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2024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14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 1.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 (1) 通国之弈者也。( )
      A . 善良;慈善 B . 擅长;长于 C . 容易;易于
    2. (2) 粉骨碎身不怕。( )
      A . 水不清,污浊 B . 糊涂,不明白事理 C . 全,完全
    3. (3) 有一天,安徒生戴着一顶旧帽子在街上行走,一位批评家见状,便嘲讽安徒生:“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____”(请选择幽默而有力的反驳)
      A . 你是不讲礼貌的人,我懒得理你。 B . 你脑袋上的玩意儿,能算是头发吗? C . 有些人戴新帽子,却是旧思想。 D . 你帽子下的玩意儿,能算是脑袋吗?
  • 2. (2024·汉阳模拟)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代表作是( )
    A . 《三门记》 B . 《兰亭序》 C . 《玄秘塔碑》
  • 3. (2023·郸城) 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并改正在横线上。                                                                                                                                                                                           
     

     A.万不得已 

     

     不可思意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B.不以为然 

     

     焉知非福 

     

     思空见惯 

     

     专心致志 

     

      

     

     C.过犹不及 

     

     千锤万凿 

     

     随心所欲 

     

     见微知驻 

     

      

     

     D.翻箱倒柜 

     

     两面三刀 

     

     诚心成意 

     

     恍然大悟 

     

      

  • 4. (2023·禹会) “发芽”“出发”“蒸发”“发扬”这4个词中的“发”字属于一字多义现象,其意思依次是(  ) 
    A . 产生;起程;分散、散开;扩大 B . 扩大;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C . 起程;产生;分散、散开;起程 D . 产生;扩大;起程;分散、散开
  • 5. (2023·辉县市) 下列句中加点部分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 , 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B . 试验田地,一边一律种的是蔬菜,另一边清一色种的是水果。 C . 在作文比赛中,思雨拔得头筹 , 宁宁摘得榜眼 D . 这次跑步比赛,李明明得了倒数第一 , 他决定努力锻炼,再也不做吊车尾了。
  • 6.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饺皎刑 摔 B . C . 论 花瓣 辫 D .
  • 7. (2024·广水模拟) 下列课文以主要人物为题的一项是( )
    A . 《军神》《少年闰土》《小英雄雨来》 B . 《有的人》《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 C . 《竹节人》《三黑和土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8. (2023·郸城) 下列加点词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 . 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 . 日始初时去人近(认为。) C . 最是一年春好处(好处。) D . 萧萧暮雨子规啼(形容雨声。)
  • 9. 将下列语句选填到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②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③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 . ③①② B . ②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①
  • 10. (2023·涧西) 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yǐn) 胀(zhǒng) 骆驼 腊八粥 B . 移(nuó) 倒(méi) 避免 书藉 C . (xiāo) 领(yù) 魔鬼 恐怖 D . 搁(dān) 底(chè) 辨论 玻璃
  • 11. (2024·黄冈模拟)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 . bì免 B . huí C . zhòng D . xuē
  • 12. (2024六下·慈利月考) 下列诗句中,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描写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C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13. (2023·涧西) 小光准备以“玩也能玩出名堂”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他搜集的以下材料里,哪一项不适合用到习作中( )
    A .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他把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了放大镜。后来他将两片放大镜叠在一起,一片固定,另一片随意调节,制成了一台简易显微镜。 B . 达尔文小的时候,经常给父母亲赶鸭、割草,他会捉一两只昆虫装进口袋,也会从水底捞几个彩色的石子,仔细研究半天。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 C . 居里夫人为了查出一种放射性元素,在环境简陋的实验室里坚持实验。最终花了三年九个月的时间,在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中提取出了0.1克的镭。 D . 李四光小时候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看见一块大石头,他很好奇这块石头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懂这一疑惑,他经常跑到很多地方找石头。后来李四光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
  • 14. (2022·模拟)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感情色彩和其他句子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你简直太会折腾了,这样难的事竟能办成! B . 这样见利忘义的人,有谁敢和他做朋友呢? C . 就你能干 , 别人都躲之不及,你倒好,主动往上凑。 D . 这位大爷好吃懒做 , 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啃老。
  • 15. 《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作者是( )
    A . 英国的金斯莱 B . 英国的刘易斯·卡罗尔 C . 瑞典的林格伦 D . 英国的詹姆斯·巴里
  • 16. 根据所学的知识填空
    1. (1)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
    2. (2) 习近平主席在谈到变革创新时,用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这句古语。
    3. (3)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爷爷高兴之余,感慨自己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我赶紧宽慰他:“!”
    4. (4) 《十五夜望月》中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月下景色;《马诗》中有“大漠沙如雪,”的边疆战场景色。

      王维在雨中送别好友:“渭城朝雨浥轻尘,。”韩愈在雨中欣赏:“天街小雨润如酥,”苏轼在雨中聆听:“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

    5. (5) 俗话说“。”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经历很长时间和很多事情。“近水知鱼性,。”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告诉我们,有时倾听别人的意见,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 17.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惧的眼光瞅了瞅父亲。(仿写句子,用上心理、神态、动作描写)
    2. (2)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宽阔的海洋 宽广的领域 宽广的胸怀

    3. (3) 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时间过得快)

      校园里空无一人,。(安静的环境)。

    4. (4) 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以“小溪”为对象仿写一句话。)
    5. (5) 读一读,注意加点部分,,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紧张 喜欢 厌烦 盼望 薄

二、阅读理解。(20分)
  • 1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人脑由很多神经元组成,人们通过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弱,来学习新事物或强化某项技能。而人工智能就是模拟人脑学习过程,构建人工神经网络。现代神经网络模型的神经元数量可达千万量级,人工智能是一个妥妥的“大学霸”。

    ②训练人工智能,人们一般会使用以下几种办法——

    ③监督学习:人类通过给人工智能看足够多的信息并告诉它答案,它就能够进行识别了。这样,人工智能就可以进行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肿瘤诊断等工作。

    ④无监督学习:人工智能分析概要内容,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特征,把认为相似的东西分成一组。这样,人工智能可以从繁杂的信息中,找到隐藏的规律。

    ⑤强化学习:人工智能直接和环境互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对环境变化作出最佳的应对。强化学习适用于训练行为,如玩游戏、无人驾驶等。

    【材料二】

    1. (1) 下面属于传统程序的是,属于人工智能的是(多选)

      A.操控无人机飞行 B.对话型聊天机器人 C.火车订票系统 D.无人驾驶

    2.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人工智能其实是一个“可塑的大脑”。

      ②人工智能的神经元已达到人脑神经元的数量。

      ③人工智能是通过强化学习的方式进行人脸识别的。

    3. (3) 请围绕下面的辩题,发表你的观点,并简单陈述理由3分)。

      辩题:在未来,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 19. 课内阅读。

    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

    1. (1) 选段主要写阿瑟林斯基发现,然后他产生,接着进行,最后得出的结论。
    2. (2) 我发现选段是按照“发现现象——————”的顺序写的。
    3. (3) 选段中画“”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疑问句,阿瑟林斯基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 )来概括。(填序号)
      A . 百思不得其解 B . 打破砂锅问到底 C . 一问三不知 D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 (4) 这个事例证明了本课的观点:。联系课文,我还知道一个能证明这个观点的事例:
三、作文(30分)
  • 20. (2023六下·霍邱期末) 弹指一挥间,我们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翻开记忆的相册,里面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人难忘的景、难忘的事勾起你种种回忆,有泪水,有欢笑,其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请以“我最难忘的            ”为题写一篇习作,不少于450字。(别忘了先补全题目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