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10.1 ...

更新时间:2024-01-14 浏览次数:2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下·龙岗月考) 小力同学利用思维导图对NaOH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梳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 B . 俗称:纯碱、火碱 C . 化学性质,可与稀硫酸、CuSO4溶液、CO2反应 D . 用途:用于制取肥皂,可除油污
  • 2. (2023九下·雄县月考)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加入锌粒 D . 收集氢气
  • 3. 有以下说法:①烧碱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②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③石灰水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增加;④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⑤久置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③⑤
  • 4. (2023九下·奉节县月考) 如图是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其水溶液显酸性 B . 其水溶液不能与金属锌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C . 硫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 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中和反应的实质相同
  • 5. (2024九下·期中)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其中说法合理的是( )
    A . A中的细铁丝燃烧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铁 B . B中的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a C . 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可能是因为稀硫酸与表面的铁锈先发生了反应 D . D中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片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的铜
  • 6. 下列物质中,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A . 浓硫酸 B . 氢氧化钠 C . 大理石 D . 浓盐酸
  • 7. (2023九下·荣县月考) 下列溶液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 . 浓硫酸 B . 双氧水 C . 浓盐酸 D . 氢氧化钠溶液
  • 8. (2023九下·高州)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的溶液 B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氧化物含氧元素,则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9. (2023九下·渝北月考) “酸”对于我们来说一定不陌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B . 汽水中含有H2CO3 C . 食醋使无色酚酞变红 D . 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 10. (2023九下·青岛开学考) 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增加;④溶液的质量增加。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
  • 11. (2022九下·北林月考)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 .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B . 氧气具有助燃性,常作火箭推进燃料 C .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 用洗洁精洗净盘子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形成溶液后将油污冲走
  • 12. (2021九下·浦东期中) 实验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A . 白磷始终不燃烧 B . 小气球变瘪 C . U型管内液面左低右高 D .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二、填空题
  • 13. (2020九下·石楼月考) 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俗名。氢氧化钠有强烈的,如果不慎沾到皮肤 上,要用大量水,再涂上溶液。
  • 14. (2021九下·吴中月考) 生锈的铁钉投入稀盐酸中,刚开始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又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2021九下·吴中月考) 氢氧化钠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
    1. (1) 氢氧化钠固体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使表面覆盖一层溶液(这一现象又叫“潮解”);它还能,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
    2. (2) 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2NaOH =X + 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
三、综合题
  • 16. (2023九下·锦江月考) 酸、碱、盐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用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重要内容。

    1. (1) 碳酸氢钠俗称
    2. (2) 通过如图微型实验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向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①写出孔穴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孔穴2和5实验对比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镁条铜片(填“<”“=”“>”)。

    3. (3) 孔穴3的实验现象为。根据此反应原理称取5g含杂质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探究题
  • 17. 某校实验室有一批生锈的铁架台,该校九年级(1)班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铁架台翻新“三步骤”方案:①用砂纸打磨铁架台;②用适量稀酸清洗、水洗、晾干;③防锈处理。请回答:
    1. (1) ①的目的是
    2. (2) ②中所用的稀酸是,其除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写出③的具体做法:
五、计算题
  • 18. (2023九下·雄县月考) 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摩擦剂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g;
    2. (2) 该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