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年化学中考真题汇编:溶液

更新时间:2022-08-10 浏览次数:6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临沂) 将下列家庭中常用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纯碱 C . 蔗糖 D . 花生油
  • 2. (2022·北京市)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蔗糖 B . 泥土 C . 面粉 D . 花生油
  • 3. (2022·邵阳)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劳动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未擦干就涂油 B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 C . 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剂将其乳化洗净 D . 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
  • 4. (2022·荆州) 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22·徐州)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B . 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g C . t℃时,硝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 . 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 6. (2022·铁岭)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 B . 一氧化碳可燃,可用于冶炼金属 C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降低水的硬度 D . 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去水垢
  • 7. (2022·盘锦)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生铁的硬度小于纯铁 C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D . 洗涤剂可以乳化油污
  • 8. (2022·营口)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质一定为固体 B .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 .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 9. (2022·龙东地区) 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 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C . 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 D . 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 10. (2022·眉山)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C . 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乙的质量为30g D . 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 11. (2022·泰州)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碘酒溶液中,酒精为溶质 B . 向水中加入蔗糖,导电性明显增强 C .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积雪的路而撒食盐、可以促进积雪融化
  • 12. (2022·眉山) 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D . 图乙曲线的d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
  • 13. (2022·本溪) 下列对生产、生活中一些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工业生产中氧气可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 . 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其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功能 C . 家庭电路中常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 . 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 14. (2022·十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秉承“绿色、开放、共享、廉洁”理念,是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会。中国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实现了全项目参赛,金牌和奖牌数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本届冬奥会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病毒蔓廷的背景下我国举办的一届精彩、安全的全球性体育盛会,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1. (1) 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牛奶 B . 生理盐水 C . 苏打水 D . 碘酒
    2. (2) 下列做法没有体现绿色理念的是(   )
      A . 采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为北京冬奥会场馆提供电力支持 B . 采用清洁低碳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冰造雪 C . 在赛事场馆附近和周围大力植树植草 D . 鼓励市民乘坐私家车观看奥运赛事
    3. (3) 下列冬奥会比赛用品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 冰壶壶体——天然石材 B . 滑雪板基础材料——聚乙烯 C . 护目镜镜片——聚碳酸酯 D . 冰球——合成橡胶
    4. (4) 冬奥会期间,“戴口罩、不聚集、常消杀”仍是控制疫情传播的有效措施。酒精(C2H5OH)溶液是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用75%的酒精溶液消毒 B . 酒精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 . 酒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 D . 酒精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15. (2022·十堰) 分析、推理、归纳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B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 氯化钠、硫酸锌等盐中都含有金属离子,故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 . 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 ,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C,H,可能含O
  • 16. (2022·岳阳) 已知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现将 a gA、b gB、c gC 分别在 10℃。20℃、30℃时加入 100g 水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b、c 三点表示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B . 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C . c 点恰好形成无色、均一、稳定的溶液 D . 升温至 3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A=C>B
  • 17. (2022·岳阳) 劳动创造未来、成就梦想,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原理没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原理

    A

    学农活动:撒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具有碱性

    B

    学工活动:炼铁高炉将铁矿石炼成铁

    铁矿石受热易分解

    C

    家务劳动:用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

    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D

    社区活动:回收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降解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22·长沙)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混合物 B .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 植物油和水可以形成溶液
  • 19. (2022·天津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含洗洁精的水可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B .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 C .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可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D . 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 20. (2022·新疆)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 t1℃时100g水中加入40g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 . t2℃时甲和乙各6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 . t2℃是甲和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均没有晶体析出
  • 21. (2022·泰安)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C . 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22. (2022·凉山)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 . 常温下酸雨的pH<7,pH<7的雨水是酸雨 D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 23. (2022·云南)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 碘酒溶液 B . 生理盐水 C . 过氧化氢溶液 D . 葡萄糖注射液
  • 24. (2022·南充) 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 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 . 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因此去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C .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 25. (2022·重庆) 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 “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 . 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 . 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 . 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 26. (2022·安徽) 已知KNO3在20℃、30℃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1.6g、45.8g,某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I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10.0% B . Ⅱ中溶液是3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 . Ⅱ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I中的2倍 D . Ⅲ中有KNO3晶体析出
二、多选题
  • 27. (2022·长沙) 劳动教育贯穿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涉及到的化学知识

    A

    使用煤炉时,用扇子往炉中扇风

    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

    B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油的着火点

    C

    将熟石灰撒入土壤

    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D

    洗碗时,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洗涤剂主要是与油脂发生化学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三、综合题
  • 28. (2022·聊城) 水和溶液在城市建设、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 (1) 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许多可直接取水饮用的饮水台,其中的水处理过程如下图所示。直饮水机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是步骤(填数字序号)。

    2. (2) 硬水加热时易产生水垢,很多工业用水需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处理。可向水样中加入适量的来鉴别软水和硬水。
    3. (3) 下图是物质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t2℃时,将30g固体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 29. (2022·北京市) 吸附和冷凝是两种从空气中取水的方法。
    1. (1) 吸附取水。制备吸附剂时,需要用到氯化锂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2. (2) 冷凝取水。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其分子间隔(填“变小”或“变大”)。
  • 30. (2022·桂林) 空气、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体积分数最大的是;薯片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潮,说明空气中有
    2. (2) 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该溶液的溶质是;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分散在水中,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填“温度”或“压强”)有关。
  • 31. (2022·徐州) 水、溶液及浊液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用途。
    1. (1) 水中滴入洗洁精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
    2. (2) 中国空间站可以通过电解水产生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3. (3) 波尔多液常用于蔬菜、果树等的病害防治。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用石灰乳而不用石灰水,是因为氢氧化钙(填“难溶”或“微溶”或“易溶”)于水。
  • 32. (2022·铁岭)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
    2. (2) 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3. (3) t℃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4. (4) t℃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都降温到20℃。对所得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字母)。

      a.溶液的质量:A<B<C

      b.溶质的质量:B<C<A

      c.溶质的质量分数:C<A<B

  • 33. (2022·大庆) 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厨房中的问题:
    1. (1) 用洗洁精洗碗,因为洗洁精对油污具有功能。
    2. (2) 提倡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
    3. (3) 发现电水壶中有较多水垢,用厨房中的清洗。
    4. (4) 铁锅易锈蚀,防止铁锅锈蚀的一种便捷方法是
  • 34. (2022·本溪)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填“甲”、“乙”或“丙”)。
    2. (2) 甲、丙溶解度相等的温度是℃。
    3. (3) 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填一种)。
    4. (4) t3℃时,甲、乙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其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多的是(填“甲”或“乙”)的饱和溶液。
    5. (5) t3℃时,取甲、乙、丙三种物质各5g,分别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35. (2022·绥化)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1℃时,将25克a物质加入到5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克。
    2. (2) a、b、c三种物质中,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相似的物质是
    3.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所得溶液均为t1℃时的饱和溶液

      ②将等质量的a、c两种物质配制成t2℃时的饱和溶液,c物质需要溶剂的质量多

      ③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为a>b>c

      ④将t2℃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先蒸发等质量的水,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c>b>a

      ⑤将a溶液由状态M点变为状态N点的方法是先降温到t1℃,再升温到t2

  • 36. (2022·绥化)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缺少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填元素符号)
    2. (2) 关闭燃气灶的阀门,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3. (3) 洗涤剂去除油污时,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作用。
  • 37. (2022·郴州) 人类的日常生活处处与化学紧密相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水和配制的(写名称);
    2. (2)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这种应用与化学中的作用有关;
    3. (3) 新疆棉花以高品质享誉全球,棉花属于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4. (4) 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缺铁会引起
    5. (5) 波尔多液是一种常见农药,可由与硫酸铜等配制(填“石灰石”或“石灰乳”)。
  • 38. (2022·十堰) 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t3℃时,乙的溶解度是g。
    2. (2) t3℃时,甲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 (3) t1℃,把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溶解情况如图1所示,则B烧杯内溶质是(填“甲”或“乙”)。现对图1中两烧杯内物质同时作如下处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升温至t2℃,均形成不饱和溶液

      B.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先升温至t3℃,再通过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两溶液均刚好达到饱和,蒸发水的质量:烧杯A>烧杯B

  • 39. (2022·宜昌) 参加社会实践,提升科学素养。
    1. (1) 家务劳动。做凉拌皮蛋时,放入适量的食醋,主要目的是除去皮蛋中含有的(填“酸”或“碱”)性物质。餐后利用洗涤剂的作用清洗餐具油污。
    2. (2) 疫情防控。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的传播,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随温度的升高而变长,其微观原因是
    3. (3) 研学实践。走进农田,给果树施化肥,该化肥是一种灰白色粉末,可能属于肥(填“氮”“磷”或“钾”)。步入工厂,用除锈剂(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给铁螺钉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实践感悟。物质的决定用途,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40. (2022·长沙)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P点的含义
    2. (2) 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B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3. (3) 已知在M点时,A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要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一种即可)。
  • 41. (2022·天津市) 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 (1) 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填序号)。
      A . 植物油 B . 面粉 C . 白糖
    2. (2)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③将t2℃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三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3) 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A.abcd             B.bcad             C.bacd

      ②该实验中需要称量氯化钠g。

  • 42. (2022·南充)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 (1) 在℃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 (2) 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任写一种)。
    3. (3) t2℃时,30g硒酸镉固体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4. (4) t1℃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
      A . 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 B .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C . 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 43. (2022·自贡)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 (2) t2℃时,将甲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回答一种即可)。
    3. (3) 将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4. (4)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溶质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四、实验探究题
  • 44. (2022·河北) 化学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对家用除湿盒(如图所示)进行了如下探究。

    【资料信息】

    吸湿区内黑色颗粒是活性炭,白色颗粒是初中化学一种常见物质。使用一段时间后,集水区内有大量液体和少量固体,且气温越低固体越多。

    1. (1) 【知识应用】除湿盒内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异味,利用了其性。
    2. (2) 【提出问题】白色颗粒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Ⅰ:氧化钙:猜想Ⅱ:氢氧化钠:猜想Ⅲ:氯化钙。

      猜想依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在空气中容易水分。

    3. (3) 【交流讨论】从安全性考虑,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所以否定了猜想Ⅱ。
    4. (4) 【进行实验】已知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颗粒是氯化钙。

      步骤②的现象是

      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5. (5) 【拓展交流】同学们查阅到氯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59.5

      65.0

      74.5

      100

      116

      ①集水区内“气温越低固体越多”的原因是

      ②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考虑,除湿盒使用后,对集水区内物质的处理建议是

  • 45. (2022·齐齐哈尔) 学习酸、碱、盐相关知识之后,同学们对氢氧化钙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 (1) 试管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试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
    3. (3) 请写出试管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 (4) 【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小华同学将试管丙中物质过滤,把所得滤液与试管丁中的溶液倒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混合,过一会儿先有气泡冒出,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从而确定混合前试管丁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5. (5) 【提出问题】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CaCl2       猜想三:

    6. (6)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

      猜想二成立

      【反思拓展】实验后的废液若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需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46. (2022·岳阳) 创新实验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单,减少环境污染等。下面是某课外小组对教材实验进行的创新设计,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实验 A:从胶头滴管中挤入少量浓氨水,一会儿后观察到石蕊、酚酞都变色,说明分子
    2. (2) 实验 B: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观察到 U 型管中的液面 ab(填“高于”或“低于”)。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
    3. (3) 实验 C:试管中观察到白磷燃烧的现象是。反应完全后,待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注射器中蒸馏水慢慢流入试管中,试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