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4章 代谢与平衡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第5节 体内物质...

更新时间:2023-11-20 浏览次数: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丽水期末) 体内水分平衡(如图)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水分流失途径的是(    )

    A . 饮水、呼吸 B . 排尿、流汗 C . 进食、流汗 D . 饮水、进食
  • 2. (2022九上·富阳期末) 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人体器官中,都具有排泄功能的一组是(   )

    ①心脏   ②肺   ③肝脏 ④肾脏 ⑤皮肤   ⑥胃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②⑤⑥ D . ③④⑥
  • 3. (2021九上·杭州期中) 人一般冬天尿较多,这是因为(   )
    A . 汗液分泌少 B . 体内水分需要量小 C . 体内废物多 D . 饮水量较大
  • 4. (2020九上·温州期末) 目前发现的第一位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症状的是张某,他出现症状的时间为 2019 年 12 月1 日。医院对他进行了住院隔离治疗,医生对他进行了血液、尿液的筛查,他于住院当日被诊断患有呼吸衰竭、糖尿病,肺部有炎症。则他的血液、尿液的情况应该为(   )
    A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B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 C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D . 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偏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氨基酸
  • 5. (2021九上·金东期末) 回首初中生活,同学们都长高长壮了,从新陈代谢的角度看,是由于(   )
    A . 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B . 只进行同化作用 C . 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 D . 只进行异化作用
  • 6. (2023九上·拱墅期末) 如图所示为小乐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其中①和③表示血管,②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若②为肾脏,则③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B . 若②为骨骼肌,则③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C . 若②为肺,则③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 . 若②为小肠,则餐后1小时③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 7. (2023九上·嘉兴期末) 大部分代谢废物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的。如图是小嘉整理的尿液形成过程的示意图,①-④处的液体中不含有血糖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22九上·浙江月考) 一个健康成年人的血液中的葡萄糖 (a) 、水(b)和无机盐(c)含量如图乙,该人大量饮水 后,排出的尿液中的成分最接近于哪一个图 ( )

    A . B . C . D .
  • 9. (2021九上·舟山期末) 如图为人体内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的结构(或生理作用)分别是(   )

    A . 动脉、滤过、重吸收 B . 静脉、滤过、重吸收 C . 静脉、重吸收、滤过 D . 动脉、重吸收、滤过
  • 10. (2021九上·杭州期中) 图示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b为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表示二氧化碳变化的是曲线② B . 若b为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网,曲线②可表示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变化 C . 若b是脑部的毛细血管,表示氧气变化的是曲线② D . 若b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曲线①可表示营养物质的变化
  • 11. (2020九上·越城期末) 在利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闭的发酵罐中检测到三种化学物质的相对含量随密封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氧气、二氧化碳、酒精对应的曲线分别为(    )

    A . P、R、Q B . P、Q、R C . Q、P、R D . Q、R、P
  • 12. (2021九上·嘉兴期末) 科学上有许多概念和结构名称,需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选项

    a

    b

    c

    d

    A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单位

    B

    葡萄糖

    氨基酸

    糖类

    有机物

    C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

    血液

    D

    呼吸作用

    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

    新陈代谢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20九上·西湖期末)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⑥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起重吸收作用 B . ④中的液体是原尿  C . ⑤中尿素浓度最低 D . ⑥中的液体是血浆
  • 14. (2020九上·临海期末) 下表是甲、乙、丙、丁四位男生体检时的血常规和尿检的结果统计(白细胞正常范围参考值是4.0×109~10×109个/升,血红蛋白正常范围参考值是120~160克/升,“﹣” 表示没有,“+”表示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型

    尿液

    血细胞

    蛋白质

    4.8×109

    145

    A

    5.5×109

    85

    B

    21×109

    155

    AB

    ++

    ++++

    7.6×109

    135

    O

    A . 乙可能贫血,丙可能有炎症 B . 若乙需要输血,能给乙输血的是丁 C . 丙的尿液中有血细胞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 D . 丙的尿液中有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了障碍
  • 15. (2021九上·绍兴期末)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若M表示心脏,那么甲代表肺动脉,乙代表肺静脉 B . 若M表示小肠,那么乙血管中氧气含量高于甲血管 C . 若M表示肾脏,那么乙血管中尿素含量低于甲血管 D . 若M表示肺,那么甲血管内流动脉血,乙血管内流静脉血
  • 16. (2020九上·西湖期末) 水盐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面,对维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排尿是人体内水分流失的途径之一,而排粪不是 B . 获得水分的途径有饮水、进食和呼吸 C . 若摄入的盐较多,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D . 若摄入的糖分较多,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二、填空题
  • 17. (2023九上·温州期末) 金鱼的血管也有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图甲是小明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的实验示意图。

    1. (1) 实验时在金鱼身上盖一团湿棉花可保持金鱼活性,使(填器官名称)正常跳动,从而维持血液循环。
    2. (2) 显微镜视野中血管1、2、3的血流方向如图乙所示,小明用v1、v2和v3表示三条血管中红细胞的流速大小。他推测出血管1是动脉,其推测的理由是。(写出一点即可)
    3. (3) 经历多次实验后的金鱼体重明显减小,从新陈代谢的角度分析,是因为这段时间金鱼的同化作用异化作用。(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8. (2023九上·杭州期末) 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实现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其中水盐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持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是人体内水分平衡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示人体内水流失的途径,除了排尿外请写出其中一种途径:
    2. (2) 关于正常人体内水分的自身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 . 若人体内水分过剩时,肾脏会产生很多的尿,将多余水分排出 B . 若人摄入的盐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盐含量较高的尿液 C . 若人摄入的糖分较多,又不多喝水,肾脏会产生糖含量较高的尿液
  • 19. (2023九上·永康期末) 如图所示的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数字1、2、3、4表示物质,字母A、B、C、D、E表示人体器官(结构),序号①②③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 (1) 若2是蛋白质,则在B中最终转变成 ,生理过程③被称为
    2. (2)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存在[C]中的细胞能透过管壁到达组织细胞的是 。(选填“红细胞”或“白细胞”)
    3. (3) 若[D]表示的是一个健康人的肾脏,则物质[4]中的形成需要经过 两个过程。
  • 20. (2022九上·金华月考)   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展示了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三位航天员为了对抗失重对身体造成的影响,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常见的器械有弹力带和太空自行车,他们运动过后也会感觉到肌肉酸胀,是因为肌肉细胞内发生了(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该过程属于(填“同化作用”或 “异化作用”)。

  • 21. (2021九上·拱墅期末) 某糖尿病患者,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尿液中检出大量酒精。分析并回答问题:   
    1. (1) 该患者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中葡萄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最大转运量时,多余的葡萄糖无法被,会随尿液排出。
    2. (2) 研究人员检测出该患者尿液中有正常人没有的假丝酵母菌,而假丝酵母菌可利用尿液中的葡萄糖作为原料进行发酵产生酒精,写出此过程的文字表达式。研究人员进一步实验发现,发酵的场所是膀胱。根据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膀胱成为发酵场所的原因是
  • 22. (2020九上·杭州期末) 如图所示,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体的囊腔中,提取囊内液进行微量化学分析的一种方法。

    1. (1) 正常情况下,微细玻璃管提取的囊内液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经过作用,这两种成分无法透过。
    2. (2) 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②中流动的血液颜色是色的(选填“鲜红”或“暗红”)。
    3. (3) ③的液体中,含有下列哪些成分?      
      A . B . 无机盐 C . 尿素 D . 葡萄糖
    4. (4) 与①中液体相比,等量的④中液体里尿素的含量(选填“增加”“减少”或“相等”)。
  • 23. (2020九上·嘉兴期末)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如图所示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血液流经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原尿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A . 血细胞 B . 无机盐 C . 水分 D . 大分子蛋白质
    2. (2) 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经肾小管的作用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
三、实验探究题
  • 24. (2023九上·南浔期末) 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原尿和尿液样本的化验数据,请回答有关问题:

    (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红细胞

    白细胞

    样本A

    -

    -

    1.6

    2.0

    -

    -

    样本B

    0.1

    -

    0.72

    0.03

    -

    -

    样本C

    -

    ++

    1.6

    1.5

    ++

    ++

    1. (1) 原尿样本是样本(选填“A”、“B”或“C”)。
    2. (2) 样本C的提供者可能损伤了肾脏的(填结构名称),理由是
  • 25. (2020九上·西湖月考) 在淀粉一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下图所示:将该实验装置放入37℃恒问箱中,保温处理24h后,用碘液冲洗淀粉一琼脂块,其结果记录于下表。

    已知:面包霉常取自霉变的面包,当室温低于23℃时不易繁殖,当温度高于32℃时极易繁殖。请你仔细分析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 霉菌的营养方式是:
    2. (2) 圆点D的颜色变化与圆点C一致,你的解释是
    3. (3) 圆点E应该呈现色,理由是
    4. (4) 上述实验装置需要放入37℃恒温箱中进行保温处理,请你提出两个理由加以解释:

      ;②

  • 26. (2020九上·滨江月考) 肥胖容易诱发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合理膳食和体育运动能有效预防肥胖。如图一表示人体内淀粉的利用情况,图二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a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在小肠中参与此过程的消化液有。某人血液中的葡萄糖经c、d、e过程后,浓度仍然过高,尿液中出现葡萄糖,从尿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原因是作用有问题。
    2. (2) 近年来,我市推行“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活动。同学们在校期间都能够在操场上进行各项体育锻炼。

      ①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当心房和心室均舒张时,图二中的D处于(填“打开”或“关闭”) 状态。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填字母)。

      ②运动时,下肢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先后通过图二中的血管后(填字母),到达肺部毛细血管。请在图三中画出血液流经各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W点是起始点)。

  • 27. (2022九上·金华月考)          
    1. (1) 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经过(填序号及名称) 被重吸收送回到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2. (2) 表格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四种液体成分, 其中表示图丙中的 M 成分是

      项目成分

      红细胞

      大分子蛋白

      无机盐

      葡萄糖

      尿素

      A

      B

      ×

      C

      ×

      ×

      D

      ×

      ×

      ×

四、解答题
  • 28. (2022九上·定海期末) 酒精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肠处被吸收,经血液循环,少部分由皮肤、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排出体外,大部分在体内被分解,肝脏是分解酒精的重要器官。图甲为肝脏解酒流程;图乙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丙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

    1. (1) 图甲,肝脏解酒属于生物代谢活动中的   作用(选填“同化”或“异化”);
    2. (2) 图乙,与血管A相比,血管B中酒精含量明显减少,据此可以推测血液中的酒精参与了肾单位中的(填生理过程);
    3. (3) 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的是呼出气体中酒精的含量,请写出酒精被消化道吸收后呼出的途径:消化道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口腔呼出。
  • 29. (2022九上·柯桥期末) 正常人体内在产生代谢废物的同时能够及时排出,维持内环境平衡。
    1. (1) 人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推出,会影响内环境的平衡,这是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一一 病变造成;如图是可以替代该器官的透析仪器工作原理图,请结合图示简述其治疗的原理:

    2. (2) 小柯思考后对透析液产生疑问,查阅资料后发现透析液主要是含有各种无机盐以及葡萄糖的溶液,其作用是可以通过渗透、吸附等方式调节体液的平衡。一定浓度的渗透液很好的替代了肾单位中的重吸收功能。 由此联想到科学里面也有利用浓度差异控制物质扩散方向的例子:。 (请举一例)
    3. (3) 小柯查阅资料同时发现,预防该器官病变,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是( )
      A . 过量服药 B . 积极体育锻炼 C . 长期大量喝高糖高盐饮料
  • 30. (2022九上·越城期末) 如图为人体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D表示物质,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物质B是;小肠中,参与完成生理过程①的消化液有
    2. (2) 甲细胞能运输B物质,若血液中该细胞的数量过少,会患 ,经常出现头晕症状;
    3. (3) C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自C进入血液到被运至下肢骨骼肌利用的整个过程中,需流经心脏次;
    4. (4) D中含有的尿素是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
    5. (5) 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C,则可能是图中生理过程 (填序号)出现了障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