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温州市浙教版八上科学第二单元天气与气候拔高培优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08 浏览次数:5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3八上·鄞州期末) 下列小实验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 . 图甲:向弯折的扑克牌下方吹气,扑克牌没有被吹翻 B . 图乙:向悬挂在木杆上的两气球中间吹气,两气球相互靠近 C . 图丙:向瓶内吹气,横放在瓶口处的短铅笔从瓶口中跑出来 D . 图丁:向乒乓球吹气,乒乓球会从球拍上滚下来
  • 2. (2021八上·绍兴期中) 许多现象与气压有关,下列对于气压相关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图甲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重新沸腾了,因为气压  降低,水的沸点升高。 B . 图乙中密闭瓶子内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将该瓶从山脚带到山顶,管内液面上升,因为海  拔升高,外界气压下降 C . 图丙中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会有“打漂”感,为了增加抓地力,可以安装图右侧所示尾翼, 应用了气体流速与气压的关系。 D . 图丁装置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在阳光照射下,水柱向右移动。因为密闭  容器中的气体随着温度升高,气压增大。
  • 3. (2023八上·拱墅期末) 测量空气相对湿度,通常是同时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测量气温,用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得到干湿差,再根据如下的相对湿度表查出空气相对湿度。由表中数据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干球温度

    -5.0℃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干湿差

    1.0℃

    77%

    82%

    86%

    88%

    90%

    91%

    92%

    93%

    94%

    2.0℃

    54%

    65%

    71%

    76%

    80%

    82%

    83%。

    86%

    87%

    3.0℃

    32%

    47%

    58%

    65%

    70%

    74%

    76%

    79%

    81%

    4.0℃

    11%

    31%

    45%

    54%

    61%

    66%

    68%

    73%

    75%

    5.0℃

    15%

    32%

    44%

    52%

    56%

    61%

    67%

    69%

    A . 干湿差相同时,干球温度越大,相对湿度越小 B . 干球温度相同时,湿球温度越大;空气相对湿度越大 C . 干、湿球的温度分别为25℃和23℃,则空气的相对湿度为76% D . 干球温度相同时,干湿差越大,则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越接近饱和
  • 4. (2021八上·龙湾期中) 创意新品“天气预报瓶”如图示,A 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 为密闭的玻璃球,A 与 B下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它能显示天气的好坏,随着环境气压的变化,A 管内的水位会上升或下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天气预报瓶”利用天气和大气压的关系进行预报的 B . A 管和 B 球液面相平时,显示内外气压一致 C . 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阴雨天气 D . A 管液面明显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是高气压,则是晴朗天气
  • 5. (2021八上·湖州期中)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根据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A . 往瓶内吹气后,水柱高度h减小 B . 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 . 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现象的影响 D . 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越大
  • 6. (2020八上·杭州期中) 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运动员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中1、2、3三条径迹分别表示上旋球(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下旋球(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转球中的哪一种 (        )

    A . 上旋球、下旋球、不转球 B . 不转球、下旋球、上旋球 C . 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 D . 下旋球、不转球、上旋球
  • 7. 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按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 B . 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 C . 向下按压活塞的力F逐渐变大 D . 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
  • 8.

    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7×10-5m2 , g取10N/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  )


    A . 1.2×105Pa B . 1.1×105Pa C . 1.0×105Pa D . 0.9×105Pa
  • 9. (2020八上·黄岩期中) 负压救护车是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 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 . 漏气的气球 C . 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 . 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
  • 10. (2020八上·黄岩期中) 读“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哪一种是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 )
    A . B . C . D .
  • 11. (2023八上·拱墅期末) 小乐在操场放风筝时,突然手中的风筝断了线,向东南方向飘去。据此判断,当时风向为(    )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 12. (2022八上·镇海期末) 如图所示,一端封闭、长为l(约1米)、横截面积为S的轻质玻璃管,管壁厚度可忽略不计。将它注满水银后,倒立于足够深的水银槽中,现将玻璃管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提起,设环境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述不正确的是(  )

    A . 当玻璃管浸没在水银槽中时,所需拉力大小F=0    B . 当玻璃管口与槽内水银面相平时,所需拉力大小F=ρ水银lSg    C . 当玻璃管顶端露出槽内水银面后,顶端即充满水银    D . 当玻璃管顶端到槽内水银面的高度大于76cm后,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保持不变
  • 13. (2023八上·余姚期末)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甲图,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B . 如乙图,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不变    C . 如丙图,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下降    D . 如丁图,盆景中的水位能保持一定高度,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 14. (2023八上·宁海期末)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实验在同一深度改变橡皮膜的朝向,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   B . 乙实验将玻璃管略微倾斜会导致水银面高度低于 760mm   C . 丙实验将简易气压计从山底带到山顶,玻璃管内液面会上升   D . 丁实验为使烧瓶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向外拉动活塞,可增大气压,降低沸点
  • 15. (2023八上·温州期末) 小明利用对流管研究水的对流现象。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右下端,看到水的流动方向为(    )
    A . B . C . D .
  • 16. (2023八上·温州期末) 如图①和②是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取酒要经历的过程,要完成这两个过程,手指的操作分别是( )

    A . ①摁住方孔②摁住方孔 B . ①摁住方孔②松开方孔 C . ①松开方孔②摁住方孔 D . ①松开方孔②松开方孔
  • 17. (2023八上·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为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是对流层,②是中间层 B . ②是我国天宫空间站所处空间 C . ①中空气垂直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D . ②气温的变化说明该层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
  • 18. (2023八上·杭州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生产中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 . 城市增加绿化面积可以适当削弱热岛效应 C . 台风、寒潮、干旱等灾害性天气对东沿海各省影响很大是因为受到季风的影响 D . 一些人为因素可以使洪水的危害增大,如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 19. (2022八上·杭州期中) 科学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 . 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kPa C . 0~4s,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 . 图乙中①反映的是C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 20. (2022八上·海曙期中) 宁波全民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共享单车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所示为宁波某型号共享单车的车把和手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共享单车的车身采用了密度较小的特殊材料,目的是为了减轻车重 B . 车把上刻有凹凸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 . 当车闸以较大的压力压在车轮的钢圈上,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目的 D . 某同学骑上此自行车后,发现车胎被略微压扁,体积变小,则该同学骑上车前后胎内气压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 21. (2018八上·柯桥期中) 读“北半球某地区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天气状况以阴雨天气为主的是(填“甲”或“乙”)地。
    2. (2) 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在丁地过境时,丁地的天气状况是
  • 22. (2023八上·青田期末) 分析如图所示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2. (2) 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选填“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或“地形”)。
  • 23. (2023八上·温州期末) 温州人历来有着冬日晒鱼鲞的习惯,传统晒鲞十分依赖天气,要求低温晴燥。

    干球温度

    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温差

    1℃

    2℃

    3℃

    4℃

    5℃

    0℃

    82%

    65%

    47%

    31%

    15%

    5℃

    86%

    71%

    58%

    45%

    32%

    10℃

    88%

    76%

    65%

    54%

    44%

    1. (1) 鰻鱼是晒鱼鲞的鱼种之一,其一生要经历淡水与海水的周期性洄游,鳗鱼的这种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请再举一例相同类别的动物行为。
    2. (2) 图甲A、B两个天气系统中,适合晒鱼卷的是
    3. (3) 如图乙为干湿球湿度计,部分空气相对湿度如上表。则当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5℃和0℃时,此时的环境湿度为
  • 24. (2023八上·拱墅期末)   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测量。

    1. (1) 如图甲珠峰峰顶常年覆盖冰雪,这是因为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
    2. (2) 如图乙珠峰的植被呈垂直分布,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选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地势”)不同。
    3. (3) 珠峰南坡降水较多,导致其雪线(积雪区的下部界线)海拔比北坡低。由此推测南坡属于(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 25. (2023八上·东阳期末)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探究物质溶解于水时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实验开始时,先控制U形管两端液面相平,然后向图中A、B、C三个实验装置中盛有一定量水的小试管里分别加入等量的固态氯化钠、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充分溶解后,三个实验装置中U形管两端的液面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 (1) 充分溶解后,三个装置瓶内气压分别为PA、PB、PC , 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2. (2) 查阅资料可知氯化钠溶解于水既不吸收热量、也不放出热量。由上述实验现象判断: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会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 26. (2023八上·杭州期末) 如图1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图2是大气层的对流层空气对流运动示意图。

    1. (1) 大气层中约90%的臭氧集中于图1所示的(选填字母“a”“b”“c”“d”)层,飞机也主要在这一层飞行。
    2. (2) 图2中A处空气流动的方向 (选填“向上”或“向下”)。
    3. (3) 图2中甲乙两地,气压较高的是(选填“甲”或“乙”)地;甲地多(选填“晴朗”或“阴雨”)天气。
  • 27. (2022八上·舟山月考) 小明想利用装置模拟风的形成。他将大饮料瓶去掉瓶底,并在瓶身一侧开一小口,在小口处插入另一个小饮料瓶的瓶口部分,如图。在瓶身内部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小瓶瓶口附近放一支点燃的线香。图中C点箭头表示线香烟雾的飘动方向,其中正确的是(选填“1”、“2”或“3”),并说明判断该方向的理由

  • 28. (2022·浙江期中) 读地形剖面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气象工作者在同一时刻测得A处气温是20℃,B处气温是38℃,则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2. (2)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 A 、C 两地避暑,C 处温度较低的原因是
  • 29. (2022八上·义乌期中) 如图为自制发球机示意图,当吹风机向水平管吹风时,乒乓球上方的气体压强变。已知球的质量为2.5g,竖直方向受大气压作用的等效面积为12.5cm2 , 若不计管壁摩擦,当球下方和上方气压差为 Pa时,球恰能上升;若考虑管壁摩擦,则需要乒乓球上方的风速(g取10N/k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 30. (2022八上·温州月考) 离渠边不同距离处水流速度相等吗?小科想到顺水漂流的乒乓球速度与水流速度相等,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选一段流速稳定、宽为2米的水平水渠为实验场地,如图甲所示,在A1A2连线上,同一时间把11个乒乓球等间距地轻轻放入水中,并开始计时,t=5秒时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离渠中心线距离 r/米

    0

    0.20

    0.40

    0.60

    0.80

    1.00

    乒乓球移动距离 s/米

    1.00

    0.96

    0.84

    0.64

    0.38

    几乎为 0

    水流速度 v/ (米/秒)

    0.200

    0.192

    0.168

    0.128

    0.076

    几乎为 0

    1. (1)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
    2. (2) 为了得出v与r的定量关系,小科根据表中数据绘制v—r(2)图线如图乙所示,据此图可得到v与r的关系式是v=
    3. (3) 图丙是该段水渠的横截面示意图。假如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水下,则实验时图丙中同一深度的B、C两点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BpC。(选填“>”“=” 或“<”)。
  • 31. (2021八上·普陀期末) 覆杯实验是科学教材中的经典实验。科学小组利用现代高速摄影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当取一个高为18cm的杯子中装入部分水(如图乙),倒置的瞬间水与轻质盖片会一起下降一段高度(如图丙),在杯口和盖片之间形成一段液桥。

    空气柱高度/cm

    2.25

    4.50

    9.00

    13.50

    15.75

    液桥高度/cm

    0.078

    0.138

    0.215

    0.168

    0.123

    1. (1) 做覆杯实验时按图所示顺时针旋转360°目的是证明    
    2. (2) 改变杯子内空气柱高度,盖上轻质盖片并倒置,测出相应液桥长度,得到数据如表丁,可待出的结论是;   
    3. (3) 相关实验表明:空气会从液桥进入,液桥越长空气越容易进入,覆杯实验成功率越低。则下列四个留有部分空气的覆杯实验,最不可能成功的是___________ 。
      A . B . C . D .
  • 32. (2020八上·黄岩期中) 小科阅读到以下的材料:在几千米高的山上,如果没有高压锅,连一顿熟饭都煮不了,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改变的缘故。为了验证沸点与气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并加以实施。

                                                                                                                                                          

    时间/分

    2

    4

    6

    8

    10

    12

    14

    温度/℃

    70

    78

    86

    91

    102

    102

    102

    【实验一】用酒精灯加热烧瓶的水,如图a , 用温度计测得水将要沸腾到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格所示:

    1. (1) 由数据可知,当时烧瓶内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2. (2) 【实验二】:烧瓶中的水沸腾(如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水重新沸腾。

      实验表明:

    3. (3) 若利用图C装置来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当瓶内水沸腾后,小明该如何操作
四、解答题(第33题第2小题3分,第34题第3小题3分,其他每空2分,共19分)
  • 33. (2022八上·定海期末) 在科学课堂中,师生一起做“瓶吞鸡蛋”的有趣实验: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内,然后迅速将去壳的熟鸡蛋密封在比它略小的玻璃瓶口上方(如图甲),待棉球熄灭并冷却,看到鸡蛋被吞入瓶内,经过测定瓶口面积为10cm2。请完成以下问题: 

     

    1. (1) 图甲实验中,酒精棉球熄灭并冷却后,瓶内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内。另一同学设计了图乙所示的实验,将注射器通过橡皮管连接有孔的瓶底部,若也要看到鸡蛋入瓶的现象,他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注射器活塞 (选填“向下拉”或“往上推”) 
    2. (2) 老师经过实验测定,鸡蛋要吞入瓶内,需要在鸡蛋上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请你计算要使鸡蛋吞入瓶内,大气压与瓶内的气压差至少要多少帕? 
    3. (3) 有同学又进行了如图丙、丁两个实验(丁切掉瓶底后与外界相通),把熟鸡蛋分别密封在玻璃瓶口上方,用手把鸡蛋往下压,请你判断哪个更容易将鸡蛋压入瓶内,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 。 
  • 34. (2023八上·海曙期末) 浙江省第五届冰雪运动嘉年华在柯桥乔波冰雪世界扬帆起航。当滑雪者在雪地上快速滑行时,在压力作用下,白雪小孔内充满的空气会被逼出,形成一层气垫,但这层气垫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现有总重为700N的运动员,每只鞋底面积为200cm2 , 每块滑雪板与地面的接触面是长1.5m、宽为0.12m的长方形,质量为1千克,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向前直线加速,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 (1) 在滑行过程中,当速度增大到1.5米/秒以上时,板才不会陷入雪中,为了使板不陷入雪中,则滑雪板在雪地某点上经过的时间不能超过秒。
    2. (2) 图丙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
    3. (3) 图甲中运动员脚踩滑雪板站立在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
    4. (4) 如图乙为高山跳台滑雪在空中的场景,运动员的姿势很奇特,但却能使他在空中滑行更远的距离。试从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角度分析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