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从巩固到提高 高考化学二轮微专题25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

更新时间:2023-01-23 浏览次数:14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山东) 工业上以为原料生产 , 对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现有含溶液,含溶液。在一定pH范围内,四种溶液中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的平衡常数 B . C . 曲线④代表含溶液的变化曲线 D . 对含初始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时才发生沉淀转化
  • 2. (2022·安徽模拟) ROH是一元弱碱,难溶盐RA、RB的两饱和溶液中c(A-)或c(B- )随c(OH-)而变化,A-、B-不发生水解。实验发现,298 K时c2(A- )与c(OH- )或c2(B- )与c(OH- )的关系如图所示,甲表示c2(A- )与c(OH- )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RA饱和溶液在pH=6时,c(A- )≈1.73 ×10-5mol·L-1 B . RB的溶度积Ksp(RB)的数值为5×10-11 C . ROH的电离平衡常数Kb(ROH)的数值为2×10-6 D . 当RB的饱和溶液pH=7时,c(R+ )+c(H+ )<c(B- )+c(OH-)
  • 3. (2022·湖南) 室温时,用 的标准 溶液滴定 浓度相等的 混合溶液,通过电位滴定法获得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沉淀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 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有白色沉淀生成 B . 原溶液中 的浓度为 C . 沉淀完全时,已经有部分 沉淀 D . b点:
  • 4. (2022·朝阳模拟) 取1.0L浓缩卤水(浓度均为)进行实验:滴加一定量溶液,产生黄色沉淀;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已知:。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黄色沉淀是 , 白色沉淀是 B . 产生白色沉淀时,溶液中存在 C . 若起始时向卤水中滴加2滴(0.1) , 能产生沉淀 D . 白色沉淀开始析出时,
  • 5. (2022·洛阳模拟) 常温下,向1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的氨水,反应过程中- 1gc(Ag+ )或-1gc([(Ag(NH3)2]+ )与加入氨水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Kpsp(AgOH)的数量级为10-8 B . 原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是0.1 mol·L-1 C . 溶液m点c( )-c(Ag+)-c( )=0.01 mol·L-1 D . 溶液b点的浓度大于溶液m点的 浓度
  • 6. (2022·呼和浩特模拟) 常温下,向10mL0.1mol·L-1 NaX溶液和10mL0.1mol·L-1Na2Y溶液分别滴加0.1mol·L-1AgNO3溶液。滴加过程中pM[pM= -lgc (X )或-lgc (Y2-)]与所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提示:不考虑NaX和Na2Y水解,AgX和Ag2Y均为难溶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I是向Na2Y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B . 若将c(NaX)改为0.2mol·L-1 ,则m点可平移至n点 C . m、p、w点所在溶液中c(Ag+):m>w>p D . Ag2Y(s) + 2X-(aq) 2AgX(s)+Y2-(aq)的平衡常数为107.6
  • 7. (2022·昆明模拟)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少量NaBr溶液,生成浅黄色的AgBr沉淀。T℃下,饱和溶液中-lg[c(Ag+)]与-lg[c(Xn-)](Xn-指Cl-、Br-)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①表示AgCl的沉淀溶解曲线 B . 升高温度,曲线②向上方平行移动 C . T℃下,Ag2CO3的Ksp为10-9.7 D . T℃下,反应AgCl(s)+Br-(ag)⇌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102.6
  • 8. (2022·张家口模拟) 某温度下,CuS和的溶解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Ⅰ是CuS的溶解曲线 B . C . M点的坐标为(23,13) D . 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 9. (2022·保定模拟) 已知:AgA、都是难溶盐。室温下,向体积均为10mL、浓度均为的NaA溶液、溶液中分别滴加溶液,溶液中pX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室温下, B . 对应溶液中 C . 室温下,在等量的水中,AgA溶解的物质的量更少 D . 变为 , 则c点向e点移动
  • 10. (2022·新疆模拟) 常温下,某研究小组用数字传感器探究AgSCN的沉淀溶解平衡(AgSCN是白色沉淀)。实验测得悬浊液中溶解的SCN-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a点表示AgSCN溶于KNO3溶液形成的悬浊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b点可能是加少量水稀释了 B . 图中c点后有黄色沉淀生成 C . 图中d点c(Ag+)<c(SCN-) D . 由图可知:Ksp(AgI)<Ksp(AgSCN)
  • 11. (2022·新乡模拟) 已知:AgA、Ag2B都是难溶盐。室温下,向体积均为1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NaA溶液、Na2B溶液中分别滴加0.1mol·L-1的AgNO3溶液,溶液中pX与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X=—lgc(A)或—lgc(B2—)]。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 室温下,Ksp(Ag2B)=4×10-3a B . 对应溶液中c(Ag+):e>f C . 室温下,溶解度:S(AgA)<S(Ag2B) D . 若c(AgNO3)变为0.05mol·L-1 , 则c点向e点移动
  • 12. (2022·临沂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邻二氮菲()溶液,溶液变为橙红色

    邻二氮菲能与亚铁离子形成配合物

    B

    向盛有Ag2O固体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硝酸和氨水,Ag2O均溶解

    Ag2O是两性氧化物

    C

    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混合、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洗气瓶中,溶液褪色

    反应生成了乙烯

    D

    向BaSO4固体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沉淀洗净后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
  • 13. (2022·海南) 某元素M的氢氧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反应为: , 25℃,-lgc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c为浓度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曲线①代表与pH的关系 B . 约为 C . 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pH=9.0,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存在pH=9.0,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存在 D . 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4mol/L的HCl后,体系中元素M主要以存在
  • 14. (2022·唐山模拟) 25℃下,用NaOH溶液分别滴定两种溶液,(M=Cu、Fe),pM随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溶液中更难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代表滴定溶液的变化关系 B . 调控溶液的pH=7,可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C . 共沉淀时溶液中 D . 若某一元弱酸(HA)的 , 则易溶于HA溶液中
  • 15. (2022·青岛模拟) 常温下,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忽略第二步水解)(   )

    A . B . 常温下 C . a点溶液: D . 溶液时,
  • 16. (2022·菏泽模拟) 时,用溶液分别滴定三种溶液,[p表示负对数,M表示]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 一般认为当溶液中离子浓度时,该离子沉淀完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 . ②代表滴定溶液的变化关系 B . 滴定溶液至a点时,溶液中 C . 滴定溶液至时,溶液中: D . 如果完全除去工业废水中的 , 需要调节溶液的
三、综合题
  • 17. (2022·湖北) 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反应物组成

    a

    粉末

    b

    c

    饱和石灰水

    d

    石灰乳

    e

    粉末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

    2. (2) 温度为T时, , 则饱和溶液中(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3. (3) 实验a中,基本不变,原因是
    4. (4) 实验b中,的变化说明粉与在该条件下(填“反应”或“不反应”)。实验c中,前有变化,其原因是基本不变,其原因是微粒的量有限。
    5. (5) 下列说法不能解释实验d在内温度持续升高的是____(填标号)。
      A . 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 B . 反应③的发生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 C . 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 D . 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6. (6) 归纳以上实验结果,根据实验e的特征,用文字简述其发热原理
  • 18. (2022·乐山模拟) 钴是一种重要战略物质,由钴催化剂废料(含Co2O3、Fe2O3、CuO等杂质)制备CoCO3和高效净水剂黄钠铁矾[NaFe3(SO4)2(OH)6]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氧化性:Co3+>Fe3+

    (ii)CoCO3、Co(OH)2、黄钠铁矾[NaFe3(SO4)2 (OH)6]均难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两条提高还原含钴废催化剂时浸取率的措施
    2. (2) “还原浸出”中,Co2O3被Na2SO3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氧化”中,被氧化的离子有
    4. (4) 下图表示几种含铁物质稳定存在时与溶液和温度的关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黄钠铁矾。若工艺在100℃左右进行,为使铁转化为黄钠铁矾,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

    5. (5) 若选用MnS“除铜”,计算常温下“除铜”反应的平衡常数K= [已知常温下,Ksp(MnS)=2.6 ×10-13 , Kp (CuS)=1.3×10-36]。
    6. (6) “沉钴”时,加入小苏打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不宜用 Na2CO3代替NaHCO3的原因是
  • 19. (2022·攀枝花模拟) 硫酸锌广泛用于涂料、皮革等行业。工业上用锌白矿(主要成分为ZnO,还含有PbO、FeO、Fe2O3、CuO 、SiO2等杂质)制备硫酸锌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工业条件下,部分金属阳离子Mn+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值如图:

    ②相关常数:Ksp(ZnS)=2.1 ×10-22 , Ka1(H2S)=1.0×10-7 , Ka2(H2S)=7.0×10-15 ,  Ka(CH3COOH)=1.8×10-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2. (2) “沉铜”操作时添加的物质A可以是Zn或Fe。与使用Zn相比,使用Fe的不足之处是
    3. (3) 加入物质B调节pH。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物质B使用的是(填选项);滤渣3中除物质B外,还含有的主要物质是

      A.ZnO        B.ZnCO3 C.Zn(OH)2    D.Zn5(OH)8Cl2·H2O

    4. (4) 调节“滤液3”pH值的范围是9.5~
    5. (5) 滤液4经过加热蒸发、冷却结晶等操作得到硫酸锌晶体,其中不同降温方式的冷却结晶得到晶体的颗粒大小及其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如果需要得到较小的硫酸锌晶粒,宜选用的方式进行降温结晶。

    6. (6) 滤液4经一系列操作后制得ZnSO4·7H2O,最终残留的酸性废液中含有ZnSO4。除去酸性废液中Zn2+的方法是:在酸性废液中加入一定量CH3COONa后,再通入H2S生成ZnS沉淀。处理后的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为:

      微粒

      H2S

      CH3COOH

      CH3COO-

      浓度(mol·L-1)

      0.10

      0.10

      0.18

      则:处理后的溶液pH=,溶液中 c(Zn2+)=mol·L-1

  • 20. (2022·泸州模拟) 三氧化二钴(Co2O3)常用于颜料、釉料及磁性材料。工业上以钴矿石(主要成分是CoO(OH)、CoCO3、CoO、Co2O3 , 及少量SiO2、Al2O3、Fe2O3、MnO2等)为原料制备Co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1) “浸泡”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矿石原料利用率,下列方法不可取的是____。
      A . 将钴矿石粉碎,搅拌 B . 适当升高温度 C . 适当降低溶液的pH D . 使用过量的NaHSO3溶液
    2. (2) “浸泡”时CoO(OH)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除杂”时加入试剂①的作用是;若溶液中c(Co2+)=0.1mol/L,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加入试剂②调节pH范围是6~(忽略过程中溶液体积变化)。

      沉淀

      Al(OH)3

      Fe(OH)3

      Co(OH)2

      Fe(OH)2

      Mn(OH)2

      沉淀完全的pH

      5.2

      3.2

      9.4

      9.5

      10.1

    4. (4) “萃取”时发生反应:Co2++n(HA)2CoA2·(n-1)(HA)2+2H+ , 则试剂③为。设计萃取、反萃取的目的是
    5. (5) “沉钴”时的离子方程式为,证明Co2+已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为
  • 21. (2022·来宾模拟) 铬系和非铬系铜镍电镀污泥均含有Cu(OH)2、Ni(OH)2、Fe(OH)2、Al(OH)3前者还含有Cr(OH)3 , 一种综合回收铜、镍的新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I. FePO4、CrPO4、AlPO4、Ni3(PO4)2的Ksp依次为1.3 ×10-22、2.4× 10-23、5.8×10-19、5.0×10-31

    II. Cr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类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增加“浸出I”的浸出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任写一 条)。
    2. (2) “电解I”时,需严格控制电压,除了回收铜之外,第二个目的是将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可通过一种试剂证明第二个目的是否完全达成,该试剂为(填名称),若未完全达成,出现的现象是
    3. (3) “除杂”时,若镍离子(Ni2+)浓度为0.05mol·L-1 , 则应控制溶液中浓度范围为mol·L-1~6.4×10-14mol·L-1(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10-5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4. (4) “沉淀转化”时,氢氧化钠加入量不宜过多,其原因为 (用离 子方程式表示)。
    5. (5) “浸出II”时,铜镍电镀污泥中铜和镍分别转化为 , 此时宜采取多次浸取的方式,其目的为
    6. (6) “萃取II”时,发生的反应为 + 2HR = CuR2+ 2+ 2NH3 + 2HR= NiR2+ 2+ 4NH3(HR为有机溶剂),则“反萃取II“时含铜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 (7) “滤液1”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 22. (2022·北京市) 白云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 , 还含有质量分数约为2.1%的Fe2O3和1.0%的SiO2。利用白云石制备高纯度的碳酸钙和氧化镁,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物质

    1. (1) 白云石矿样煅烧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量对碳酸钙产品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氧化物()浸出率/%

      产品中纯度/%

      产品中Mg杂质含量/%

      (以计)

      计算值

      实测值

      2.1∶1

      98.4

      1.1

      99.1

      99.7

      ——

      2.2∶1

      98.8

      1.5

      98.7

      99.5

      0.06

      2.4∶1

      99.1

      6.0

      95.2

      97.6

      2.20

      备注:ⅰ、浸出率=(浸出的质量/煅烧得到的质量)(M代表Ca或Mg)

      ⅱ、纯度计算值为滤液A中钙、镁全部以碳酸盐形式沉淀时计算出的产品中纯度。

      ①解释“浸钙”过程中主要浸出的原因是

      ②沉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浸钙”过程不适宜选用的比例为

      ④产品中纯度的实测值高于计算值的原因是

    3. (3) “浸镁”过程中,取固体B与一定浓度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的浸出率低于60%。加热蒸馏,的浸出率随馏出液体积增大而增大,最终可达98.9%。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解释浸出率增大的原因是
    4. (4) 滤渣C中含有的物质是
    5. (5) 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3. (2022·山东) 工业上以氟磷灰石[ , 含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磷酸和石膏,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酸解时有产生。氢氟酸与反应生成二元强酸 , 离子方程式为
    2. (2) 部分盐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精制Ⅰ中,按物质的量之比加入脱氟,充分反应后,;再分批加入一定量的 , 首先转化为沉淀的离子是

       

    3. (3) 浓度(以计)在一定范围时,石膏存在形式与温度、浓度(以计)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酸解后,在所得为45的混合体系中,石膏存在形式为(填化学式);洗涤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溶液而不使用水,原因是,回收利用洗涤液X的操作单元是;一定温度下,石膏存在形式与溶液中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条件能实现酸解所得石膏结晶转化的是(填标号)。

      A. B.

      C. D.

  • 24. (2022·沧州模拟) 镍、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但资源匮乏。一种利用酸浸出法从冶金厂废炉渣中提取镍和钴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酸浸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有Ni2+、Co2+、Cu2+、Mg2+、Ca2+

    ii.NiSO4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提高“酸浸”速率的方法有。(任写一条)
    2. (2) “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 (3) 黄钠铁矾的化学式为Na2 Fe 6(SO4)4(OH)12 , “除铁”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除钙镁”时,随pH降低,NaF用量急剧增加,原因是(结合平衡理论解释)。Ca2+和Mg2+沉淀完全时,溶液中F-的浓度c(F- )最小为mol·L-1。(已知离子浓度≤10-5 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Ksp(CaF2)=1.0 ×10-10 , Ksp(MgF2)=7.5×10-11)
    5. (5) 镍、钴萃取率与料液pH、萃取剂体积与料液体积比Va:V0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萃取”时应选择的pH和Va:V0分别为

    6. (6) 获得NiSO4(s)的“一系列操作”是
    7. (7) 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5. (2022·郑州模拟) 火法炼铜过程中产生的碱性渣,其主要成分为TeO2、Na2TeO3、Na2SeO3以及少量的CuO、PbO、SiO2等。一种利用这种碱性渣提取高纯碲和粗硒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Ksp (CuS)=6×10-36;Ksp(PbS)=9×10-29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碱浸”前应对碱性渣进行的操作是
    2. (2) 下图分别是温度和NaOH溶液浓度对碲浸出率的影响,则碱浸时的合适温度是。实际生产中采用1mol·L-1的NaOH溶液,而不用更大浓度 NaOH溶液的原因是

    3. (3) 已知:CuO和PbO均具有一定的“两性”,“碱浸”时生成物类型类似于偏铝酸钠。则“碱浸”时PbO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滤液中Pb2+沉淀完全时,c(Cu2+)的最大值是mol·L-1 , (保留小数点后2位。某离子浓度低于1×10-5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5. (5) 电解制碲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余液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于步骤。电解时电流为10A,电解时间为4h。若生成碲(Te)的电流利用率为95%,则生成碲的质量为。(法拉第常数为96500C·mol-1 , 保留小数点后1位)
  • 26. (2022·琼海模拟) Mn2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 , 还含有少量FeCO3、CoO、Al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Mn2O3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25℃时相关物质的Ksp见下表。

    物质

    Fe(OH)2

    Fe(OH)3

    Al(OH)3

    Mn(OH)2

    Co(OH)2

    Ksp

    1×10-16.3

    1×10-38.6

    1×10-32.3

    1×10-12.7

    1.09×10-15

    ②氢氧化氧锰(MnOOH)难溶于水和碱性溶液:“沉淀池I”的条件下,Co2+不能被二氧化锰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 (1) MnOOH中Mn的化合价为价。
    2. (2) 为提高“酸浸”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写一种)
    3. (3) 向“沉淀池I”中加入MnO2 , MnO2的作用是;“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4. (4) MnSO4转化为MnOOH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在“沉淀池I”中,滴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Al3+完全沉淀,则理论上pH的最小值为(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10-5mol·L-l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 27. (2022·太原模拟) 金属钨具有高熔点、低蒸气压、导热性好等特点,是等离子体材料的最佳候选材料。一种以黑钨矿(也叫钨锰铁矿,主要成分是FeWO4和MnWO4)为原料生产金属钨及含钨产品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水浸”后滤液中的阴离子主要是

    1. (1) “焙烧”前需要将黑钨矿进行粉碎,其目的是;已知“滤渣1”主要是Mn3O4和Fe2O3 , 写出MnW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写出“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滤渣2”主要是(填化学式)。
    4. (4) “操作X”是,产品 1是
    5. (5) 已知钨酸钙(CaWO4)微溶于水,钨酸难溶于水,请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利用盐酸进行“酸解”的原因:
    6. (6) 在实验室利用碘量法测定产品2中WCl6 [(易溶于CS2)的纯度,实验如下:

      ①将足量CS2(易挥发)加入干燥的称量瓶中,盖紧称量为ag;开盖并计时1min,盖紧称量为bg;再开盖加入待测样品并计时1min,盖紧称量为cg,则样品的质量为g(不考虑空气中水蒸气的干扰)。

      ②先将上面称量好的样品中的WCl6转化为可溶的Na2WO4通过离子交换柱发生反应: +Ba(IO3)2=BaWO4+2;交换结束后,向所得含的溶液中加入足量酸化的KI溶液,反应完全后用x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2I-+。滴定终点时平均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mL,则样品中WCl6的质量分数为,(列出计算式,无需化简)

  • 28. (2022·雅安模拟) 氯化亚钴在国防工业、仪器制造、畜牧业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 , 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CoCl2·6H2O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H+、Co2+、 Fe2+、 Mn2+、 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Co(OH)2

    Fe(OH)2

    Mn(OH)2

    Mg(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5.2

    9.2

    9.6

    9.8

    10.9

    1. (1) 钴废料预先进行高温煅烧处理,其目的是
    2. (2) “浸出”时,Co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 (3) 如果取消“氧化”操作,粗品中可能增加的杂质是 (填化学式) ,若“氧化”时加入过量的NaClO3 , 可能产生有害气体,产生该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4) “滤渣1”的成分为
    5. (5) “除杂2”可将Ca2+、Mg2+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若所得滤液中c(Mg2+)=7.0 ×10 -6mol/L,则c(Ca2+)= mol·L-1。[已知Ksp(MgF2)=7.35×10 -11、Ksp(CaF2)= 1.05×10 -10]
    6. (6) 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加入萃取剂的主要目的是, 使用萃取剂时最适宜的pH范围是 ( 填字母序号)。

      A.1.0-1.5 B.3.0-3.5 C.5.0-5.5 D.6.0-6.5

  • 29. (2022·滨州模拟) 2022年3月,我国科研团队准确测定了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样品中40多种元素的含量。研究人员曾在月壤中发现了辉钼矿(主要成分为MoS2 , 含有少量杂质),可用于制备钼酸钠晶体(Na2MoO4·2H2O),生产工艺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焙烧时,采用逆流(空气从炉底进入,辉钼矿经粉碎后从炉顶进入)焙烧的目的是。某些生产工艺在焙烧时加入CaCO3会更环保,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碱性条件下,也可将辉钼矿加入NaClO溶液中制得钼酸钠和硫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3) 为得到高纯度的钼酸钠晶体,常需加入BaCl2固体除去Na2MoO4溶液中的SO。若溶液中c(MoO)=0.40mol·L-1 , c(SO)=0.05mol·L-1 , 假设钼元素无损失,SO的最大去除率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已知:25℃,Ksp(BaMoO4)=4.0×10-8 , Ksp(BaSO4)=1.1×10-10]。
    4. (4) 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常用做碳钢的缓蚀剂。

      ①空气中钼酸盐对碳钢的缓蚀原理是在钢铁表面形成FeMoO4-Fe2O3保护膜。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碳钢管道缓蚀,除加入钼酸盐外还需加入的物质是(填字母)。

      A.适量的N2 B.NaNO2 C.油脂        D.盐酸

      ②常温下,碳钢在不同介质中腐蚀速率的实验结果如图。

      当硫酸的浓度大于90%时,腐蚀速率几乎为零,原因是。若缓蚀剂为钼酸钠一月桂酰肌氨酸(总浓度为300mg·L-1),缓蚀效果最好时,钼酸钠(M=206g·mol-1)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保留2位有效数字)。

  • 30. (2022·临沂模拟) 铜阳极泥(含有Cu2S、Se、Ag2Se、Au等)是粗铜电解精炼的副产品,常用作提取稀散元素和贵金属的重要原料。

    1. (1) Cu2S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从“有机相”可回收的金属是
    2. (2)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测得Cu元素浸出率、Se元素浸出率和浸出渣率[]随加入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加入的质量约为g时,Cu元素恰好完全浸出。

      ②当时,Se元素浸出率和浸出渣率均增加的原因是

    3. (3) 已知“溶浸”时发生的反应如下:

             

                   

      则“沉银”时,溶液中时,可使Ag+沉淀完全[即]。

    4. (4) 研究发现,硫代硫酸盐浸出金的过程是电化学催化腐蚀过程,催化机理如图所示。

      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浸金过程中的催化剂是(填化学式)。

      ②若有标准状况下11.2L参加反应,浸出金的质量为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