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

更新时间:2023-10-24 浏览次数: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0. 作为“中国名柚之乡”,2022年新都柚产量达到了1500吨以上,如表是一段时间在集贸市场卖出的柚子重量x(kg)与售价y(元)之间的关系表:                                                                                                            

    重量

    1

    2

    3

    售价y/元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售价y(元)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式为 (不考虑x的取值范围).

  • 11. 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除颜色外均相同的14个黑球,5个白球和若干个红球,每次摇匀后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袋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白球的频率稳定在0.2,则袋中红球的个数为 个.
  • 12. 如图,中, , 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 , 交于点D,连接 , 则度.

     

  • 13. 学习完平方差公式之后,数学兴趣小组在活动中发现:

         

         

         

         

         

    请你利用发现的规律计算: 

三、解答题
  • 14.   
    1. (1) 计算:
    2. (2) 已知 , 求的值.
  • 15. 如图,ABC的顶点A、B、C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利用网格线按下列要求画图.

    ⑴画A1B1C1 , 使它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

    ⑵求ABC的面积;

    ⑶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P到点A、B的距离之和最短(不需计算,在图上直接标记出点P的位置).

  • 16. 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成都举行,新都区某中学开展“爱成都,迎大运”系列宣传活动,其中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对“A足球,B篮球,C乒乓球,D羽毛球”四种球类运动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个运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绘制出如所示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1) 这次活动共调查了    ▲        人,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 (2) 求扇形统计图中D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
    3. (3) 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1200名学生中喜欢蓝球的共有多少人?
  • 17. 学习完平行线的知识后,甲,乙,丙三位同学利用两个三角形进行探究活动,分别得到以下图形.已知中, . 请根据他们的叙述条件完成题目.

    1. (1) 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①甲同学:如图1,的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点E和点C互相重合,斜边相交于点P,那么∠APF=    ▲        度;

      ②乙同学:如图2,直角顶点C,D互相重合于点P,斜边与斜边互相平行,求的度数,并写出解答过程;

    2. (2) 若为等腰三角形,已知

      丙同学:如图3,若直角顶点D恰好与底边的中点重合,的斜边经过的顶点C,若 , 设 , 请用含x的式子表示的度数,并写出解答过程.

  • 18. 如图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先将边沿过点B的直线l对折得到 , 连接 , 然后以为边在左侧作 , 其中交于点F,连接

     

    1. (1) 求证:
    2. (2) 如图2,当点D在的斜边上时,请直接写出用表示的关系式;
    3. (3) 如图3,当点D在的内部时,若点F为的中点,且的面积为10,求的面积.
四、填空题
五、解答题
  • 24. 我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一首关于数形结合的词:“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这首小词形象、生动、深刻地指明了“数形结合”的价值,也揭示了“数形结合”的本质,而数形结合的方法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常用到的思想方法.如图,我们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它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

     

    1. (1) 图中所表示的数学等式为 
    2. (2) 利用(1)中得到结论,解决问题:

      ①已知 , 求的值;

      ②已知 , 求的值.

  • 25. 甲和乙两人同时开车从A地出发,沿一条笔直的公路匀速前往相距450千米的B地,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1小时后,甲发现有物品落在A地,于是立即按原速度返回A地取物品,返回途中与乙相遇,在第2小时时取到物品后立即提速20%继续前往B地(所有掉头时间和取物品的时间忽略不计),在第5小时时再次遇到乙,并超过乙.已知甲和乙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 (1) 乙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
    2. (2) 甲提速后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 (3) 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B地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 26. 在中, , D,E分别为平面内两点,连接 , 使

    1. (1) 如图1,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 (2) 如图2,若延长相交于H,且的中点N,的角平分线交于F,过点A作于M,已知 . 设 , 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