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五四制鲁教版)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复习...

更新时间:2023-10-11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 1.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很广泛。下列用途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的是( )
    A . 铁制炊具 B . 金制项链 C . 铜制导线 D . 铝制易拉罐
  • 2. (2022·常州) 合金是由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合形成的“新型金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金属于纯净物 B . 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C . 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小 D . 废旧合金需回收利用
  • 3.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其中说法合理的是( )
    A . A中的细铁丝燃烧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铁 B . B中的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a C . 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可能是因为稀硫酸与表面的铁锈先发生了反应 D . D中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片的表面析出了一层红色的铜
  • 4. 把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完全反应后甲生成的气体比乙多 B . 乙的金属活动性比甲强 C . 在盐酸盐中甲的化合价一定比乙高 D .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乙小
  • 5. (2022·南通) 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B .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 C . M可能是铝 D . 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6. 化学学习小组对某工业废水进行实验探究,部分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置换出Fe、Ag两种单质 B . 操作a需要漏斗、酒精灯等仪器 C . 实验能探明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 D . 步骤④加盐酸是为了除去Cu粉
  • 7. (2022·包头) 某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 . 转化②可通过Fe3O4与CO发生置换反应实现 C . 氧气和水同时存在是实现转化③的主要条件 D . 通过Fe与Zn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 8. 将足量的Zn粉投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 B . b点处的固体中含Ag和Zn C . 取少量b点处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会有沉淀出现 D . 溶液先不变色,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9. 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
    A . MgCuAg B . ZnZnSO4ZnCl2 C . CuOCuAl D . NaClNaNO3KNO3
  • 10. (2022·泰安)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

    CO2

    通过灼热的Fe2O3粉末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NaCl固体

    MgCl2

    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与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5分)
  • 11. 我国自主设计的大型客机成功试飞,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的合金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2. (2) 建造航母和飞机均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填“原子”“分子”或“离子”),工业制钛中的一步反应为TiF4+2H2SO44HF+2X+TiO2 , X的化学式为
    3. (3) 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填字母)。
      A .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 12.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金属。
    1. (1)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①生活中用铁作炊具,利用了铁的性。

      ②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写一条即可)。 

    3. (3) 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Fe+MCl2= M+FeCl2

      N+FeCl2= Fe+NCl2

      M+H2SO4= MSO4+H2

      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 (4) 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种情况。

  • 13. “化”说金属。
    1. (1) “湿法冶金”早有记载,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就有“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填“强”或“弱”)。
    2. (2) “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铁制品的应用很广泛,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会在其表面刷漆,原理是
    3. (3) 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天工开物》记载“点铅勾锡”是炼锡的关键一步,即加铅能使锡较易熔化流出,原因是
    5. (5) 《太清丹经要诀》中记载了制取“彩色金”的方法:将雄黄(As4S4)和锡粉(Sn)混合,“密固,入风炉吹之,令埚同火色。寒之,开,其色似金”。

      ①“彩色金”中(填“含”或“不含”)金元素(Au)。 

      ②制取“彩色金”发生如下反应:As4S4+2Sn 4As+2X,X的化学式为

      ③“密固”是指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其原因可能是

  • 14. 物尽其用——金属之“铝”。

    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生产生活中铁、铝及其合金制品随处可见。

    1. (1) 铝制易拉罐(如图1)

      某品牌碳酸饮料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的,内壁附着一层有机薄膜。该铝合金中铝的含量约为97%,还含有镁、锰、铁、铟(In)等。

      ①将易拉罐剪成条状,打磨后与纯铝片相互刻划,发现纯铝片表面有划痕,说明

      ②请你推测组成有机薄膜的物质具有的性质:

      ③“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制易拉罐”是当前的一个社会性科学议题。有同学认为应该停止使用铝制易拉罐,理由是

      (写一条即可);也有同学支持继续使用铝制易拉罐,请你结合铝的性质阐述理由:

      ④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可与废弃易拉罐作为同一类投放的是

      (填字母)。 

      A.废旧电池 B.废弃口罩

      C.厨余垃圾 D.废旧铁锅

    2. (2) 储氢材料

      储氢材料的研发是氢能源技术的关键之一。金属铝可用作储氢材料,储氢后生成氢化铝(AlH3),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释氢原理为氢化铝与水反应释放氢气,同时生成氢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制备铝

      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铝合金中的铟(In)

      如图2为铝、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某同学推测金属铟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理由是。实验证明,铟可以与稀盐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 某化学实验小组将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段压强不变的原因是;反应在点停止(填字母)。
    2. (2) CD段容器内压强变小的原因:
  • 16.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绿色粉末状固体,B、J、G为黑色固体,H为铁锈的主要成分,D、I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B的化学式:
    2. (2) 写出反应③和④的化学方程式:③;④
三、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3分)
  • 17. 春晚节目《只此青绿》取材于宋朝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画中主要用了石绿、石青两种矿物质颜料。
    1. (1) Ⅰ.石绿,又称孔雀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u2(OH)2CO3。我国古代曾用孔雀石炼铜,涉及两步反应。
      请写出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

    2. (2) Ⅱ.石青,又称蓝铜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Cu(OH)2·yCuCO3。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对其组成进行探究(假设矿石中其他杂质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1:取6.00 g干燥样品放入图1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0.27 g,装置D增重1.32 g。

      装置A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A,D。(填序号)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氯化钙 

      ④无水硫酸铜

    3. (3) 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4. (4) 实验开始前先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b,关闭弹簧夹a,点燃酒精灯加热。样品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后继续通空气的目的是
    5. (5) 经计算得出xy=,如果样品未干燥,可能导致xy的值(填“偏大”或“偏小”)。
    6. (6) 方案2:向一定质量的干燥样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通过测定产生CO2气体体积和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装置如图2所示。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试分析量气装置中液体的选择原则:;量气装置读数时应(填序号),最后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①先使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再恢复至室温

      ②先恢复至室温,再使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

    7. (7) 橡胶管a连接分液漏斗和锥形瓶,试推测橡胶管a的作用:
    8. (8) 反应后读数时,若量气装置右侧液面高于左侧(其他操作均正确),可能会导致测定的气体体积(填“偏大”或“偏小”)。
四、计算题(共12分)
  • 18. (2022·大连) 将一包锌粒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锌和氧化锌的混合物14.6g,向其中加入146.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氢气0.2g。
    1.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混合物中锌的质量。
    2. (2)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