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1.2 物质...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2023·永嘉模拟)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实验窒里常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 , 水溶液呈碱性)与氯化铵(NH4Cl,水溶液呈酸性)溶液反应制取氮气.
    1. (1) 实验室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NaCl+2X+N2↑,则X为
    2. (2) 该反应生成物都是呈中性,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8,则反应物过量的是
  • 17. (2022九上·定海期中) 丽水纳爱斯集团是全球洗涤用品行业前五强企业。其产品之一雕牌超能皂(如图)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油脂、氢氧化钠和水等。
    1. (1) 生产肥皂的主要反应原理: , 则X的化学式为
    2. (2) 该皂液中所含的氢氧化钠常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产生沉淀,请写出相关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 (3) 如果想要检测该皂液的酸碱性强弱,可以使用pH试纸,请你写出合理的操作过程:
  • 18. (2022九上·海曙期中) 《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涉及到许多科学知识。
    1. (1) 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某无色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名牌”立即变红色,若无色溶液为酚酞溶液,则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A . 白酒 B . 柠檬酸 C . 食盐溶液 D . 纯碱溶液
    2. (2) 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的澄清透明。无色的“神秘水”的主要成分是草酸,化学式为H2C2O4 , 其中C的化合价为
  • 19. (2022九上·舟山月考) 洗衣机槽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Na2CO4+H2O=Na2 CO3+H2O2)。现取少许过碳酸钠晶体,加入水形成溶液。
    1. (1) 取少量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该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了检验该气体,可用  
    2. (2) 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得到的溶液呈(选填“酸性”或“中性”或“碱性”)。
  • 20. (2022九上·长兴月考) 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值如下表:

    液体

    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5.6

    7

    11.8

    2

    1. (1) 上述液体中,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2. (2) 用pH试纸测定厨房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 (3) 厕所清洁剂与厨房清洁剂(选填“能”或“不能”)混合使用。
    1. (1) 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图中箭头方向表示pH逐渐增大,表示石灰水的是点 (填字母)。

    2. (2) 在测定碳酸饮料的pH时,若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则测出的pH值(“偏大"偏小”不变“)
  • 22. (2022·湖州) 洗衣机槽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过碳酸钠是一种白色晶体,溶于水时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Na2CO4+H2O=Na2CO3+H2O2)。现取少许过碳酸钠晶体,加入水形成溶液。
    1. (1) 取少量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该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为了检验该气体,可用
    2. (2) 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得到的溶液呈(选填“酸性”或“中性”或“碱性”)。
    3. (3) 生成的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3. (2022·鹿城模拟) “奥运五环”(如图)象征五大洲的团结。2022 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个巨大奥运五环“破冰而出”的精彩表演。

    1. (1) 表演中,要使总重为3×104牛的奥运五环缓缓升起,需要对它施加向上的拉力至少为牛。
    2. (2) 奥运五环在40秒的时间内要匀速提升12米,其上升的速度应为米/秒。
    3. (3) 小明自制奥运五.环时用化学变化显示颜色,他将酚酞试液滴入装有氨水(pH=10) 的环中,呈现的颜色是
  • 24. (2021九上·舟山月考) 构建知识网络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小明在学了物质转化的规律后,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

    1. (1) 若图中金属是Ca,则图中相应的碱的化学式为
    2. (2) 若图中金属氧化物是 CuO,可以利用 CO 具有性,使它反应发生②号转化。
  • 25. (2021九上·义乌期中)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 (1) 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
三、实验探究题
  • 26. (2023·义乌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将CO2通入NaOH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为了证明二者发生反应,验证反应

    产物,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指示剂·

    紫甘蓝汁

    酚酞

    紫色

    蓝色

    深绿

    黄绿

    黄色

    无色

    浅红色

    深红色·

    pH

    4-8

    8-9

    9-11

    11-124

    >12

    <8

    8-10

    >10

    【查阅资料】①已知两种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如上表: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pH=10.5,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pH-=8.3, ③碳酸氢钙Ca(HCO32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瓶塞,旋开活塞,慢慢滴下稀硫酸,向上述滴入紫甘蓝汁、pH=13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下图:

    【交流讨论】

    1. (1) 实验中,溶液颜色由黄色最终变为,从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2. (2) 实验中,选紫甘蓝汁指示反应的进行过程而不选酚酞的原因是
    3. (3) 通过分析,CD段P点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2CO3和 NaHCO3 , 他们取适量P点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后续操作步骤及现象)从而肯定上述结论。
  • 27. (2023·温州模拟) 将NaOH溶液与稀H2SO4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确定其是否反应,小明设计了口,实验探究方案:
    1. (1) 方案一:在装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用滴管逐滴滴加稀H2SO4并不断振荡。判断两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2. (2) 方案二:向装有一定量稀H2SO4的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加Na2CO3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小明据此判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化学片应。你认为小明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3) 方案三: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稀H2SO4 , 振荡后,再测定混合溶液的pH。若测得pH逐渐减小而且小于7,则能判断NaOH浴液与稀H2SO4发生了化学反应。方案中“测得pH小于7”是排除对实验的干扰。
  • 28. (2022七上·金东期中) 项目式作业——论证分子运动实验活动中,小金采用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浓氨水(氨气的水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现象分析】

    1. (1) 氨气是由构成;
    2. (2) 将甲、乙两组装置分别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甲装置中的B杯液体变成红色,乙装置没有变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反思交流】这个实验中采用了甲、乙两组装置,目的是
    4. (4) 【改进创新】小金进一步改进实验,设计如图丙实验,往试管口的棉花滴10滴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解答题
  • 29. (2023·瓯海模拟) 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电子秤示数单位为克)

    1. (1)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为红色,说明反应后溶液呈性。   
    2. (2) 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为克.   
    3. (3) 计算甲瓶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 (4) 某同学另取10克乙瓶中的固体样品,用100克15%的稀硫酸按同样方法进行实验,他认为不管固体样品变质程度如何,稀硫酸加人入后,都不需要使用石蕊试液,请计算说明他做出此判断的原因.   
  • 30. (2023·宁波模拟) 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1) 当滴加Ba(OH)2溶液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7(填“>”“<”或“=”)。
    2. (2) 在图2中画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
    3. (3) 滴加Ba(OH)2溶液至150g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0.01%)
  • 31. (2023九上·长兴期末) 目前不少自来水用液氯(Cl2)作为消毒剂,液氯注入水后发生反应的示意图:

    1. (1) 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 (2) C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色。
    3. (3) 取C物质的水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硝酸和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利用此法可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 32. (2022九上·宁波月考) 近两年北仑柴桥的果农兴起种植蓝莓的热潮,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 (1) 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色。
    2. (2) 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3. (3) 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克碳元素。
  • 33. (2022九上·长兴月考) 向盛有Fe2O3粉末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充分搅拌,粉末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往A点所示的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 。
    2. (2) 加入NaOH溶液40g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 (3)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五、综合说理题
  • 34. (2020·温岭模拟) 如图所示,将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滴有石蕊的蒸馏水中,请根据以下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实验出现的现象及每个现象产生的原因。

    资料Ⅰ:NO2和水会发生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NO+2HNO3

    资料Ⅱ:NO2为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资料Ⅲ: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这两种气体分子个数之比

  • 35. 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蒸馏水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放置几天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