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开元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 1. 下列哪种化肥可以同时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    )
    A . NH4Cl B . KNO3 C . Ca(H2PO4)2 D . K2CO3
  • 2. 用一种试剂就能把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A . AgNO3溶液 B . NaOH溶液 C . Ba(OH)2溶液 D . BaCl2溶液
  • 3. 下列事实与相应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   )
    A .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一般可用AgNO3溶液:AgNO3+HCl=AgCl↓+HNO3 B . 金属铝的表面易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4Al+3O2=2Al2O3 C . 工业炼铁常采用CO作为还原剂:Fe2O3+3CO2Fe+3CO2 D . 使用Ca(OH)2治疗胃酸过多症:Ca(OH)2+2HCl=CaCl2+2H2O
  • 4.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CaCO3→CO2  B . Zn→ZnSO4 C . CuO→CuCl2   D . KOH→KCl
  • 5. “跳远”是一项常见的体育运动。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先助跑一段距离后才起跳,这样做是为了( )。
    A . 增大运动员的惯性 B . 减小运动员的机械能 C . 减小运动员的势能 D . 增大运动员的动能
  • 6.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 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有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铜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7. (2018九上·绍兴月考) 某气体可能含有水蒸气、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最佳的实验方案是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   )

    A . 甲、乙、丙 B . 丙、乙、甲 C . 丙、甲、乙、丙 D . 丙、甲、丙、乙
  • 8. 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KCl→KNO3 B . AgNO3→Fe(NO3)2 C . SO2→Na2SO4 D . H2→Cu
  • 9. 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力越大,对物体做功越多 B . 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C . 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D . 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拉力对重物做了功
  • 10.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绳重摩擦,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同一重物,若力F1、F2在相等的时间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力F1、F2及其功率P1、P2的大小关系为(   )

    A . F1>F2    P1<P2                   B . F1>F2    P1>P2                        C . F1>F2    P1=P2                      D . F1<F2    P1<P2
  • 11. 使用下列机械(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提升重物时,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是    (    )
    A . B . C . D .
  • 12. 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甘蔗放在b点比a点更易被切断 B . 此杠杆受到的阻力是甘蔗对刀刃的压力 C . 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D . 此杠杆的支点在手与刀柄接触的位置
  • 13. 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友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 . 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 . 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 . 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 . 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4.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人们从事生产活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最终主要来自    (    )
    A . 流水和风 B . 太阳辐射能 C . 绿色植物的能量 D . 深埋在地下的煤和石油
  • 15. 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沿斜面的拉力F1=F2 , 则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ηB和ηC的大小关系是  (   )

    A . ηBC B . ηBC                       C . ηBC D . 不能确定
  • 16. (2016九上·浙江期中)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从用石灰浆抹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由此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固体研磨成粉末状,加水搅拌

    固体没有全部溶解

    ②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③取不溶物,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A . 一定含有CaCO3和Ca(OH)2                 B . 一定含有Ca(OH)2 , 可能含有CaCO3 C . 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                                 D . 一定含有CaCO3 , 可能含有Ca(OH)2
  • 18. 如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 B .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 .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D .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 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硫酸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B

    石蕊溶液

    呈紫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C

    锌粒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D

    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B . 鉴别固体: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钙     (水) C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D .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少量氯化钠     (加适量稀盐酸)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30分)
  • 21. 当相同质量的A、B两种活泼金属(化合价均为+2价)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产生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A、B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B。(填“>”“<”或“=”)
    2. (2) A、B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是AB。(填“>”“<”或“=”)
    3. (3) 在Mg和Fe、Zn和Fe及Zn和Cu中,A、B两种金属可能是
  • 22. 现有①液氧②洁净的食盐水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冰水混合物⑥液态空气等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含氧分子的有
  • 23. 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 (1) 请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该反应(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 24. 如图所示,为我国某港口的“龙门吊”正在将质量为10吨的集装箱包匀速吊起6米,然后向右匀速平移3米,整个过程耗时2分钟,则在整个过程中,龙门吊对集装箱做的功为J,功率为W。

  • 25. 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6.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沉淀中滴加盐酸,沉淀的量、产生气体的量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推断白色固体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40分)
  • 2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确认最终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NaCl溶液呈中性。

    1. (1) 【提出猜想】猜想1:Na2SO4、NaCl;

      猜想2:Na2SO4、NaCl和

      猜想3:Na2SO4、NaCl和H2SO4

      猜想4:Na2SO4、NaCl、H2SO4和Na2CO3

    2. (2) 【交流讨论】小强同学认为猜想4一定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3)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设计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猜想3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请写出方案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 28.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a克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b克。

    ④从分液漏斗滴入硫酸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c克。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克。

    请填空和回答问题:

    1. (1) 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
    2. (2) 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相同浓度的盐酸,测试的结果(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 (3) 步骤⑦的目的是
    4. (4) 若求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需要用到实验步骤中的哪些数值:
  • 29. 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1. (1) 这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化学性质:性。
    2. (2) 某同学正确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3. (3) 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信息如表:  

      铁的氧化物化学式

      Fe2O3

      Fe3O4

      FeO

      颜色

      化学性质

      可溶于酸

      常温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后,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 30. 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得前3组数据,再用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测得第4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重G/N

    动滑轮重G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动力F/N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1

    0.5

    0.1

    0.7

    0.3

    47.6%

    2

    2

    0.5

    0.1

    1.1

    0.3

    60.6%

    3

    3

    0.5

    0.1

    1.5

    0.3

     

    4

    4

    1

    0.1

     

    0.5

    50.0%

    1. (1) 根据表中前3次实验数据,画出甲图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 (2) 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缓慢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读出乙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N,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3. (3) 某同学认为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比较方便,其实他测得的机械效率(选填“偏大”或“偏小”)。
    4. (4) 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提升的重物越(选填“轻”或“重”),机械效率越大。
  • 31.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 (1) 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钩码总重G为1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 (2) 钩码从A点改挂在B点后,拉力作用点及拉力方向都不变,此时把相同的钩码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所测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共5题,共30分)
  • 32. 一直角轻棒ABO,可绕O点自由转动,AB=30cm,OB=40cm,现在OB中点C处挂一重物G=100N,试画出:欲使OB在与墙面垂直的位置上保持平衡,在图中画出最小力F及其力臂L,这个最小力F应加多大的力?

  • 33.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和箱子运送建材上楼的装置,研究机械效率与每次运送货物重的关系。得出机械效率随物重不同的建材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箱子和绳重忽略不计。求:

    1. (1) 若工人用100N的拉力,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3m,工人所做功;
    2. (2) 当所运送建材的重为400N时,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
    3. (3)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所运送建材受到的重力。
  • 34. 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一重为1200N的箱子,用250N的拉力将箱子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用时10s,已知斜面长6m、高2m(滑轮重、绳重、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不计)求:

    1. (1) 克服箱子重力做的功;
    2. (2) 拉力F做的功;
    3. (3) 此装置的机械效率。
  • 35. 国家在建造水立方时用了含铁11200吨的钢材,若这些钢材是通过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的,则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多少吨?
  • 36. 某同学称取13.3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加水配成溶液100g,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盘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据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克。
    2. (2) 求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 (3) 求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