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七升八科学专题(3)-植物和微生物的繁殖

更新时间:2023-06-14 浏览次数:3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七下·龙湾期中) 瓯柑是温州特色柑橘品种,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柑皮金黄,籽少皮薄,果肉多汁,吃起来先微苦而后甘甜,还伴有特殊的回味。瓯柑具有较长保鲜期,保存合理可至次年端午节前后,否则亦可腐烂发霉。

    1. (1) 如果某一个瓯柑中有五粒种子,对于结出这个瓯柑对应花的子房和胚珠数量分别(    )
      A . 1,5 B . 5,1 C . 1,1 D . 5,5
    2. (2) 瓯柑发霉是由于保存不当,霉菌(真菌)大量繁殖所致。霉菌与乳酸杆菌的主要区别是有(    )
      A . 细胞质 B . 成形的细胞核 C . 细胞壁 D . 细胞膜
    3. (3) 瓯柑二千多年栽培史,其口感及外观等性状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推测柑农在瓯柑培育过程中不可能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 嫁接 B . 压条 C . 扦插 D . 种子
  • 2. (2023·衢江模拟) 一棵桃树要结出桃子,要经历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成熟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如图是桃花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桃花属于营养器官 B . ②中的花粉落到①上的过程是受精 C . ①④⑦是桃花的雄蕊,②③是雌蕊 D . 经传粉受精后⑦可能会发育成果实
  • 3. (2023七下·富阳期中)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外面的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成,故荔枝就是(   )
    A . 种子 B . 果实 C . 果皮和胚 D .
  • 4. (2023七下·浙江期中) 豌豆花还没有开放前,就给它套上纸袋,结果发现仍旧能够结出豆荚。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A . 豌豆是两性花,属于自花传粉 B . 豌豆是两性花,属于异花传粉 C . 豌豆是单性花,属于自花传粉 D . 豌豆是单性花,属于异花传粉
  • 5. (2023·宁波模拟)   2月24日,宁波2023首届樱花节开幕。樱花常于3月前后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下列有关樱花说法错误的是(  )
    A . 樱花色彩艳丽、气味清香淡雅,属于虫媒花 B . 樱花多见于春季开花,这与春季的温度和日照时间有直接关系 C . 櫻花有多种花色,这是由于它能吸收不同颜色的色光 D . 樱花可分为多瓣和单瓣两类,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多样性
  • 6. 下列关于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和胚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一个子房只含一个胚珠 B . 一个胚珠只含一个卵细胞 C . 一个卵细胞只与花粉产生的一个精子结合 D . 一个受精卵只发育成一个胚
  • 7. 下列生物的繁殖方式中,采用了无性生殖方式的有(   )

    ①水螅出芽生殖

    ②试管婴儿

    ③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④用嫁接方式繁殖桃树

    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

    ⑥向日葵用种子繁殖后代

    ⑦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⑧青蛙抱对

    A . ①②③④⑤⑦ B . ①③④⑤⑦ C . ②⑥⑧ D . ②③⑥⑧
  • 8. 黄瓜是雌雄同株植物,一个植株上既有雄花又有雌花,有的花不能结果。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 . 黄瓜花是单性花,只有雌花才有可能结果 B . 黄瓜花是单性花,只有雄花才有可能结果 C . 黄瓜是两性花,只有完成受精才能结果 D . 黄瓜是风媒花,只有风力充足才能结果
  • 9. 如图为豌豆果实示意图,豌豆果实开裂时,果皮向内蜷缩,能将种子弹射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②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 B . 豌豆不能依靠自身力传播种子 C . ①和②共同构成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D . 图中5枚种子,需要子房、胚珠、花粉的数量分别是5、5、5
  • 10. (2021七下·越城期中) 下列生物新个体的产生,哪些是属于无性生殖(  )

    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个体;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利;⑦蚕蛾产下受精卵发育成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①③⑤⑥ D . ②④⑥⑦
  • 11. (2022·浦江模拟) “十里桃花,百里芬芳”。黄桃树可用播种、嫁接等方法繁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桃树用嫁接方法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 . 黄桃的种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 . 适宜的温度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 D .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含量不断增加
  • 12. (2023七下·海宁期中) 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 . 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菌通过芽孢繁殖 C . 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 D . 酵母菌与乳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后者有成形的细胞核
  • 13. (2023七下·杭州期中) 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左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1

    2

    3

    A

    胚乳

    种子

    B

    酵母菌

    细菌

    微生物

    C

    嫁接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D

    卵细胞

    受精卵

    生殖细胞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3七下·富阳期中) 很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我们生活都是有益的,如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和蝙蝠蛾幼虫结合而成的滋补品,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乳酸杆菌是原核生物 B . 酵母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 C . 霉菌都是有害的 D . 木耳长在树上,可以种子繁殖
  • 15. (2023·温州模拟) 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以下几种单细胞生物中,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是(    )
    A . 酵母菌 B . 变形虫 C . 大肠杆菌 D . 衣藻
  • 16. (2023七上·慈溪期末) 小科同学按如图所示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中与图示中①②③代表的生物依次吻合的是(  )

    A . 大白菜,酵母菌,木耳    B . 水螅,大肠杆菌,青霉    C . 香菇,枯草杆菌,新冠病毒    D . 荷花,甲烷细菌,噬菌体
  • 17. 各种食品保存方法的共同特点是( )
    A . 杀死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B . 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 C . 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或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 D . 控制食品中水分的含量
  • 18. 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蘑菇是多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 . 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 . 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 . 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 19. (2022九上·浙江月考) 细菌与植物细胞比较,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下列两个椭圆分别表示细菌细胞和植物根毛的结构组成,其中B区域表示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成型细胞核;⑤大液泡;⑥叶绿体

    A . ①②③⑥ B . ④⑤⑥ C . ④⑥ D .
  • 20. (2022七下·杭州月考) 科学家为了研究链霉素对某些细菌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培养皿盛上适于细菌生存的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在 A 培养皿的一侧接种链霉菌,在远离链霉菌接种线条一侧的三点上分别接种大肠肝菌、结核杆菌、肺炎链球菌;在 B 培养皿中不接种链霉菌,其他相同于 A 培养皿。将 A、B 培养皿同时放在 25 ℃的环境中培养,七天后,三种细菌在 A、B 培养皿中生存情况不相同,结果如图。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来说,培养基中必须有有机物,以保证细菌生长的需要 B . 产生链霉菌素的链霉菌是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 . 在接种前要高温消毒,是为了消除培养皿中原有细菌对实验的影响 D . 实验结果表明链霉菌素对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二、填空题
  • 21. (2023七下·龙湾期中) 大蒜是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益健康。人们常说的“蒜头”是大蒜的茎,一般有4~6个蒜瓣,在合适的环境中会发芽(如图甲)。

    1. (1) 将蒜瓣埋入泥土可以发育成新的植株(如图乙),这种生殖方式为
    2. (2) 某科研人员取不同浓度大蒜汁对大肠杆菌、酵母菌、曲霉进行“抑菌效果对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丙所示。已知抑菌圈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分析图丙可知大蒜汁对的抑菌效果最好。
  • 22. (2023七下·萧山期中) 樱桃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欢的水果。

    1. (1) 樱桃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
    2. (2) 樱桃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上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紧贴,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3. (3) 如果甲是品种“短柄樱桃”的接穗,将其嫁接到乙“长柄樱桃”的砧木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樱桃(填“短柄”或“长柄”)。
  • 23. (2023七下·浙江期中) 大豆是一年生的被子植物,请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1是大豆的种子,其中④表示的结构为;对应图5中(选填“甲”“乙”“丙”“丁”)阶段;大豆种子营养部分主要储存在(填名称)。 
    2. (2) 图2是大豆的幼苗,C所示的结构是由图甲(填图1中的标号)所示的结构发育而来。 
    3. (3) 图3表示大豆花,其中花瓣颜色鲜艳,能吸引昆虫采花蜜,从而帮助大豆完成传粉和过程。
    4. (4) 从开花到结果过程,图4所示大豆结的果实中有三粒种子,原因是子房中的也有三粒。 
  • 24. (2022七下·滨江期末) 西湖龙井每年秋冬开花,清明前后采摘,经制作冲泡后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常见的西湖龙井茶有两种,其中“群体种”一般用种子繁殖,“龙井43”常用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
    1. (1) “群体种”种子是由花中的发育而来。
    2. (2) 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的优点是 ;扦插时,插穗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以促进枝条成活。
    3. (3) 很多爱茶之人喜欢西湖龙井的清香,这种清香的感觉形成在      。
      A . B . 口腔 C . 大脑皮层
  • 25. (2022七下·杭州月考) “科学就在身边”,请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 (1)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人描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从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可知,诗人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分别是
    2. (2) 每年 4 月份的杭州周边县山区到处都是成片的油菜花,油菜花主要靠传粉的。
    3. (3) 这个季节大批的枇杷上市,一个枇杷中往往有很多粒种子,说明其花的一个子房内有多个
    4. (4) 铁皮石斛生态基地通过组织培养方法进行育种苗,组织培养在生殖类型上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 26. 下图是细菌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①,②细胞质,③,④细胞膜,⑤,⑥。 
    2. (2) 细菌个体微小,是(填“单”或“多”)细胞生物。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大致可将细菌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球菌、和螺旋菌。
    3. (3) 细菌被称为原核生物,是因为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4. (4) 图中的[⑥]对细菌具有作用,有的细菌还能形成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
    5. (5) 细菌是通过进行繁殖的。细菌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 27. (2022七下·杭州月考) 如图是几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的单细胞生物有(填字母)。
    2. (2) 图中生物 A 的名称是,其中的结构①是,此图中的 A 正在进行生殖,除此之外它也可以进行生殖。
    3. (3) 生物 C 的结构④是,C 与 A 的结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4. (4) 图 B 和图 D 的菌体都是由构成的,其中 B 能产生,图中的② 是,图中的 B 和 D 都可以通过产生②来繁殖后代。
  • 28. (2023·宁波模拟) 冬虫夏草是线虫草科、线虫草属真菌。该菌可以与蝙蝠蛾幼虫形成复合体。这种真菌侵袭了蝙蝠蛾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使幼虫在冬季僵化死亡,形成“冬虫”;第二年夏天,真菌从虫体头部长出棒状的菌体,形似小草,形成“夏草”。

    1. (1) 真菌与细菌相比,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2. (2) 线虫草科、线虫草属在生物的分类等级相对较低的是。(填“科”或“属”)
    3. (3) “冬虫”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高原草甸的蝙蝠蛾幼虫体内,使幼虫僵化而成的。蝙蝠蛾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它的发育方式是属于发育。(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三、实验探究题
  • 29. (2022七下·萧山期中) 葡萄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对扦插材料处理的方法不同,将影响扦插的成活率,以下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步骤:

    ①准备30支生长良好的葡萄枝条,将它们剪成保留2个节的茎段,按要求处理茎段叶片和茎段上方切口。

    ②将处理好的茎段均分为2组,分别标上标签A与B.

    ③将A组茎段下方切成水平切口,将B组茎段下方切成斜向切口。

    ④将两组茎段按要求插入沙性土壤中,培育的环境条件相同且    

    ⑤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A、B两组的生长情况,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的变量是 。
    2. (2) 该实验设置A、B两组的目的是形成
    3. (3) 步骤④的横线上应填
    4. (4) 一段时间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B组长出新叶的枝条多于A组,成活较多,这说明
  • 30. (2023七下·金华期中) 发糕色泽白,食之甜而不腻、黏而不粘,是江南著名的美食。小科在学习了发酵技术后,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以下是他的制作过程。

    【材料用具】面粉、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方法步骤】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

    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搅拌,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h。

    ④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min。

    ⑤将蒸熟的发稿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根据上述制作过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2. (2) 方法步骤③中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的目的是
    3. (3) 小科发现和好的面团储存时间较长极易变质,为了探究食物变质的原因,他设置了甲、乙两个装置,两装置内加入等量肉汤,并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结合实验现象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

      ②对比甲乙两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肉汤变质的原因是

  • 31. (2023·舟山模拟) 微生物菌肥是由一种或多种活性有益微生物、培养基质等配置而成的生物肥料。某同学想要探究家中购买的微生物菌肥是否能够促进番茄生长发育、增加番茄产量,进行如下操作:

    Ⅰ查阅资料:微生物菌肥的主要功能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和淡紫拟青霉。

    Ⅱ设计实验方案:选取阳光充足、面积相等、水分等条件状况基本相同的两块土壤,在一块上只添加普通商品肥料,另一块上只添加微生物菌肥,肥量与浓度均适宜,每块土地上种植1株番茄幼苗,待番茄结果结束后统计番茄结果数量……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菌肥中的淡紫拟青霉是真菌,其细胞结构与(选填“酵母菌”或“乳酸杆菌”)类似;
    2. (2) 设置土壤上施用普通商品把肥料种植番茄这组实验的作用是
    3. (3) 上述实验方案还有不足之处,请指出:。(写出二条)
  • 32. (2023七上·宁海期末)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食物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某兴趣小组产生了疑问: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于是他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湿润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面包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 (1) 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2) 在A、B组的对照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他们设计的C组与B组实验形成对照,C组中①、②的条件分别是
    4. (4) 结合以上实验,可得出适宜霉菌的生长环境为
  • 33. (2022七下·仙居期末) 我们需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洗手可以减少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每次握手前,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已知: 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

    ①第一次握手后,甲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②第二次握手后,甲?,再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③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菌落数量。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将步骤②的“?”处补充完整
    2. (2) 培养24小时后,若观察到,则结论得以验证。
    3. (3) 如果把培养箱的温度由28℃降至2℃,则24小时后,同一培养皿中的菌落数量将
  • 34. (2022·舟山) 细菌的抗药性是困扰医药界的难题。细菌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还是抗生素使用后诱导出来的?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青霉素对细菌抗药性选择的研究”。

    [实验方案]

    I.菌落培养: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在普通培养基A上,如图甲所示。

    II.原位接种:将灭菌绒布在培养基A上按一下,使绒布面沾上菌落,然后再按到含有青霉素的系列培养基B(B1~B3)上,完成菌落的接种(使细菌在培养基B上的位置和菌落在培养基A上的位置一一对应),如图乙所示。

    1. (1) 实验所用绒布需要灭菌,其目的是
    2. (2) 实验所用培养基A和B的成分差别是
    3. (3) [预期结果]一段时间后,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没有细菌长出,说明接种的这些菌落都没有抗药性。如果B系列培养基上都有部分菌落长出,且它们的数目和位置都是一样的(如图丙所示),则说明这些菌落对青霉素已具有
    4. (4) [验证推理]根据B系列培养基上长出的这些菌落位置,找到培养基A上的原对应位置,然后取这些菌落转接种到含青霉素的培养基C上。若这些菌落都能生长,则说明“这些菌落的抗药性是原已存在的,而不是青霉素诱导出来的”,其理由是
  • 35. (2022七下·椒江期末) 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类为植物界,后来随着深入研究,又将其单独归为真菌界。
    1. (1) 科学家将真菌单独归为真菌界,原因是真菌有区别于植物的明显特征,请列举一点。
    2. (2) 下图是酵母菌生殖过程的示意图,其生殖方式为

    3. (3) 为探究“酵母菌的发酵受温度的影响",小科将三个大小相同的面团分别放入个量杯内发酵,如图乙所示。
       

      温度

      加入酵母菌数量

      发酵前面团体积/mL

      发酵3小时后面团体积/mL

      1

      5

      等量且适量

      100

      100

      2

      10

      100

      110

      3

      28

      100

      170

      小科多次重复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酵母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28℃。有同学提出小科的观点不合理,请你分析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