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湖塘中学2023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3-12-01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唯一符合题意的选项)
  • 1. 在做《物质的溶解》这一课的演示实验时,老师先往一试管中加入5g蔗糖,然后加入5mL的水,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2. 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酒精,为了使管内酒精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冰块放在(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 3. 目前医院在体检抽血时普遍采用真空采血管。使用时将导管一端的针头插入被检者的静脉,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真空试管内,血液便会自动流入试管,此时血液是(  )

    A . 靠自身重力流入试管 B . 被真空试管吸入试管 C . 由血压压入试管 D . 通过吸气把血液压入试管
  • 4. 估计是学习科学的基本能力,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 一个成年人在死海里漂浮着看报纸时大约受到600N的浮力 B . 家用压力锅内水的沸点约为120℃ C . 科学课本封面所受到的大气压力接近5000N D . 人感觉舒适的温度大约为37℃
  • 5. 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气候特征 B . “燕子低飞要下雨”,因为雨前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大 C .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海陆性质对气候的影响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 6. (2021八上·吴兴期中) 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可乐是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 ,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B . 喝过可乐以后,往往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 . 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 D . 打开可乐瓶时,可乐中出现大量气泡,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气压减小而减小
  • 7. 我国研制的水下滑翔机“海燕-X”,将世界深海下潜最大深度“刷新”到了10619米。如图为水下滑翔机的模型,机身上搭载的油囊可在油泵的控制下进行收缩或膨胀。当油囊收缩时滑翔机下潜,当油囊膨胀时滑翔机上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滑翔机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B . 油囊收缩时滑翔机所受的浮力小于滑翔机的重力 C . 油囊膨胀过程中滑翔机受到的水的浮力逐渐减小 D . 上浮时滑翔机排开水的重力小于下潜时排开水的重力
  • 8.   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穿过地球大气层,成功着陆于东风着陆场。以下关于返回舱经过地球大气层时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返回舱的下落过程中,其周围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B . 大气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 C . 返回舱返回地球时依次经过外层→暖层→平流层→中间层→对流层 D . 当宇航员看到风、云、雨或雪等天气现象时说明其已处于对流层
  • 9.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下列图中关于风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的风导致丙地降水比乙地多 B . 图乙风向标表示冬季时的西北风 C . 图丙是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D . 图丁箭头所示为夏季风,此时大陆温度高而海洋温度低
  • 10. 如图所示,在玻璃瓶甲中盛适量的水,将另一只同样的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两瓶瓶口均敞开,并固定位置,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对水槽内的水加热到沸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瓶内水能达到沸点,乙瓶内水不能达到沸点 B . 甲瓶内水可以沸腾,乙瓶内水不能沸腾 C . 甲乙两瓶内水都可以沸腾 D . 甲乙两瓶水的沸点相同
  • 11. t℃时,向10g水中逐渐加入氯化钠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足下图a、b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 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 .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 . 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 . a-溶解度,b-溶剂质量
  • 12. 下表是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请结合图示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A . 无法判断a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B . 玻璃棒的搅拌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 b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 D . 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 13. 用细线将两个半径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线已绷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F浮A=GA B . F浮A=F浮B C . GA>GB D . ρA>ρ
  • 14. 小科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水面上方的大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将升高 B . 乙图中,同一只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静止,左杯液体的密度大于右杯液体的密度 C . 丙图中,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历史上最早测出标准大气压值的实验 D . 丁图中,用力吹气时,瓶中的水从竖直的玻璃管内上升,再从管口向左喷出
  • 15. 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下面的图像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 16. 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4℃,最低气温是17℃,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 (1) 气象消息:明天最低温度为17℃,出现的时间应在
    2. (2) 阳春三月,柯桥已是春暖花开,而地处北方的哈尔滨却天寒地冻,造成两地这种气候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17. 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 (1)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味精、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填序号)。
    2. (2) 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 18. 用所学科学知识,并结合甲、乙、丙、丁四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浙江夏季多台风。其登陆属于图甲水循环中的环节。
    2. (2) 下列图乙水电解实验的结论是:水是由组成的。
    3. (3) 图丙冷凝管中,冷水应从(选填“A进B出”或“B进A出”)
    4. (4) 图丁是中医的拔火罐疗法,此法利用的原理是
  • 19. 读我国某日某时天气图(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甲中字母所示的天气系统名称:A
    2. (2) 图乙天气系统对应图甲中字母所示的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带来的天气。
  • 20. 小科在阅读名著《三国演义》时,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帮助小科回答以下问题。
    1. (1) 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一大队草船驶向曹营。曹营中的士兵以为有敌来袭,拼命地向草船射箭,此时,诸葛亮的草船受到水的浮力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了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____。
      A . 阴转多云 B . 雷电交加 C . 和风细雨 D . 冬暖夏凉
    3. (3) 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5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N。
  • 21. 学习科学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其中陆地上含量最多的淡水是
    2. (2) 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净化,净化后得到清澈的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该装置中,其漏斗中滤纸的放置方向应为(填序号)。
    3. (3) 小科利用水和氯化钠,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现象或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___。
      A . 氯化钠中有杂质 B . 使用量筒取水仰视读数 C . 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D . 配制完成后移取液体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 22. t℃时,将质量均为a克的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甲、乙析出晶体的质量与蒸发溶剂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 (2) 图中A点对应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从a、m、n中选择,用代数式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 23. 在电解水实验中,往往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小科分别在等量的蒸馏水中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硫酸,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置做了三次实验,测出收集20毫升氢气所需的时间,记录的数据如下:

    序号

    1

    2

    3

    蒸馏水的体积/毫升

    200

    200

    200

    加入硫酸的体积/毫升

    10

    5

    2

    收集20毫升氢气所需的时间/秒

    396

    578

    1231

    1. (1) 图甲中的A端为电源(填“正”或“负”)极。
    2. (2) 小科发现:每次实验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速度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请结合上述实验数据说明曲线变化的原因:
    3. (3) 若实验中将100克4%的硫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则被分解的水的质量为
  • 24. 下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应称量g氯化钠。
    2. (2) 若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3. (3) 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一组是

      项目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药品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量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

      准确读数

    4. (4) 实验过程中发现称量的氯化钠固体全部溶于水中,若要判断所得溶液是否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应采用的实验操作及观察要点是:
  • 25. 为了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小科在一次登山过程中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高度下的大气压,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大气压强p与对应海拔高度h的六个点,如图乙所示。

    1. (1) 测量前,小科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针筒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其目的是
    2. (2) 分析图象时,小科发现1km高度处的测量数据可能有误,重新正确实验后,测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5N,2mL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实际大气压约为Pa。小科第一次实验出错的原因不可能是。(选填“活塞和针筒的摩擦太大”或“橡皮帽的密封性不好”)
    3. (3) 根据这一规律,小科认为可将图甲中的弹簧测力计改装成一个高度测量仪.那么弹簧测力计4.2N刻度线处应标刻的海拔高度为km。
  • 26. 小科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用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合金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顺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表示为G、F1、F2、G空桶

    1. (1) 按图中顺序测出合金块排开水的重力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2. (2) 合理调整图中实验顺序后,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关系式:(用图测量的字母表示)时,则该实验结果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 (3) 按照合理的顺序实验,以下情况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
      A . 图②大烧杯中水面未到达杯口 B . 图③中合金块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C . 图③中合金块浸没水中过深(没有碰到容器底部)
    4. (4) 实验后,小科又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正确地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哪一个步骤可以不用弹簧测力计,这个步骤是(填写数字序号,②除外)。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27题4分,第28题5分,第29题5分,第30题6分,共20分)
  • 27. 准备两个空塑料瓶甲和乙,在塑料瓶甲的瓶盖上打一小孔,在乙的瓶盖上打两个小孔,并将一根空心玻璃管插入其中一个孔内。分别往两个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的清水,拧紧瓶盖后将塑料瓶倒置,结果发现甲瓶中水滴下几滴后不再流出,而乙瓶中水能成股流尽,如图所示。

    请解释甲、乙两塑料瓶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 28. 课堂上,同学们用吸盘将水槽提起,小科思考,能否用这种装置大致测出大气压强,于是小科设计了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仪器:小桶(质量忽略)、吸盘、若干个钩码(一个钩码重力为G)、刻度尺。

    实验步骤:

    ①将吸盘紧压在光滑的桌子底部,在小桶中不断加钩码,直至    ▲    

    ②用刻度尺量出吸盘的直径记为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补充完成步骤①内的空格内容:
    2. (2) 当地的大气压为P,请利用以上数据写出需要钩码个数的表达式
    3. (3) 小科通过测量计算后,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你分析实验误差可能是偏大还是偏小,并作出解释
  • 29.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及其广泛的应用。

    1. (1)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用到了活性炭,利用其性,可以出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 (2)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现要配制1000克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克?加水多少毫升?
  • 30. 在中国空间站“太空授课”中,我们看到航天员们是“悬浮”在空间站中(如图甲)。为了适应这样的特殊环境,航天员们会在地面水环境中进行太空行走的模拟训练(如图乙)。

    1. (1) 航天员在模拟训练和在空间站中都处于“悬浮”状态,两者“悬浮”的原理是一样的。你认为该说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2. (2) 在天宫课堂上,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无法上浮。以下解释合理的是____。
      A . 因为水失去质量,乒乓球将不受浮力作用 B . 水在乒乓球上下表面无法形成压力差,乒乓球不受浮力 C . 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太小,受到的浮力太小 D . 乒乓球等同于浸没在液体中且与容器底部紧贴的蜡块不受浮力作用
    3. (3) 若宇航员质量为55千克,穿戴设备的质量为120千克,则宇航员在水中模拟训练时,受到的浮力大小为多少?排开水的体积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