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专项复习:光的...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12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成都期中)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把一个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所成像的位置;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a的像重合;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为h1 , 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h2 , 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刻度尺零刻度线与灯泡a的像重合,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为h3。则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h1<h2 B . h1>h2 C . h3表示灯泡a的像的深度 D . h3表示灯泡a的深度
  • 2. (2023八上·庐江期中) 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  )
    A . 一叶障目说明了光沿直线传播 B . 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C . 湖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 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 3. (2021八上·佛山期中)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光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 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C . 入射角变大时,折射角可能变小 D .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4. (2020八上·乌兰察布期末) 小明和爸爸周末去游泳馆游泳时,池边的小明发现站在游泳池里的爸爸腿变短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爸爸腿变短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 5. (2016八上·灌阳期中)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 . 看到的鱼的前方 B . 看到的鱼的方向 C . 看到的鱼的上方 D . 看到的鱼的下方
  • 6. (2023八上·龙泉驿期中)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于2023年7月28日晚在四川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如图是东安湖体育馆的美丽景色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远处湖面上主场馆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 小张看到火炬塔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射向水面,经过反射再进入小张的眼睛 C . 火炬塔发出的“万丈光芒”与海市蜃楼的原理相同 D . 微风吹过,水面波光粼粼,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了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二、填空题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14. (2023八上·南明期中) 小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入射角α

    30°

    45°

    60°

    反射角γ

    30°

    45°

    60°

    折射角β

    22°

    32°

    41°

    1. (1)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传播方向(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改变。 
    2.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反射角入射角,折射角(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3. (3) 小明同学在实验时,当他沿AO方向射入一束光,F光屏上没有反射光和折射光,可能原因是
  • 15. (2022八上·项城期末) 小明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水里的激光笔发出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在放置在空气中的光屏上形成了光斑。

    1. (1) 实验过程中,保持入射点不变,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则折射角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小”),光斑逐渐向(选填“上”或“下”)移动。
    2. (2) 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时,折射光线消失,此时的折射角等于
    3. (3) 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折射光线消失的情况。
  • 16. (2020八上·建邺期末) 小明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

    1. (1) 实验时,光贴着光屏从空气射入水中,小明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 (2) 小明将光屏F恢复原状,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杯底的亮斑B向(选填“左”、“右”或“上”)移动。
    3. (3) 小明继续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沿着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射出,这说明
    4. (4) 让一束激光从某玻璃斜射向空气(如图乙)。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消失,只存在入射光与反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如图丙所示。此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根据以上内容可判断:

      ①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②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制成,一束光垂直于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丁所示。则关于这束光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描述,下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7. (2018八上·海淀期末) 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 (1) 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明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 (2) 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一条即可)

    3. (3) 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 18. (2021八上·茂名期中)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 (1) 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入射角,另一部分光反射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光线。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2. (2) 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3. (3) 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经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②

五、简答题
  • 19.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空气中的入射角i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β

    17°

    24°

    30°

  • 20. (2020八上·上思月考) 篝火晚会上小强发现,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看到他们在晃动,他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他将眼睛闭上一会儿,再认真去看,还是感觉到他们在晃动,小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他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六、综合题
  • 21. (2021八上·路北期中) 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中,小明将做记号的直尺竖着插入容器的水中,在容器边观察(眼睛位置如图所示),记号实际在A点处,但小明却看见记号在B点处。

    1. (1) 小明所看到的是记号A的(选填“实”或“虚”)像,但A的真实位置(选填“改变了”或“没改变”)。
    2. (2) 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A的光路图;
    3. (3) 通过该实验能解释下列现象的是

      ①看起来齐腰深的水,贸然下去会造成溺水事故

      ②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形成圆形光斑

      ③平静的湖面能看到蓝天白云

      ④渔民叉鱼,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 22. (2021八上·谢家集期中) 为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小东同学将一细光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既发生了折射现象,又发生了反射现象,如图所示OB是反射光线。

    1. (1) 请你在图中画出法线和入射光线,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2. (2) 实验中可观察到: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填“增大”或“减小”);
    3. (3) 通过实验还可以验证,光折射时,光路是(填“不可逆的”或“可逆的”)。
  • 23. (2023八上·遵义期中) 学生溺水死亡在学生突发危险事件中占很大比例,学校和家长在防湖水方面已经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最近,喜欢冬泳的小明发现一些奇妙的现象:看起来水没那么深,跳下去后竟然没过了头顶;站在河边,看着流动的河水,突然间感觉原本静止的自己不断地在向上游运动。

    请用对应的物理知识解释相关问题:

    1. (1) 河水实际很深看起来会“变浅”属于什么现象;
    2. (2) 站在河边,为什么感觉原本静止的自己不断地在向上游运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