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科学2022年寒假每日一练20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7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9. (2022九上·义乌月考) 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 (1) 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 1 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字母序 号,下同);
      ②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 1 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填“相等” 或“不相等”)。

    2. (2) 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 图 2 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 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 3 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测 NaHSO4 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A.其水溶液能导电                       B.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       D.其水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 10. (2022九上·兰溪月考) 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 (2022九上·桐庐月考) 在科学学习和研究中有很多规律可循。应用规律可以让我们获取新知识。
    1. (1) 碱性强弱规律:大量实验证明:金属越活泼,其对应的碱的碱性越强(碱的碱性强弱与碱的溶解性无关)。下列关于碱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KOH>NaOH>Ca(OH)2 B . KOH>Ca(OH)2>NaOH  C . NaOH>Ca(OH)2>KOH
    2. (2) 强酸制备弱酸规律:较强酸能制备较弱酸。已知酸性强弱:HCl>H2SO3>H2CO3>H2S,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K2CO3+2HCl═2KCl+H2O+CO2 B . Na2SO3+2HCl═2NaCl+H2O+SO2 C . Na2CO3+H2S═Na2S+H2O+CO2
  • 12. (2022九上·瑞安期中) 如图所示的家用手摇晾衣架。

    1. (1) 图中A滑轮的作用是;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为120N,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N。
    2. (2) 下图是小明晾晒相同的湿毛巾的情景,其中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平衡的是

  • 13. (2022·慈溪模拟) 如图甲所示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1. (1) 淀粉经过过程①最终消化为葡萄糖,随着过程②的进行,健康人体内(填激素名称)分泌量将增多,从而使血糖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 (2) 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

      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

      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填字母)。

      A . 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 . 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 . 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D . 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 14. (2022九上·舟山期中) 如图所示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 (1) 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选填“A”或“B”);

      A先加热,再通氢气      B先通氢气,再加热

    2. (2) 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性。
    3. (3) 铜在空气中加热很容易氧化变成氧化铜,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实验结束 时要注意的操作是:  
四、解答题
  • 15. (2022九上·杭州期中) 氢气被视为未来理想的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氢能源的广泛使用需解决制氢、储氢等问题。 

    1. (1) 图1、图2分别为全球制氢原料占比和主流制氢方法的经济性对比图。

      ①由图象可知:目前氢气的主要来源是(填“天然气和煤”、“醇类”或“水”)②电解水制氡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中,一定存在碳排放的是

      A.水力发电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发电

    2. (2) 氢气的储存有以下两种方式。

      ①方法一:将氢气直接加压储存在由某种镁铝合金制造的储氢罐中备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镁铝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方法二:先通过Mg,Cu与氢气反应,将氢气转化为MgH2暂时“储存”起来,此为储氢反应(如图3):需要使用氢气时,可通过释氢反应实现:MgH2+2HCl =MgCl2+2H2↑。请写出储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采用氢能源的“未来汽车”正逐渐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氢能源汽车主要有氨内燃汽车和氢燃料电池车两种。从理论上讲,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携带相同质量的燃料,氢内燃汽车要比普通燃油汽车行驶更远的距离,这主要是因为氢气的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