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城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

更新时间:2023-02-08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其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塑料瓶 B .  泡沫饭盒 C . 易拉罐 D . 垃圾袋
  • 2. 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因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 . 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 . “筛掉”氯化钠的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 . “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3. 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 4.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其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表示在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②用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③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A . 上述图像只有2个正确 B . 上述图像只有3个正确 C . 上述图像全部正确   D . 上述图像全部错误
  • 5. 常温下,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H+ B . K+、Cu2+ C . Cl-、K+、Na+ D . Ca2+、Cl-
  • 6. (2016·杭州)

    小金制作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简易酸碱灭火器,并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灭火操作,结束后对瓶中残留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②另取少量残留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则残留液中有大量的(  )


    A . 硫酸钠 B . 碳酸钠 C . 盐酸 D . 氯化钠
  • 7. 现有①K2CO3、②Fe、③BaCO3、④CuO、⑤CO2五种物质,其中不能溶于水,但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无色气体的是  (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⑤ D . ②④
  • 8.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所示为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若A、B、C分别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A、B、C可能是  (       )

    A . CO2、Ba(OH)2、CuSO4 B . Mg(OH)2、HNO3、K2CO3 C . KOH、FeCl3、CaCO3 D . NaOH、BaCl2、H2SO4
  • 9. 对如图实验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打开止水夹,试管Ⅰ中产生气泡,试管Ⅱ中无现象 B . 打开止水夹,液体从试管Ⅱ流向试管Ⅰ C . 先打开止水夹,稍后关闭,试管Ⅱ中产生白色沉淀 D . 先打开止水夹,稍后关闭,试管Ⅰ中反应立即停止
  •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方法

    A.

    NaCl

    Na2CO3

    滴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B.

    KCl

    K2SO4

    滴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C.

    CO

    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H2

    HCl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反应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

    A . 若甲、乙是化合物,则丙、丁也一定是化合物 B . 若甲为单质,则此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若乙为稀硫酸,则丙、丁中一定有盐 D . 若丙为氯化钠,则甲、乙中一定有碱
  • 12. 一氧化碳、木炭粉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反应均需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进行 B . 都有红色的单质铜生成 C . 反应中,氧化铜都被还原,作氧化剂 D . 都是置换反应
  • 13.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A是CH4 B . 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 . 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D .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 14. 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可能为氯化铁 B . X只能为硫酸 C . Y可以为氢氧化铜 D . Y不一定是水
  • 15.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 AlAl2O3Al(OH)3                    B . CuCu(NO3)2CuSO4 C . Na2CO3BaCO3BaSO4         D . CaCO3CO2CO
  • 16.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黄铜(铜锌合金)比铜的硬度小 B . 五种金属中,金属铜的导电性最弱 C . “金银铜铁锡”是按照金属活泼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 D . 五种金属中,只有两种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 17. 向盛有20克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烧杯中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8. 利用化学反应合成新物质是化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如图所示为Mg(OH)2、MgCl2、Mg(NO3)2三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通过一步反应无法实现②的转化 B . 欲实现①的转化,加入稀盐酸即可 C . 只有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实现③的转化 D . 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Mg(NO3)2向MgCl2的转化
  • 19. 有一些在空气中露置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H2O7.62%,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Wg加入到98g2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20g10%的KOH溶液中和至恰好完全反应。将中和后的溶液蒸发,可以得到的固体质量是(       )
    A . 30.8 g B . 34.8g C . 30.8~34.8g之间 D . 无法计算
  • 20. (2019·绍兴) 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8.0分)
  • 21. 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冰水混合物;②液氮;③二氧化碳;④硫酸铜溶液;⑤铁丝;⑥氖气;⑦氧化铜;⑧空气⑨锦纶。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 22. “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所示为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 (1) A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 (2) 物质C的化学式为
    3. (3) 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 如图所示,在斜面实验中,如果没有摩擦力,从A点滚下的小球,总是会滚到斜面乙上的B处或斜面丙上的C处,而B处或C处离桌面的高度与小球出发点A处的。事实上小球“记住”的是与起始高度相联系的

  • 24.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领域。工业上从铝土矿中获得物质X,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再将物质X、N2和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AlN和CO。氮化铝陶瓷属于(填“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5. 以镁矿石(主要成分为MgCO3和SiO2 , 其中SiO2难溶于水和常见的酸)为原料生产MgO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问题:
    1. (1) 沉镁时MgSO4与NH3•H2O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对过滤II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26. 在Cu(NO32、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上述过程中所发生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0分)
  • 27.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据图回答问题:

    1.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装置B中生石灰的作用是
    3. (3) 对比装置C、D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的一个条件是
  • 28. 如图所示为小明和小红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相关实验。

    1. (1) 小明用图甲装置还原氧化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2) 为什么实验结束之后要一直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
    3. (3) 小红设计了图乙的微型实验装置来还原氧化铜。微型滴管内装有稀硫酸,实验开始时应________(填字母)。     
      A . 先挤压滴管 B . 先点燃酒精灯
    4. (4) 写出图乙微型实验的一个优点:
  • 29.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

    ①在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反应结束后过滤.

    ②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析出硫酸亚铁晶体.

    ③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低温的水洗涤晶体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步骤①过滤时,所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漏斗、烧杯外,还需
    2. (2) 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步骤③中洗涤晶体用的水必须少量且低温,其原因是
    4. (4) 为了判断步骤③中晶体表面吸附的硫酸是否洗净,有人向第3次洗涤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以此证明该晶体并未洗净.该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
  • 30.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样品溶解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现象如图所示(ABC表示沉淀变化,OBC表示气体变化).

    1. (1) 由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2. (2) 写出沉淀质量减少的化学方程式:
    3. (3) 在C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31.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 (1) 实验Ⅰ中只要观察到现象就证明反应发生了。
    2. (2) 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溶液①可以是溶液。(写出一种即可)
    3. (3) 只利用锌片、铜片和AgNO3溶液,同样能够验证锌、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先将放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放入另一种金属片。
    4. (4) 类比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某些非金属单质间也能发生置换反应,如:

      ①Cl2+2HBr=2HCl+Br2。   ②F2+2HCl=2HF+Cl2。     ③Br2+2HI=2HBr+I2

      由此可判断Cl2、Br2、I2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 32.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备仪器。某科学小组同学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酒精(C2H6O)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

    1. (1) 为尽可能多地检验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成分,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应该是:混合气体→(填装置编号,装置可重复使用)→C→B→A→B→尾气处理。
    2. (2) 科学小组同学将酒精燃烧后生成的混合气体,按正确设计方案及操作顺序进行实验,发现A、B、D装置中均出现明显现象,从而确定酒精燃烧的产物
四、 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2.0分)
  • 33. 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时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 (1) 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2. (2) 已知一名航天员平均每天要消耗约0.8 kg的氧气,请计算一名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已知二氧化碳足量)
  • 34. 有一瓶因保存不当而部分变为碳酸钠的氢氧化钠固体,为测定其组成,称取10 g样品(杂质不与盐酸反应)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只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且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1. (1)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g?
    2. (2) 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g?
    3. (3)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5. 为测定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小明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取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41

    求:

    1. (1) 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 (2)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36. 资料显示碳还原氧化铁的过程如下图: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32 g和1.2 g,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28.8 g黑色固体B。

    求:

    1. (1) 白色沉淀的质量。
    2. (2) 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 37. 工业上用石灰乳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O2 + Ca(OH)2═CaSO3 + H2O。现有含Ca(OH)274% 的石灰乳100吨。
    1. (1) 100吨石灰乳中含有氢氧化钙的质量为吨。
    2. (2) 100吨这样的石灰乳能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硫?(写出计算过程)
    3. (3) 实验室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已知当二氧化硫过量时,氢氧化钠全部转化成亚硫酸钠后,还会发生以下反应:Na2SO3+H2O+SO2═2NaHSO3。现在实验室用含氢氧化钠4.0 g 的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请在下图中画出产生亚硫酸氢钠的质量的变化曲线。

    4. (4) 另取某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硫,测得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NaOH

      SO2

      Na2SO3

      H2O

      X

      质量/g

      16

      19.2

      m

      1.8

      20.8

      则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