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5节 物质的转化 第二课...

更新时间:2023-10-22 浏览次数: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2九上·杭州期中)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是CH4 B . 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 . 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D .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 2. (2022九上·杭州期中) 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经鉴别后编写成如图的检索表,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A是硫酸铜溶液 B . B呈酸性 C . C中的物质类与氯化铜相同 D . E是碳酸钠溶液
  • 3. (2022九上·舟山期中) 工业炼铁的部分反应如如图所示,则(   )

    A . X可以是木炭 B . X与CO都具有氧化性 C . ③反应后的尾气可直接排放 D . Y中铁元素以游离态存在
  • 4. (2023九上·杭州期中) 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友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 . 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 . 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 . 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 . 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5. (2023九上·杭州期中) 下列事实与相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   )
    A .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一般可用AgNO3溶液:AgNO3+HCl=AgCl↓+HNO3 B . 金属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4Al+3O2=2Al2O3 C . 工业炼铁常采用CO作为还原剂:Fe2O3+3CO2Fe+3CO2 D . 使用Ca(OH)2治疗胃酸过多症:Ca(OH)2+2HCl=CaCl2+2H2O
  • 6. (2022九上·苍南期中) 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 7. (2023九上·慈溪月考) 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Ba2+。现取二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68兑气体(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不推测正确的是( )
    A . 一定不存在Ba2+可能存在 B . 定存在,K+、Cl-可能存在 C . Ba2+可能存在,一定不存在 D . K+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
  • 8. (2023九上·上虞期末) 取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a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点对应的固体物质只有两种 B . N点对应的固体为黑色 C .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a-b)g D . 0~t2min内,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 9. (2022九上·余姚月考) 把三种无色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A,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连续装置:各装置内的现象是:B:出现白色浑浊,D:生成红色物质,E:白色变蓝,F:出现沉淀。根据上述现象可以判断在以下气体组成中,最可能是混合气体A的是( )

    A . CO2、H2、O2  B . N2、CO、H2  C . CO2、CO、O2 D . CO2、H2、CO
  • 10. (2022九上·余姚月考) 实验室中区分如表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                 法

    A

    黄铜和黄金

    ①分别加稀盐酸   ②加热后观察颜色

    B

    稀盐酸和稀硫酸

    ①氯化钡溶液    ②紫色石蕊溶液

    C

    硝酸铵和氯化钠

    ① 水溶解       ②观察颜色

    D

    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

    ①滴加酚酞溶液   ②各取一滴,在玻璃片上晾干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2九上·宁波月考) 下列各组稀溶液,仅用同组稀溶液间的相互反应就可鉴别出来的是(   )
    A . HCl、CuCl2、NaNO3、Na2SO4 B . Ba(NO3)2、Na2SO4、NaCl、KNO3 C . FeCl3、HCl、NaCl、NaOH D . NaOH、NH4NO3、HCl、H2SO4
  • 12. (2022九上·金华月考) 下列各组物质鉴别方案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KNO3、Na2SO4、Ba(OH)2、MgCl2四种溶液,需另加试剂方可鉴别 B . FeCl3、HCl、KOH、NaCl四种溶液,利用组内物质即可鉴别 C . Na2SO4、NH4NO3、Ba(OH)2、NaCl四种固体,利用水及组内物质都无法鉴别 D . NaCl、NaOH、CaO、CuSO4四种固体,只用适量水即可鉴别
  • 13. (2022九上·温州期中) 如图a、b、c、d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连线的两物质(或其水溶液)都能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甲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物,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其粉末颜色为黑色),

    . ..

    丙为氯化物。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 B . 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C .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二、填空题
  • 14. (2023九上·定海月考) 某无色透明溶液由Ba2+、Cu2+、Na+、Cl-中的几种离子构成,取一定质量的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后得到5克白色沉淀;②在该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3克白色沉淀;③在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15. (2023九上·台州开学考) 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右上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
    2. (2) 得到F溶液的操作I的名称为
    3. (3) 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 16. (2023九上·金华期末)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样品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气泡放出;

    实验三: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二的现象可以得出该NaOH溶液中含有
    2. (2) 经过以上三个实验,说明该NaOH溶液变质情况为. 变质。
  • 17. (2023九上·上虞期末) 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1. (1) 往三种无色溶液中加入某种指示剂即可区别它们,该指示剂可选用
    2. (2) 装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常出现白膜,白膜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3. (3) 上述溶液中属于盐溶液的是
  • 18. (2023九上·上虞期末) 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有机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均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如“雪花”图案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稀盐酸,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A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D,且能与E发生中和反应,F是碳酸钠。

    1. (1) D的化学式为
    2. (2) 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3. (3) C属于上述物质类别中的
  • 19. (2022九上·舟山期中) 图为纯铜片A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 (1) 若方法1中的X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填化学式);
    2. (2) 铜片A、铜片B、铜片C的质量分别为 , 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的大小关系为
三、实验探究题
  • 20. (2023九上·义乌开学考) 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方案进行实验:(制得的CO2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

    1. (1) 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
    2. (2)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装置相连并产生的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3. (3) 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a→.其中,写出C装置的作用是:
  • 21. (2023九上·拱墅期末) 小乐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验证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及药品如图所示,实验前后测定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实验前

    实验后

    硬质玻璃管及其内药品的质量/克

    75.6

    69.2

    U形管及其内药品的质量/克

    110.8

    118.2

    1. (1) 为了实验安全,在开始加热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铜前,应先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2. (2) 实验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验证水的组成的原理为:根据硬质玻璃管及其内药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m1 , U形管及其内药品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m2 , 可计算出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用m1、m2等表示)。若实验过程中小乐操作无误,依据实验数据,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写出1点)。
  • 22. (2022九上·杭州月考) 已知Fe2O3在氢气流中加热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可生成Fe3O4、FeO或Fe,上述反应利用了氢气的性,加热前需要通一段时间氢气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某次实验中氢气与氧化铁反应的产物,某科学兴趣小组将反应生成的固体称量后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并再次称量,若发现固体质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则可认为产物中有Fe。

  • 23. (2023九上·余姚期末) 为了确定某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中所含杂质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Ⅰ、Ⅱ为操作。
    2. (2) 经分析,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杂质的成分可能是:

      ①若原溶液中的杂质由一种物质组成,则该杂质是 ;(填物质的名称)

      ②若原溶液中的杂质由两种物质组成,则该杂质的成分组成可能有种情况(填数字)。

四、解答题
  • 24. (2022九上·舟山月考)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如图甲)。

    1. (1) 《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璀璨夺目,这与所用矿石颜料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 , )有关。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利用赭石炼铁,主要反应原理是其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2. (2) 高温中属于的置模拟炼铁。A为尾气处理装置,它具备吸收CO2与收集CO的功能,请画出两根导管a、b在瓶A中的部分。(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

    3. (3) 丙图是玻璃管中氧化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请画出生成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坐标。(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
    4. (4) 实际生产中工厂常用100吨含Fe203的质量分数为80%的铁矿石炼铁,求可提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25. (2022九上·温州期中) 某化肥厂以“钾泻盐”(MgSO4·KCl·nH2O)为原料制造高质量钾肥,化肥中KCl含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化肥的品质。某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钾泻盐”中KCl的质量分数及n的值,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试可答下列问题:

    1. (1) 加入足量AgNO3溶液后,方案二中生成固体的成量大于方案一,原为是方案二中所得28.7克固体物质中除生成了外,还生成了微溶的Ag2SO4
    2. (2) 方案一中,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后所得滤液中除可能含有Ba(NO)3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 (3) 该钾泻盐样品中KCl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1%)
    4. (4) 该钾泻盐化学式中n的值是多少?(要写出计算过程)
  • 26. (2022九上·温州期中) 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钠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钠、氧氧化钠的一种或两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Ⅰ.现取样品16g于烧杯中并加84g水搅拌,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渐滴加26.1%硝酸钡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硝酸钡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在B点开始,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1. (1) 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若存在,试计算出它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