水中的位置)继续往下运动,在c处时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已知物体的重力为6N,体积为1×10-3m3ρ=1×103kg/m3

    1. (1) 物体在b处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2. (2) 物体从b处到c处,做(填“加速”、“减速”或“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3. (3) 物体最终会处于状态。
三、探究题(共四大题,每空2分,共30分)
  • 23.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带盖的塑料小瓶(塑料小瓶的质量、厚度均忽略不计),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等,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深度为h1的水,将装满蜂蜜的塑料小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如图甲所示,将小瓶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⑵如图乙所示,将小瓶浸没在水中,水深变为h2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F1F2 , 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将弹簧测力计继续下降,发现示数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无关。

    ⑶拿出塑料小瓶,将其中的蜂蜜适量倒入另一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不断调试,直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如图丙所示,则塑料小瓶受到的浮力F与重力G的关系:FG(填“=”或“<”或“>”),倒出的蜂蜜在另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h3 , 如图丁所示。

    ⑷蜂蜜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蜂蜜=(请用ρh1h2h3表示)。

  • 2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 (1) 实验一:如图,是甲组同学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上面操作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2. (2) 第④步骤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要采取____(填字母)的操作。
      A .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3. (3)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4. (4)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15%氯化钠溶液。

      用天平称取7.5g提纯得到的精盐,再用量筒量取42.5mL的水进行溶液配制,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④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残留⑤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25. 科学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

    【生活现象】①一只略有凹陷的乒乓球放进一杯热水中,乒乓球会鼓起来恢复球形;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小明对上述现象非常感兴趣,于是想探索其中奥秘。

    【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建立猜想】猜想一: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想二: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大小可能与体积有关。

    ⑴小明作出猜想一是基于生活现象(填“①”或“②”)

    【获取证据】

    小明为了验证猜想二,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传感器,在注射器里密封了30mL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力和摩擦,大气压强p=1.0×105Pa),并与传感器密封连接,接上数据采集器,如图所示,然后缓缓推动活塞,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体积(mL)

    30

    25

    20

    15

    10

    压强(×105Pa)

    1

    1.2

    1.5

    2.0

    3.0

    【得出结论】

    ⑵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交流评价】

    ⑶请举出生活中能支持猜想一的其他现象:

    如果要验证猜想一,可以在本实验的基础上做怎样的改进?请简要说明操作

  • 26. 小绍学了大气的压强后,借助注射器(容积为5mL)、铁架台、小桶、细绳等器材设计如图装置估测大气压的值。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组装好器材,首先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上端未封口,接着往小桶内缓慢加水,直至活塞恰好开始下滑时,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出小桶和水的总质量为78g;

    ②重新将注射器活塞推至顶端,并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口,将步骤①中的装水小桶(水未倒出)重新挂在注射器下端,缓慢向小桶内加水,直至活塞又恰好开始下滑,再取下小桶,用天平测量其总质量为548g;

    ③取下注射器,并用刻度尺测出其壁上全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10cm。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本实验中应以(选填“注射器”“活塞”或“小桶”)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其所受大气压力;
    2. (2) 上述实验中,可得出大气压强的值约为
    3. (3) 步骤①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活塞与注射器之间的摩擦对实验影响,还排除了因素的影响。
四、分析计算题(共三小题,27题5分,28题7分,29题8分,共20分)
  • 27. 美国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每年都会受到龙卷风的袭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假设某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室外的气压急剧下降到9×104pa,当时门窗紧闭,室内气压约为1×105pa。
    1. (1) 为什么龙卷风发生时,室外的气压会急剧下降?
    2. (2) 若水平屋顶的面积为100m2 , 试计算屋顶内外受到的大气压力差的大小。
  • 28. 寒假来临,小明准备去海岛洞头,并利用生活中的吸管去估测海水的密度。于是,他在家里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透明长吸管的一端用热熔胶封闭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然后准备清水和待测盐水进行模拟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在该吸管中注入适量清水,测出吸管中的清水长度为25cm;然后竖直漂浮在清水中,测出吸管浸没在清水中的长度为28cm;

    ②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的吸管从清水中拿出后,重新竖直漂浮在待测盐水中,测出浸没在盐水中的长度为23cm;

    据图回答问题。

    1. (1) 在图甲和图乙中,若该注有清水的吸管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浮甲F浮乙 , 则F浮甲F浮乙(选填“>”“=”或“<”)。
    2. (2) 已知密度ρ清水=1.0g/cm3 , 吸管的横截面积为0.2cm2 , 该待测盐水的密度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小明发现将步骤②改为如下步骤也同样能测盐水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在该吸管中注入适量待测盐水,竖直漂浮在清水中并使浸没长度与图甲相同,测出此时吸管内的盐水的长度为x , 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若让其改测密度更大的盐水时,重复上述步骤,则长度x将如何变化(选“变长,变短,不变”)?
  • 29. 项目学习小组在食盐溶液的学习中,通过实验测定“析出食盐晶体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饱和溶液的浓度),并制定评价量规如表一,其中两种方案的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已知烧杯质量为50克,蒸发皿质量为20克,甲烧杯中含有50克蒸馏水与30克食盐。实验时室温为20℃,查阅资料发现此温度下饱和食盐水的浓度为26.5%)

    方案Ⅰ:取甲烧杯中部分溶液加入蒸发皿,垫上石棉网,用酒精灯内焰加热蒸发结晶,发现有少量晶体溅出,当即停止加热。相关数据记录在如下流程中。实验共用时18分钟。

    方案Ⅱ:用胶头滴管直接往烧杯中逐次加入蒸馏水并充分搅拌,记录相关数据。共用时7分钟。

    表一:评价指标

    优秀(各5分)

    合格(各3分)

    待改进(各0分)

    指标一、用时合理

    实验时间10分钟内

    实验时间10-20分钟内

    实验时间20分钟以上

    指标二、操作规范

    操作过程无科学错误

    操作中出现1处不规范

    操作中出现2处及以上不规范

    指标三、结果精确

    误差小于真实值5%比例

    误差在5%~10%比例之间

    误差比例大于真实值10%比例

    1. (1) 如图甲烧杯中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其依据是:
    2. (2) 根据方案Ⅱ的数据,计算饱和溶液的浓度。若计算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请写出可能原因之一。
    3. (3) 结合评价量规和过程记录,将方案Ⅰ相关指标的评价得分填在答题卷表格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