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综合性学习。学校准备策划开辟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请你参与完成相关组织策划活动。
    1. (1) 【任务一 布置文化墙】筹备组准备在墙上配一副对联。组长写好了上联“麦浪涌绿波  稼穑园前留愿景”,三位组员各自对了下联,请你挑选最合适的一项(   )。
    2. (2) 【任务二 命名种植园】下图是劳动实践基地规划图。请你从古诗文中寻找灵感,参照B园区的命名解说方式,给C或D园区命名,并解说你的创意。

      古诗文提示:《钱塘湖春行》《卜算子·咏梅》《桃花源记》……

    3. (3) 【任务三 介绍种基地】学校将接待一批来参观该校劳动实践基地的嘉宾。作为该校的讲解员的你,请从下面的展板中提取有效信息,向嘉宾介绍劳动实践基地的特色。

      要求:①符合情境要求,语言得体、连贯、简洁;②主要信息准确、有效、完整。

  • 1.  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主题词为“自强不息”的朗读分享活动。以下是小何同学在活动中分享的语段,请你帮他完成以下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周易》的zhēn言,理至易明 , 让我们受益( )浅。它告诉我们君子处世应该zūn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 , 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 ),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首当其冲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便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有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决不能mò守成规,要以非凡的胆识,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最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与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纵观中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前pū后继,同样诠释着他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 (1) 朗读前,小何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无法把握,请你帮他在括号内标出读音。

      ①受益匪

      ②精髓

    2. (2) 请根据语境,读拼音,写汉字。

      ①zhēn

      ②zūn

      ③mò守成规

      ④前pū后继

    3. (3) 话段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4.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文本一

    ①在某市中招体育中长跑测试中,考生张超的回身奔跑被很多人评价为“最赞转身”:当注意到同场参考的徐涛不慎摔倒,一时无法站起,已冲出几米远的他立即转身,将摔倒在地的同学扶起,继续一同奔跑。事后,徐涛回忆说:“多亏张超及时回来扶起我,否则就悬了。”张超说,当时并未多想,就想着赶紧扶起同学,“毕竟中长跑只有一次测试机会,对我们都很重要”。幸而,两位同学的最终成绩都很理想。

    ②对于学生,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有可能影响自己分数的情况下,依然选择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伴,这是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在体育竞赛中闪光。张超的转身“获赞”,正是因为他让更多人看到,体育运动健全人格、拓展格局的教育内涵。剥离应试思维,褪去功利色彩,体育的育人价值才会在校园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文本二

    ①竞技赛场,竞争激烈,但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可供追求的不只是胜负。就像身边一名酷爱乒乓球的朋友所说:“我打球,不求胜、不怕输,一天打出一两个赏心悦目的好球,就会感到特别的满足。”这种感触就表明:体育赛事包含着一种超越输赢的竞技之美。

    ②近日一场自行车赛给出了别样的角度;赛道穿梭于绿意盎然的茶园,骑手行进在雾气缭绕的山间……珍珠山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让骑手体验挑战自我的美好感受,也尽赏江西婺源的美丽风景,不少人说,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这次比赛,那就是“美”。

    ③在2021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伴随着或振奋或悠扬或凄美的乐曲,参赛者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如果说花样滑冰选手变幻的舞姿展现的是优雅之美,那么,举重健儿挺起的身姿则诠释了力量之美,体操健儿娴熟的动作则体现着技巧之美,赛跑选手冲刺的脚步则展现着速度之美。

    ④竞技之美,难以言尽。赛场上必然有输赢,但即便没有胜利赋于的高光,人们也能从运动员的拼搏姿态中获得审美的体验。观赏赛事活动,本质上也是在欣赏美,参与体育锻炼,又何尝不是实现美的过程呢?

    文本三

    ①长期以来,很多人只是将体育作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体育的育人功能才是最本质的功能,正如教育家蔡元培所说,“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强身健体的作用,更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

    ②体育的育人功能内涵丰富,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③首先是坚韧不拔的意志。体育是一项艰苦而愉悦的活动,在体育运动中,学生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圈”,走向运动场,向自己的惰性、体力、运动技能发起一次次挑战,体育没有捷径,唯有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艰苦训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

    ④其次是团结协作的精神。团体体育项目要求每个成员齐心协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潜能;才能凝聚成强大的团队合力。学生们的文化课学习考验的是个人学习能力,而体育运动则可弥补学科教育的不足,打破以自我为中心、孤军奋战的格局,让学生拥有开放的心态和主动合作意识。

    ⑤此外还有遵守规则的意识。体育运动有明确的竞技规则。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参与者都必须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因此,体育是学生规则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⑥总之,体育运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育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遵守规则的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体育中获得的这些品质和精神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1.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2. (2) 阅读文本三,简要写出选文②→⑥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观点—要发掘和弘扬体育的育人功能,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接着, 

      最后, 

    3. (3) 综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简要概括体育有哪些育人功能,并就其中一点谈谈某项体育运动对你的积极影响。
  • 1.  汇报论收获,书香留笔端。此次读书活动召开阶段总结会,作为发言代表的你,请从以下三个写作任务中任选其一,按要求撰写文章。

    任务一:向与会师生讲述你读书经历中难忘的人和事,发言标题为“谢谢你,陪我读书”。

    任务二:你要畅谈读书的方法或乐趣,请以“读书(方法、乐趣)我来说”为题准备演讲稿。

    任务三:会上设置辩论环节,论辩双方要做总结陈词。你更支持哪方论点?请选择论题后,写作对应的论述性文章。

    正方“最是书香能致远” 反方“致远不止是书香”

    要求:①选择一个任务完成作文;

    ②若选择任务二,请先按提示将作文标题补充完整;

    ③明确文体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避免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 请你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满江红

    〔清〕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 (1) 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李清照、秋瑾作为历史上的杰出女性,以其悲剧命运和独特的艺术创作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请分析这两首词分别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 1.  古诗文默写。

    “问”有询问、探究之意,文人常以“问”的形式抒情言志。《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一句“①,此之谓失其本心”表达自己对见利忘义行为的批判;《木兰诗》中,作者巧借“双兔傍地走,②,”表达自己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欣赏。看见月圆,苏轼好像心生怨怼“不应有恨,③,”(《水调歌头》)实则抒发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惆怅;目睹屋破,杜甫发出呼喊“④,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了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远望暮霭,崔颢愁思无限“⑥,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抒发了日色将晚思念家乡的惆怅;遭遇兵败,文天祥慷慨陈词“⑦,⑧”(《过零丁洋》)表达自己以身许国的坚定信念。

  • 1. 央视纪录片《百家讲坛》的解说词中提到好多不一样的人生,有跋涉的人生,有求索的人生,有多彩的人生,也有燃烧的人生……

    请以“别样人生,同样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 1.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壶。

    【乙】冰泉铭 元结

    苍梧郡城东二三里,有泉焉。出于郭中,清而甘,寒若冰。在盛暑之候,苍梧之人得救渴。泉与火山相对,故命之曰冰泉,以变旧俗。铭曰:火山无火,冰井无冰。惟彼泉源,甘寒可微① 铸金磨石, 篆刻此铭。置之泉上, 彰厥②后生。

    [注释]①微 (zhǐ):表示迹象、现象,引申指证明。②厥:代词,其。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出于郭中,清而甘,寒若冰。

    4. (4) 甲文中“水尤清冽”的“冽”是否可以换成“洌”?为什么?
    5. (5) 甲乙两文中都用到侧面描写,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其作用。
  • 1. 学习古诗,我们常常通过各种意象体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请按照提示,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意象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刘禹锡借酒振作精神, 与友人共勉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 ①”; 范仲淹借酒遥寄乡思, 书写矛盾心绪的句子是“②”。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渔家傲·秋思》

    李商隐遥想对方的月下之寒的句子是“③”;李白借“④, 影入平羌江水流”衬托出自己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无题》

    《峨眉山月歌》

    王安石不惧怕保守势力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⑤,自缘身在最高层”;⑥(人名) 借云感叹物是人非句子是“黄鹤一去不复返, ⑦”; 杜甫用景物描写烘托自己黯淡愁惨心境的句子是“⑧,秋天漠漠向昏黑”。

    《登飞来峰》

    《黄鹤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1. 名著阅读。

    “可是,你既然有钱了,简,你现在就一定会有一些朋友,他们会照料你,不会让你献身于一个像我这样瞎了眼的断肠人吧?”

    “我跟你说过,先生,我不但有钱,而且还是独立的;我自己可以作主了。”

    “你要跟我待在一块儿吗?”

    “当然——除非你反对。我要做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我发现你很孤独;我来做你的伴侣——给你念书,陪你散步,和你一起坐着,侍候你,做你的眼睛和手。别再显得那么忧郁吧,我亲爱的主人;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让你孤零零地一个人待着。”

    (选自《简·爱》第37章)

    1. (1)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罗切斯特双目失明的原因是
    2. (2) 这段对话表现了“简·爱”的性格。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