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暑假专区 /九年级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八升九科学专题(15)-几种重要的盐

更新时间:2023-06-20 浏览次数: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3九下·宁波月考)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化合物 B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 . 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 2. (2023·西湖模拟) 最近,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纸质电池,这种“软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载体和传导体,在一边附着锌,在另一边附着二氧化锰。电池总反应为Zn十2MnO2十X=ZnO十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为H2O B . 该反应中MnO2为催化剂 C .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 3. (2023·浙江模拟) 某研学小组发现原本翠绿的葡萄叶片叶色变黄,为使叶片转绿,需追施氮肥,以下属于氮肥的是(   )  
    A . KCl B . CO(NH2)2 C . Ca3(PO4)2 D . K2CO3
  • 4. (2023·拱墅模拟) 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经净化器处理后生成两种无污染气体。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分析可知(   ) 

     

    A . 参加反应的NO和CO的分子个数比为2:1 B . 参加反应的NO和CO均属于氧化物 C . 氮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升高 D . 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 5. (2023·浙江模拟) 下列选项中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A . 银、水银、Ag B . 碳酸钠、纯碱、Na2CO3 C . 氧化钙、生石灰、CaO D . 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
  • 6.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b的数值为14 B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 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 . 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 g
  • 7. (2022·长兴模拟) 将足量物质乙加入物质甲中,加入物质乙的质量与纵坐标y的关系不能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纵坐标y

    A

    硝酸铜与硝酸银的混合溶液

    锌粉

    红色固体质量

    B

    氯化铁与稀盐酸的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

    沉淀质量

    C

    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硫酸铜

    溶质质量分数

    D

    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稀盐酸

    气体质量

    A . A B . B C . C D . D
  • 8. (2023九上·拱墅期末) 某农田中种植的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为解决上述问题,应施用的化肥是(   )
    A . NH4NO3 B . KNO3 C . Ca(H2PO4)2 D . KCl
  • 9. (2023·鹿城模拟) 一天,小影惊奇地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地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 , 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后可转化为纯碱。下列小影相关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
    A . 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B . 小苏打作膨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 . 吃这种馒头可抑制胃酸过多 D . 小苏打能和酸反应,所以小苏打属于碱
  • 10. (2023九上·杭州期末) 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搅拌装置略)探究溶液离子浓度变化,已知反应的产物如果全部是沉淀(或沉淀和水)时灯光会变暗。下列灯光变化可能出现“亮→暗(或灭)→亮”现象的是(   )

    选项

    试剂甲

    试剂乙

    A

    NaCl

    AgNO3

    B

    H2SO4

    Ba(OH)2

    C

    HCl

    NaOH

    D

    K2CO3

    HNO3

    A . A B . B C . C D . D
  • 11. (2023九上·海曙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中,两者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碳酸钙和稀盐酸 B . 一氧化碳和氧化铁 C . 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钡 D . 氯化镁溶液和硝酸钙溶液
  • 12. (2023九上·杭州期末) 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化学式为La2O3 , 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 . La2O3和HCl B . La(OH)3和HCl C . NaCl和La(OH)3 D . La和HCl
  • 13. (2023九上·杭州期末) 下列物质的转化都能一步实现:①Fe2O3→FeCl3②Fe(OH)3→FeCl3③Fe2(SO4)3→FeCl3 ,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三个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 . 三个反应均可用于制备氯化铁溶液 C . 三个反应中均有明显现象产生 D . 三个反应都可通过加入盐酸来实现
  • 14. (2023九上·杭州期末) 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得到的滤液呈蓝色 B . 所得滤渣的质量比加入铁粉的大 C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 . 滤液中一定有FeSO4 , 可能有CuSO4
  • 15. (2023九上·长兴期末) “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下列对“84”消毒液的组成或性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组成或性质

    分析

    A

    有效成分为NaClO

    NaClO属于盐

    B

    溶液呈碱性

    溶液的pH>7

    C

    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

    NaClO与空气中CO2、H2O反应生成Na2CO3和HClO

    此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2023九上·上城期末) 在加压降温条件下,氯气(Cl2) 可液化为油状液体(液氯Cl2),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叫氯水,其中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 (次氯酸)。小陈做了分析,合理的是(    )
    A . 氯气变成液氯是物理变化 B . 氯气与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 往氯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不会有气泡生成 D . 往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无明显现象
  • 17. (2023九上·上城期末) 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O点到A点,红褐色沉淀逐渐增加 B . A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C . B点时溶液pH=7 D . 从A点到B点,沉淀的质量不变
  • 18. (2023九上·温州期末) 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茂盛,茎秆粗壮,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
    A . KH2PO4 B . K2CO3 C . Ca3(PO42 D . KNO3
  • 19. (2022九上·余姚月考) 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0%的 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0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 . b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 C . c点溶液的pH=7 D . x值为106.0
  • 20. (2022九上·杭州期中) 为了使稻田里的水稻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吸收,可向稻田里施用的化肥是(     )
    A . NH4NO3 B . Ca3(PO4)2        C . NH4Cl D . KCl
  • 21. (2022九上·浙江月考) 下列物质化学式、名称、俗名、物质类别,完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 . CuSO4·5H2O、硫酸铜、胆矾、混合物 B . NaOH、氢氧化钠、纯碱、碱 C . Ca(OH)2、氢氧化钙、碱石灰、碱 D . 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盐
  • 22. (2022九上·金华期中) 秋季正是吃甘蔗的时节。为了甘蔗能够茂盛生长农民会在种植初期施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硫酸钾(K2SO4) B . 硫酸铵[(NH4)2SO4] C . 磷酸钙[Ca3(PO4)2] D . 硝酸钾(KNO3)
  • 23. (2022九上·杭州期中) 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可能为氯化铁 B . X只能为硫酸 C . Y可以为氢氧化铜 D . Y不一定是水
二、填空题
  • 24. (2023·慈溪模拟) 如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在农业上可以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B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C可以用于灭火,E、F属于酸且F由两种元素组成。(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为初中知识范围内)

    1. (1) D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2. (2) E转化为F的实验现象为:
  • 25. (2023·瓯海模拟)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化学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的制碱工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化学反应2NaHCO3Na2CO3+X+CO2↑,是制碱工艺中的一环。
    1. (1) 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是
    2. (2) 生成物中的Na2CO3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3. (3) 从化学反应类型角度分析,上述化学反应属于
  • 26. (2022·长兴模拟) 许多同学都很喜欢设计和参加“多米诺骨牌”活动。如图甲所示,按一定距离排列的骨牌,碰倒第一块骨牌后,其他所有骨牌会依次倒下。如图乙,用A、B、C、D、E五块多米诺骨牌分别表示铁、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五种物质中的其中一种,要求相邻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类似多米诺骨牌的化学反应,则B物质是,B与C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7. (2023·慈溪模拟) 小乐了解到某种胃药中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铝(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但能溶于水),他想测量该胃药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为此他设计如下实验。取10g该胃药粉末置于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记录并描出烧杯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如图甲,其中b点胃药粉末全部溶解。

    查阅资料:氯化铝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Al(OH)3+3HCl=AlCl3+3H2O

    1. (1) 在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2. (2) 胃药中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 (3) 请在图乙中画出溶液中氯化铝的质量变化的大致趋势。

  • 28. (2023·宁波模拟) 保险粉(化学式 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Na2S2O4 制备流程如下:

    1. (1) 反应Ⅰ的原理为:Zn+2SO2=ZnS2O4 , 该反应类型为
    2. (2) 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操作a的名称为
  • 29. (2023·柯桥模拟) 某校毕业班同学准备进行化学技能操作考试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1. (1)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

      A.酸溶液    B.碱溶液     C.盐溶液

      【获得信息】

      Ⅰ.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Ⅱ.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Ⅲ.已知NaCl、B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可能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四:碳酸氢钠溶液

      经过讨论,大家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推断】

      小丽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溶液不可能是

    2. (2) 小明取样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观察到有沉淀产生,静置后,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振荡后无明显现象。则这瓶溶液的原溶液可能是
  • 30. (2023·杭州模拟) 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小乐为了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
    1. (1) 【实验一】小乐分别取CO2与NaOH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2支试管中,按如下方案进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滴加适量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2. (2) 【实验二】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将反应产生的CO2持续通入NaOH溶液中,用pH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

      ①图甲所示实验中,用Na2CO3和稀H2SO4反应来制取CO2 , 而不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来制取,理由是

      ②根据图乙所示曲线,写出AB段发生的化学反应

  • 31. (2023九下·义乌开学考) 水煤气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气体燃料,一般用焦炭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杂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水煤气的主要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⑴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成蓝色;

    ⑵Na2CO3与少量盐酸反应生成NaHCO3和NaCl,与过量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CO2

    【实验假设】①可燃气只是CO    ②可燃气体只是H2    ③可燃气体是CO和H2的混合气。

    【实验过程】实验小组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水煤气中CO2 , H2O已被充分吸收);

    1. (1) 实验中,发现黑色氧化铜变红,且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还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上述假设成立。
    2. (2) 【实验拓展】

      实验后,甲同学认为欲检验所用NaOH是否完全消耗,可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稀盐酸,若没有气体产生,则溶液中还有NaOH剩余,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设计是错误的,理由是

    3. (3) 丙同学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查阅的资料发现,不用任何其它试剂,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两种无色溶液。正确的鉴别方案及结论是
四、解答题
  • 32. (2023·丽水) 小科在某次家庭劳动实践时发现,厕所污垢通常用洁厕灵进行清洗,他对家里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可知洁厕灵(如图)的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量可利用NaHCO3溶液来测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洁厕灵其他成分均不参加反应。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克该品牌洁厕灵,再逐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NaHCO3溶液的质量/克

    100

    100

    1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克

    197.8

    295.6

    395.6

    1. (1) 该洁厕灵呈(域“酸性”或“碱性”)
    2. (2) 第一次实验产生的气体质量为克;
    3. (3) 求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4. (4) 下列关于家庭小实验活动的说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有        
      A . 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时,需要规范操作 B . 明白实验原理和安全事项后,有安全保障才开展实验 C . 只要网上能买到的,可随意购买药品或器材进行各类实验
  • 33. (2023·临安模拟) 米醋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其酿制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喜爱。米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某同学为测定米醋中的醋酸含量,取100g米醋于锥形瓶中,然后向锥形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相关质量记录于下表中。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实验次数

    1

    2

    3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质量(g)

    25

    50

    100

    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g)

    123.9

    147.8

    196.7

    1. (1) 醋与碳酸氢钠反应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 (2)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第次试验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过量了,理由
    3. (3) 根据表中相关数据计算该米醋中醋酸的含量。
  • 34. (2023·宁波模拟) 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均匀混合的Na2CO3和NaHCO3固体,每个容器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组别

    混合固体质量/g

    6.85

    13.7

    27.4

    稀盐酸质量/g

    50

    50

    50

    10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3.3

    6.6

    4.4

    0

    已知: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请分析计算:

    1. (1) 混合固体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比。
    2. (2) 丙组反应结束后,剩余溶液中NaHCO3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溶液不饱和,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 (3) 丁中加入混合固体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 35. (2023·鹿城模拟) 农技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一片果园进行了土壤检测,结果显示该果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

    1. (1) 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果园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来补充,下列属于氮肥的是(填序号);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2. (2) “测土配方”可以实现“缺什么、补什么”,使用该技术的好处是
    3. (3) 某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甲所示)样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反应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Ba:137,S:32,O:16,K:39)
  • 36. (2023九上·上城期末)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 为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小金取了40 g食用碱平均分成四份,每份中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及生成沉淀的质量见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分析回答: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食用碱的质量/g

    10

    10

    10

    10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8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3

    6

    8

    m

    1. (1) 表格中m的值应为
    2. (2) Na2CO3在实验(填数字)中是反应完全的;
    3. (3) 计算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
  • 37. (2022九上·舟山月考) 用沉淀法可测定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1g食用碱样品(有少量的杂质氯化钠),加水完全溶解制成100g溶液,逐次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

    118.0

    136.0

    154.0

    M

    191.0

    211.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 (1) 表中数据M的值为
    2. (2) 请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随滴加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图(标明恰好反应时点的坐标)。

    3. (3) 计算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