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细点逐一突破真题训练第13章图形的相似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26 类型:一轮复习
一、相似型
二、平行线平分线段成比例
  • 5. (2024·深圳模拟)  如图, 已知  ,  则 CE的长为 ( )

    A . B . C . 6 D .
  • 6. 如图,在中,分别交AC,AB于点交BC于点 , 则DE的长为( )

    A . B . C . 2 D . 3
  • 7. 如图,在中,点DBC边上,连接AD , 点C在线段AD上, , 且交AD于点E , 且交CD于点F ,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8. 【教材呈现】华师版九年级上册63页例1.
    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的三等分点,DE∥BC,DE=5,求BC的长.

     

    【应用拓展】

    1. (1) 如图①,在△ABC中,点D是边AB的中点,点F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F交AC于点E,若DE:EF=3:1,DG∥AC,EC=2,则AC的长为  
    2. (2) 如图②,在△ABC中,点D为边BA延长线上一点,点E为BC上一点,连接DE交AC于点F,若点A为DB的中点,CE:EB=1:2,△DBE的面积为4,则△CFE(阴影部分)面积为
  • 9. (2023九上·资中期中) 阅读与计算,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

    材料: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定理:

    如图1,在中,平分 , 交于点 , 则

    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2,过 , 交的延长线于点

    1. (1) 【思路说明】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部分;
    2. (2) 【直接应用】如图3,中,中点,的平分线, . 若 , 求线段的长;
    3. (3) 【拓展延伸】如图4,中,平分的延长线交外角角平分线于点

      ①找出这四条线段的比例关系,并证明;

      ②若 , 求的长.

三、相似三角形判定
四、相似三角形实际应用
  • 15. 据墨经记载,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小孔成像”实验,阐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小孔 , 物体在幕布上形成倒立的实像的对应点分别是若物体的高为 , 小孔到地面距离 , 则实像的高度为( )

    A . B . C . D .
  • 16. (2023九上·新田月考) 如图,为驾驶员的盲区,驾驶员的眼睛点处与地面 的距离为米,车头近似看成一个矩形,且满足 , 若盲区的长度是米, 则车宽的长度为(     )米.

    A . B . C . D .
  • 17. (2022九上·宝山期中) 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知识后,小丽同学准备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纸板测量校园内一颗古树的高度.已知三角形纸板的斜边长为0.5米,较短的直角边长为0.3米.

    1. (1) 小丽先调整自己的位置至点 , 将直角三角形纸板的三个顶点位置记为(如图①),斜边平行于地面(点在一直线上),且点在边(较长直角边)的延长线上,此时测得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米,小丽与古树的距离为16米,求古树的高度
    2. (2) 为了尝试不同的思路,小丽又向前移动自己的位置至点 , 将直角三角形纸板的三个顶点的新位置记为(如图②),使直角边(较短直角边)平行于地面(点在一直线上),点在斜边的延长线上,且测得此时边距离地面的高度依然是1.5米,那么小丽向前移动了多少米?
  • 18. (2024九上·锦江期末) 小明和几位同学做手的影子游戏时,发现对于同一物体,影子的大小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因此,他们认为:可以借助物体的影子长度计算光源到物体的位置于是,他们做了以下尝试.

    1. (1) 如图 , 垂直于地面放置的正方形框架 , 边长 , 在其上方点处有一灯泡,在灯泡的照射下,正方形框架的横向影子的长度和为那么灯泡离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 (2) 不改变图中灯泡的高度,将两个边长为的正方形框架按图摆放,请计算此时横向影子的长度和为多少?
  • 19. (2022九上·南山期末)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点都在格点上,利用格点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要求仅用无刻度的直尺,不要求写画法,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 (1) 在图(1)中,以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在格点上将放大得到;请画出
    2. (2) 在图(3)中,线段上作点 , 利用格点作图使得
    3. (3) 在图(2)中,利用格点在边上作一个点 , 使得
  • 20. (2024九上·都江堰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恒等变形方法,我们已经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其实配方法还有很多重要的应用.例如我们可以用配方法求代数式的最值及取得最值的条件,如下面的例子:

    例:求多项式的最小值

    解:

    多项式的最小值为−7,此时,

    仿照上面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 (1) 当时,多项式有最值是
    2. (2) 若代数式 , 试比较的大小关系;
    3. (3) 如图,在中, , 高 , 矩形的四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的三边上,设 , 矩形的面积为 . 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 并求出当的值为多少时,的值最大?并判断此时面积的关系.

五、相似三角形的相关证明计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