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相关计算2

更新时间:2023-07-31 浏览次数: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0·浙江) 常温下,用 氨水滴定 浓度均为 的混合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氨水滴定前, 的混合液中 B . 当滴入氨水 时, C . 当滴入氨水 时, D . 当溶液呈中性时,氨水滴入量大于
  • 2. (2012·海南) 25℃时,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 a=b B . a>b C . c (A)=c(Na+ D . c (A)<c(Na+
  • 3. (2016·新课标Ⅰ卷)

    298K时,在20.0mL 0.10mol•L1氨水中滴入0.10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 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 . 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 . N点处的溶液中pH<12
  • 4. (2016·新课标Ⅲ卷)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  减小 B . 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   增大 C . 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 >1 D . 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 , 溶液中 不变
  • 5. (2016·北京)

    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 . 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 . 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 . 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 6. (2021·诸暨模拟) 下列物质仅含共价键且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
    A . NaHCO3 B . (NH4)2SO4 C . NH3 D . CO2
  • 7. (2021·义乌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pH=2的HA溶液与pH=12的BOH等体积混合,溶液pH>7,则BOH为强碱 B . pH=1的盐酸和pH=12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所用盐酸的浓度等于MOH溶液的浓度 C . 升高温度,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pH减小,碱性减弱 D . 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氨水和NaOH溶液, 相等
  • 8. (2021·金华模拟) 25℃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0.010mol/L 溶液的 ,可推知HCN为弱酸 B . 0.10mol/L 溶液中, 的三倍 C . 纯水中加入少量 固体,水的电离度增大 D . 氨水的pH不一定比NaOH溶液的pH小
  • 9. (2021·广州模拟) 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已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溶液的p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溶液的 C . 溶液中 D . 溶液中
  • 10. (2021·郑州模拟) 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 )

    实验

    装置

    试剂a

    现象

    Ca(OH)2溶液(含酚酞)

    产生气泡

    少量NaHCO3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酸性KMnO4溶液

    溶液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C2H5OH和浓硫酸

    加热后产生有香味物质

    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

    A . 草酸有酸性: B . 草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C . 草酸有还原性: D . 草酸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 C2H5OOC-COOC2H5+2H2O
  • 11. (2021·雅安模拟) 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向草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X[x表示 ]随pH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NaHC2O4溶液呈酸性 B . H2C2O4第二步电离常数数量级是10-5 C . pH=7时,c(Na+)=c( )+2c( ) D . 1.22<pH<4.19时,c( )>c( )>c(H2C2O4)
  • 12. (2021·广元模拟) 常温下,用0.2mol·L-1盐酸滴定25.00mL0.2mol·L-1NH3·H2O溶液,所得溶液pH、NH 和NH3·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曲线①代表φ(NH ),曲线②代表φ(NH3·H2O) B . a点溶液中存在c(Cl-)>c(NH )=c(NH3·H2O) C . NH3·H2O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10-4 D . 应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的颜色变化为黄色变为红色
  • 13. (2021·德阳模拟) 25℃时,向100mL水中缓慢通入0.01molCl2 , 然后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所得氯水,整个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a2+、NO 、S2O 能在该氯水中大量共存 B . b点对应溶液所含溶质为HCl和HClO C . 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 D . d点对应溶液中:c(Na+)=c(HClO)+c(ClO-)
  • 14. (2021·海东模拟) 工业上,可将Cl2通入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发生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2.4L Cl2中含有2NA个氯原子 B . 反应中每生成1.8g H2O就会转移0.1NA电子 C . 0.1 mol∙L−1的Ca(ClO)2溶液中ClO的数目为0.2NA D . 常温下,1L pH=12的Ca(OH)2溶液中OH的数目为0.02NA
  • 15. (2021·成都模拟) 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已知:Ka1(H2C2O4)=5.4×10-2Ka2(H2C2O4)=5.4×10-5。室温下,用0.2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H2C2O4溶液至终点。对于滴定过程中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当滴入10.00mLNa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可能大于7 B . 溶液中,始终存在c(Na+)<c(HC2O )+2c(C2O ) C . 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可能呈粉红色 D . 溶液中 一直增大
二、多选题
  • 16. (2022高二上·泗水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100℃时,pH约为6的纯水呈酸性 B . 将1×10-6 mol/L盐酸稀释1000 mL,所得溶液的pH为9 C .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为1×10-13 mol/L时,此溶液的pH可能为1或13 D . 将pH=2的盐酸与醋酸各1 mL分别稀释至100 mL,所得醋酸的pH略小
  • 17. (2022高二上·辽宁期中)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2mL0.1mol/L硝酸银溶液中加入1mL0.1mol/L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Ag2S)<Ksp(AgCl)

    B

    两支试管,都加入2mL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再同时向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0.1mol/L的H2C2O4溶液和2mL0.05mol/L的H2C2O4溶液,前者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间短

    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

    经测定25℃时0.1mol/L的NaHC2O4溶液的pH≈5.5

    电离平衡常数大于其水解平衡常数

    D

    向盛有相同浓度KI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溶液中可能存在平衡:I-+I2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2020高二上·平邑期中) 在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编号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pH

    11

    11

    3

    3

    A . 在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种溶液的pH均减小 B . 分别取1mL稀释至10mL,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③>④ C . 将溶液①、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 . 将aL溶液④与bL溶液②混合后,若所得溶液的pH=4,则a:b=11:9
  • 19. (2018高一下·上海期中) 常温下,下列叙述中正确是(   )
    A . pH=0的溶液不存在 B . 酸性溶液中,c(H+)越大,pH越大 C . 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D .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其pH=13
  • 20. (2018高二上·儋州期中) 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pH变化如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ROH是一种强碱 B . 在x点,MOH已完全电离 C . 在x点C(M+)=C(R+) D . 稀释前C(ROH) = 10 C(MOH)
  • 21. (2016高三上·六合期中) 常温下,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到20.00mL 0.1000mol•L1的HX,HY溶液中,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   )

    A . V(NaOH)=10.00 mL时,c(X)>c(Na+)>c(H+)>c(OH B . V(NaOH)=20.00 mL时,两份溶液中,c(X)>c(Y C . V(NaOH)=20.00 mL时,c(Na+)>c(X)>c(OH)>c(H+ D . pH=7时,两份溶液中,c(X)=c(Y
  • 22. (2016高三上·滕州期中) 常温下pH=a的CH3COOH稀溶液与pH=b的NaOH稀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 B . 若混合后pH=7,则a+b=14 C . 若混合后pH=5.3,则c(Na+)<c( CH3COO D . 若混合后CH3COOH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则a+b<14
  • 23. (2017高二上·成都期中) 常温下,向浓度为 0.1mol/L、体积为 V L 的氨水中逐滴加入 0.1mol/L 的盐酸,下列 各选项中数值变大的有(  )
    A . B . C . D .
  • 24. (2017高二上·成都期中) 25℃时,在 10mL 浓度为 0.1mol/L 的 NH3•H2O 溶液中滴加 0.1mol/L 盐酸,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 加入5 mL 盐酸时:c(NH4+)>c(Cl)>c(OH)>c(H+ B . 加入10mL 盐酸时:c(NH4+)+c(H+)=c(OH)+c(Cl C . 在溶液pH=7 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D . 加入20 mL 盐酸时:c(Cl)=2c(NH4+
三、非选择题
  • 25. (2015·抚顺模拟)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NH3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利用对苯醌质子电池可检测氨气,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NH3+  (对苯醌)═N2H4+  (对苯酚),N2H4的结构式为,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 (2) 25℃时.将nmol•L1的氨水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①当混合溶液中,c(NH4+)=c(Cl)时.则溶液的pH=

      ②当混合溶液中,c(NH4+)>c(Cl)时.则反应的情况可能为

      a.盐酸不足.氨水剩余  b.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盐酸过量

    3. (3) 在0.5L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N2与H2进行反应:N2(g)+3H2(g)⇌2NH3(g)△H=bkJ•mol1 , 其化学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200

      300

      400

      K

      1.0

      0.86

      0.5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

      ②400℃时,测得某时刻氨气、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时,此时刻该反应的v(N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N2).

    4. (4) 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g)△H=﹣1266.8kJ•mol1

      ②N2(g)+O2(g)═2NO(g)△H=180.5kJ•mol1

      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

  • 26. 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 用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火箭的燃料是液态偏二甲肼(CH32N-NH2 , 氧化剂是液态四氧化二氮。二者在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同时生成无毒、无污染的气体。已知室温下,1 g燃料完全燃烧释放出的能量为42.5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298 K时,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N2O4(g)ΔH=-a kJ·mol1 (a>0) 。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达平衡时, 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①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②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

      c.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 mol 、n(N2O4)=1.2mol,则此时V(正)V(逆)(填“>”“<”或“=”)。

    3. (3)

      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现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图中abcd、e五个点,

      ①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填“a”“b”“c”“d”或“e”,下同)

      ②其溶液中c(OH-)的数值最接近NH3·H2O的电离常数K数值的是

      ③在c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27. (2016·福州模拟)

    稀土是我国战略性资源.氟碳铈矿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3 , 它是提取铈族稀土元素的重要矿物原料.关于氟碳铈矿的冶炼处理工艺已经发展到十数种,其中一种提取铈的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焙烧前可将矿石处理.

    2. (2) 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3尾气常采用喷淋法净化,再用石灰乳中和;操作I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3. (3) 操作II若在实验室中进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等;所用萃取剂HT需具备的条件是

      ①HT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

      ②Ce3+不和萃取剂HT发生反应

      ③Ce3+在萃取剂HT中溶解度大于水

      ④萃取剂HT的密度一定大于水

    4. (4) 已知有机物HT能将Ce3+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该过程可表示为:2Ce3+ (水层)+6HT(有机层)⇌2CeT3(有机层)+6H+(水层)从平衡角度解释:向CeT3 (有机层)加入稀硫酸获得较纯的含Ce3+的水溶液的原因是

    5. (5) 常温下,含Ce3+溶液加碱调至pH=8时,c(Ce3+)=b mol•L1 , 已知Ce(OH)3的溶度积=a,则a和b的关系是

    6. (6) 写出Ce(OH)3悬浊液通入氧气得到产品的化学方程式:

    7. (7) 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45g,加硫酸溶解后,用0.100 0mol•L1 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Ce(O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8,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8. (2021高二下·许昌期末)             
    1. (1) Ⅰ.实验室用0.1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盛NaOH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排除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图1中的操作(填“甲”、“乙”、“丙”)。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2. (2) 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 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 .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C . 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 D . 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液体不慎溅出
    3. (3) 某学生进行3次实验得到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盐酸的体积/mL

      消耗0.100mol/LNaOH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保留三位小数)

    4. (4) Ⅱ.一定浓度的 溶液中含硫元素所有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图中a、b、c三点,水电离的 由大到小的顺序分为(用a、b、c表示),pH=3时,

  • 29. (2020高二上·蚌埠期末) 盐是一类常见的电解质,实验表明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和碱性。
    1. (1) 的水溶液分别呈性、性、性。
    2. (2) 将 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3. (3) 纯碱可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 (4) 纯碱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有大量泡沫生成,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30. (2020高二上·中山期末) 下表是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化学式

    1. (1) 常温时,向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Ⅰ随加入水的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则a、b、c三点处,溶液中pH值最小的点为,醋酸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为

    2. (2)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 的四种溶液:

            ②       ③       ④

      水的电离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3. (3) 向 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在25℃时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至: ,此时溶液的
    5. (5) 溶液呈(填“酸性”“中性”“碱性”),试简述其原因
  • 31. (2020高二上·惠州期末) 室温下,用 溶液滴定 (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电离方程式表示草酸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2. (2) 带你⑤所示溶液中, (填“>”“<”“=”)。
    3. (3) 已知: 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 )氧化成 ,测定软锰矿中 质量分数的方法是:称取 软锰矿样品,加入 草酸钠固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滤液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 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用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当滴入 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①在酸性条件下, 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标准溶液应选用下图中的(填“甲”或“乙”)盛装;

      ③将锥形瓶置于滴定管下方进行滴定时,眼睛注视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④软锰矿中 的质量分数为

  • 32. (2020高二上·咸阳期末) 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① 溶液   ② 溶液   ③ 的氨水   ④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 ,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填“>”、“<”或“=”,下同)③;将③④分别稀释100倍后,比较溶液的 :③④。
    2. (2) 将②③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3. (3) 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填序号)。
    4. (4) 将①④混合,若有 ,则混合液呈______(填字母)。
      A . 酸性 B . 碱性 C . 中性 D . 三性皆有可能
    5. (5) 若改变温度后,测得④溶液 ,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 。在该温度下,将①④混合后,测得溶液 ,则所得溶液中
  • 33. (2020高二上·上虞期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2×10-13 , 0.02mol·L-1的NaOH溶液的pH=
    2. (2) 25℃时,0.10 mol·L-1的HA溶液中 =1010 , 该HA溶液的pH=
    3. (3) 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H3COONa溶液的pHNaOH溶液的pH(填“>”“<””或“=”)。
    4. (4) 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 )=c(Cl-),则盐酸的体积氨水的体积(填“>”“<””或“=”)。
    5. (5) 某学生用0.1 mol·L-1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其操作步骤如下:
      A . 移取20.00 mL待测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试液。 B . 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 . 调节滴定管旋塞使尖嘴充满溶液,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 D . 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零刻度以上2~3 cm。 E . 调节液面至零刻度(或以下),记下读数V1 F . 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V2

      请写出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填序号)。

  • 34. (2020高二上·合肥期末)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下列物质: ①Cu ②SO2 ③冰醋酸 ④NaHCO3 ⑤Cu(OH )2 ⑥H2SO4溶液 ⑦NaCl,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2. (2) 时, 溶液的pH=
    3. (3) 已知在25 ℃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醋酸

      碳酸

      亚硫酸

      Ka=1.75×10-5

      Ka1=4.30×10-7

      Ka2=5.61×10-11

      Ka1=1.54×10-2

      Ka2=1.02×10-7

      ①由上表数据可知,Na2SO3溶液显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时,等浓度的a.Na2CO3溶液、b.CH3COONa溶液、c.Na2SO3溶液,这3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③工业上可用氨水除去尾气SO2 , 将SO2通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8mol/L时,溶液中的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5. (2021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自然界是各类物质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平衡体系,而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常温下,在体积为20mL、浓度为0.1mol/LH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表示为pH=-lgc(H+)。pH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B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HA的电离常数Ka= (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 (2) 常温下,已知

      ①0.1mol/L的CH3COOK溶液和0.1mol/LHCOONa溶液相比,(填“<”、“=”或“>”)。

      ②向0.1mol/LH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当溶液中时,此时溶液的pH=

    3. (3) 工业处理废水时,常加入FeS固体除去废水中的Hg2+ , 使其生成更难溶的HgS。请用平衡移动理论解释原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