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七中育才学校2023年6月月考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3-10-11 浏览次数:3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strong>
  • 1. (2020·肥西模拟) 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造纸的一般工序。下列工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斩竹漂塘 B . 煮楻足火 C . 汤料入帘 D . 覆帘压纸
  • 2. 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是中国最大的决心和智慧,我们每个人都应在生活中时刻践行“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夏天尽可能将空调温度调到24℃以下 B . 出行时少开私家车,多用自行车或公共交通 C . 在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时尽量选择以旧换新 D . 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用非化石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 3. 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 )
    A . 液封形成密闭体系 B .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C . 提供热量 D . 排尽空气
  • 4. 2023年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镓属于金属元素,m=3 B . 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 C . 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处 D . 镓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 5. 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可能是( )
    A . 生石灰 B . 熟石灰 C . 纯碱 D . 烧碱
  • 6. 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用氦气充气球 B . 干冰做制冷剂 C . 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 . 用焦炭冶炼铁
  • 7. (2023九上·盘龙期末)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 探究甲烷中是否含碳元素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 比较铁、铝金属活动性
  • 8. 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液体中含有蚁酸(显酸性),为了减轻痒痛,可以在被叮咬处涂抹( )

    物质名称

    西红柿汁

    柠檬汁

    牛奶

    肥皂水

    pH范围

    4~5

    2~3

    6~7

    9~10

    A . 西红柿汁 B . 柠檬汁 C . 牛奶 D . 肥皂水
  • 9. 中国科学家以CO2和H2为原料,经催化可转化为有机物,其微观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B .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在反应②中,m(CO):m(H2)=4:9 D . 在甲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24%
  • 10. 下列从学科观点对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变化观:每个人对参与碳、氧循环的作用无足轻重 B .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 .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氧原子总数增加 D .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稳定,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①和⑥
  • 11. 白磷和五氧化二磷都具有毒性,某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改进装置对燃烧条件进行探究。实验时先打开弹簧夹,向左推动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烧瓶中白磷周围产生火星;实验后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残留的白磷。下列正确的是( )

     

    A . 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 过氧化钠与水接触后发生反应,生成氧气 C . 为了吸收白磷,需要将注射器活塞继续向左推 D . 该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其着火点
  • 12.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室制取CO2

    B.探究固体溶于水后的能量变化

    C.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D.验证CO具有还原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实验小组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研究。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并用磁力投拌器不断搅拌。实验装置和测定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溶液是稀NaOH溶液 B . 0—40s溶液中H+数量不断增加 C . 60s时溶液中存在离子有H+、Na+、Cl D . 温度到达M点说明两者反应放热
  • 14. 图I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图II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三种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晶体最多 B . 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 . t2℃时,等质量甲、丙的饱和溶液,丙中所含溶剂质量较少 D . A、B、C三种溶液中,A、C是不饱和溶液,B是饱和溶液
二、填空题</strong>
  • 15.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 (1) 如图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机料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 青花瓷盘 B . 纯棉毛巾 C . 涤纶运动服 D . 青铜古剑
    2. (2) 锂、锰两种金属用途很广。手机电池中存在LiMnO2 , 已知锂元素显+1价,标出锰元素的化合价。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填字母);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热能

    3. (3) “豌豆黄”如图是一道传统小吃,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品名

      豌豆黄

      主要原料

      豌豆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糖类、钠、钙、钾、镁、铁等元素

      ①“豌豆黄”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和三类营养素。

      ②“豌豆黄”中含有钙元素,人体缺钙常会引起。(填字母序号)

      A.贫血症 B.侏儒症 C.甲状腺肿大 D.佝偻病

      ③“豌豆黄”中含有的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是

    4. (4) 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____。(填字母序号)
      A . 工业废水直接排成 B .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 .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D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5. (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3所示实验:

       

      在A实验结束后①、②试管内的物质倒入废弃物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同学们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三、综合应用题</strong>
  • 16. 酸、碱、盐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用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重要内容。

    1. (1) 碳酸氢钠俗称
    2. (2) 通过如图微型实验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向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盐酸。

      ①写出孔穴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孔穴2和5实验对比可知金属的活动性:镁条铜片(填“<”“=”“>”)。

    3. (3) 孔穴3的实验现象为。根据此反应原理称取5g含杂质的氢氧化钙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假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四、实验题</strong>
  • 17. 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

    实验I:根据图1制取气体。

    1. (1) 装置C的名称是
    2. (2) 若用高锰酸钟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一瓶纯度较高的O2 , 则F装置需要
    3. (3) 实验室制取CO2要达到随关随停效果,可选图1中组合成一套发生装置(填字母)。

      实验II: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4. (4) 如图2加湿仓中水的作用是。图2“O2通道”相当于“前题1”装置F的(填“a”或“b”)端导管。
    5. (5) 10gNa2O2固体利和10gCaO2体分别与水作用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若给鱼池持续增氧,请选择合适的药品为

       

五、综合应用题</strong>
  • 18. 锌及其部化物(ZnO,白色,难溶于水,溶于强酸)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锌的广泛应用

    锌被称之为“生命元素”。儿童、青少年如果缺锌严重,将会导致侏儒症和智力发育不良。

    1. (1) 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锌与铜熔合可形成“黄铜”,它属于(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 (3) (二)活性ZnO制取的探究【实验方案】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FeO)制取活性氧化锌,其流程如下图:
      【查阅资料】一些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开始沉淀、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 Fe(OH)3 Zn(OH)2 Fe(OH)2
      开始沉淀pH 1.5 6.2 6.3
      完全沉淀pH 3.2 8.0 9.7
      【问题探究】

      为加快“溶解池”中的反应速度,可采取的措施是

    4. (4) “溶解池”中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填化学式),写出溶解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5. (5) “除铁池”中加入适量H2O2 , 使Fe2+转化为Fe3+;为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 , 而Zn2+不形成Zn(OH)2 , 则应加入氨水控制溶液的pH的范围为
    6. (6) “沉淀池”中的沉淀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得纯净固体M,其组成为:ZnCO3·2Zn(OH)2·2H2O。确认固体M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最好选择下列____,向其中滴入无现象,则已经洗干净。
      A . 紫色石蕊试液 B . 少量稀盐酸 C . 氯化钡溶液或硝酸坝溶液
六、科学探究题</strong>
  • 19.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被称为人体中的“钢筋混凝土”。下列系列实验是对部分含钙物质的探究:
    1. (1)

      实验一:探究单质钙

      【问题】钙的化合物很多,为什么我们很少提起单质钙呢?

      【猜想】钙的化学性质活泼。

      【资料】

      微溶于水,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其水溶液呈碱性。

      ②在一个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可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实验验证】 

      实验结论:写出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 (2) 实验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数。取3g部分变质的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1所示。

      请写出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填实验现象),才停止滴加稀盐酸。
    3. (3) 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单位为mL)。将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作为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来计算,R的质量分数为(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
    4. (4) 如(3)中测出的R的质量分数不够准确,若要较准确测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还应测得的实验数据是
    5. (5) 【拓展】过氧化钙含量的测定

      工业上可以用鸡蛋壳制备过氧化钙CaO2 , 该活动小组设计图3装置,通过测定生成O2的体积,计算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

      已知:①;②杂质不与盐酸反应;③量气管有刻度值,且0刻度在上。

      图3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方法:

    6. (6) 若样品的质量为mg,滴入的稀盐酸体积为V1mL,量气管初始刻度为V2mL,实验结束后量气管最终刻度为V3mL,在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dg/mL,则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