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07 浏览次数:48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2024·长安模拟)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赋予所描写的事物以人格,含蓄地抒发了个人的品格和志向。下列诗句表达方式与本句不同的是( )
    A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B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2. (2024·沙市区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句中被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B .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都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 C . “思援/弓缴而射之”,朗读停顿正确。 D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与“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诗用的修辞手法不同。
  • 3. (2024·汉阳模拟)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
    A . wèi B . pì静 C . kǒng D . nuó移
  • 4. (2023六下·长安)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骗(hǒng) 袭(qīn) 样(mó) 果实累(léi) B . (xuē) 外(fèn) 境(chǔ) 蛮(hèng)无理 C . (jìng) 养(xù) 静(pì) 明晃(huǎng)
  • 5. (2023·尉氏) 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祝贺 栖息 除(tì) B . 阻拦 泡沫 领(yù) C . 耽搁 严峻 花(pú) D . 惧全 恐怖 躲(cáng)
  • 6. (2024·梅江模拟) 与“翻箱倒柜”结构类似的词语是( )
    A . 万象更新 B . 悬灯结彩 C . 焉知非福 D . 司空见惯
  • 7. (2024·京山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奄奄一息 焉知非福 过犹不急 热泪盈眶 B . 赴汤蹈火 悬崖峭壁 自愧弗如 追根求原 C . 身临其境 随心所欲 头晕目眩 衣衫 D . 拨得头筹 精兵简政 张灯结彩 垂头丧气
  • 8. (2023·宛城)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李涛的幽默表演逗得我哄堂大笑起来。 B . 他是校篮球队主力,技术很好,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球。 C . 语文课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D . 课堂上我听得入了迷,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 我却仍在发呆。
  • 9. (2023·辉县市) 下列词语中,不全是形容时间流逝的一组是( )
    A . 稍纵即逝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B . 时光飞逝 昙花一现 斗转星移 C . 寒来暑往 岁月如流 白驹过隙 D . 春去秋来 雷厉风行 暮去朝来
  • 10. (2024·龙岗模拟)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考古学家的发现,使埋在土里的千年宝物能够重见天日 B . 听了爸爸讲的笑话,我不约而同地大声笑了起来。 C . 我和迈克来自五湖四海 , 为了学习科学知识才坐在了一起。 D . 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真是死得其所
  • 11. (2024·樊城模拟) 选出下列读音全部正确的选项( )
    A . (zhì)热 (fēn)外 侵(xí) B . (huáng) 汤(chí) (jiàn)断 C . (xuē) 丑(è) 徘(huí) D . (wù) 见微知(zhuó) 搅(hé)
  • 12. (2024·黄冈模拟)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严峻   僻静   技高一筹   见微知著 B . 彻底   明媚   司空见贯   全神惯注 C . 宏愿   领域   五湖四海   慷慨激昂 D . 恐怖   无聊   万不得已   郑重其事
  • 13. (2024·曾都模拟)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在革命事业的道路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烈的篇章。用一个词语歌颂他们的英雄事迹,不恰当的是( )
    A . 坚贞不屈 B . 舍生忘死 C . 视死如归 D . 五湖四海
  • 14. (2023·海沧) 以下诗句中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品格志向的一项是( ) 
    A .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B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 .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 15. 下面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 .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C .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D . 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二、积累运用。
  • 16. 按要求完成句子。
    1. (1) 语文是诗,诗里有“昔我往矣,”的不舍;语文是画,画里有“,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风光;语文是歌,歌里有“,任尔东西南北风。”
    2. (2)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
    3. (3) 《好的故事》的作者是。该篇文章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启示人们毁掉“昏沉的夜”,实现充满“好的故事”的强烈愿望,表现了作者
    4. (4) 在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中,诗人把什么事物赋予了人的品格和志向?( )
      A . 竹子 B . 梅花 C . 石灰 D . 荷花
    5. (5) 《红楼梦》的作者是,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强盛到衰败的过程,这本书是以的爱情为线索展开叙述的。
  • 17. 古诗文积累。
    1. (1) 今夜月明人尽望,。(王建《十五夜望月》)
    2. (2) 李贺一心报国,志向远大:“,快走踏清秋”;于谦品格高尚,坚贞不屈:“粉骨碎身浑不怕,”;文天祥爱国情深:“,留取丹心照汗青”;司马迁坚韧不拔,追寻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他们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榜样。
    3.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4. (4) 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可以用《竹石》中的“”这两句诗表现他们的品质。
    5. (5)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卜算子”是,“之”的意思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阅读理解。(20分)
  • 18. 阅读下面的演讲稿,完成习题。

    亲爱的同学们:

    ①大家好,我是六年级的于文。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去寻觅中华文化之美吧!

    ③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此月是孟浩然客居他乡的孤寂、愁闷;“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泊船瓜洲》),此月是王安石遥望家乡的无奈和伤感;“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那月是王建思念亲人的绵绵情思;“____,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此月是李白告别故乡的洒脱和豪情……

    ④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长征·七律》),那水是毛主席的革命乐观精神;“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静优美的景象;“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浪淘沙(其一)》),那水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品格……

    ⑤那一群人,是中华文化。你看,是周恩来总理的“鞠躬尽瘁,____”的精神;是于谦的“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节操;是老子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的智慧……

    ⑥还有那一花一草,一树一石,皆是中国文化!谢谢大家!

    1. (1) 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诗句。
    2. (2) 下列诗句和演讲稿上画曲线句子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画面不相符的诗句是( )
      A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D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 (3) 读了于文的演讲稿,你一定知道了演讲稿要表达的观点是( )
      A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 . 古诗中的文化精神值得学习。 C . 于文的演讲很精彩。 D . 月、水和人都是中华传统文化。
    4. (4) 阅读演讲稿后,如果让你围绕“中华文化”来选择习作材料,下面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 在歌曲《生僻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B . 学习《月光曲》中感受贝多芬的善良。 C . 古诗积累中,发现诗中“柳”字意象。 D . 戏曲社团中了解脸谱色彩的秘密。
  • 19.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风雨,岁月峥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在中国这片广mào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

    1. (1) 下面词语中,与“浴血奋战”的“血”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 . 血雨腥风 B . 一针见血 C . 呕心沥血 D . 热血沸腾
    2. (2) 把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选出来。

      ①带
      A.大纲;要点
      B.带;引
      C.领取
      D.接受

      A.强壮 
      B.壮族 
      C.加强;使壮大 
      D.雄壮;大

    3. (3) 如果把“争取”换个词,意思保持不变,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 夺取 B . 窃取 C . 获取 D . 采取
    4. (4) “阔”字的第五笔是
    5. (5) 小明不认识文中的“砥砺”二字,他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先查“砥”字,找到部首,再查画,接着就可以查到这个词的读音。
    6. (6) 材料中有“广mào”一词,其中“mào”字查《现代汉语词典》后,根据意思,应选择的一项是( )
      A . 冒:向外透;往上升 B . 贸:交易;贸易 C . 袤:长度,也指南北的长度 D . 貌:相貌
四、作文(30分)
  • 20. 成长,总是让我们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未来的日子,将会是怎样的呢,未来的自己,又在做什么呢?请以《我长大以后》为题目,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想象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