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九年级科学2022年寒假每日一练10

更新时间:2023-01-11 浏览次数:49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九上·杭州期中) 小黎在研究氢氧化钠性质实验时,记录了的部分实验及现象如下,其中现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固体受潮,逐渐溶解

    B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C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氯化钠生成

    D

    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 2. (2022九上·舟山期中)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定量该气体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可能有二氧化碳 B . 可能同时含有甲烷和氢气 C . 不可能只有甲烷 D . 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 3. (2022九上·舟山期中) 将适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里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的金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银和锌 B . 一定有铁、银, 可能有锌 C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铁和锌 D . 一定有银,可能有铁,一定没有锌
  • 4. (2022九上·义乌期中)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 . 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B . 硫酸、硝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 , 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 C .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 . 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 , 所以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也能生成H2O和CO2
  • 5. (2022九上·杭州期中) 钱塘江上出现独特的“水上轻功”独竹漂,前进时,该男子的右手(B点)撑住竹竿某处,左手(A点)用力挥动划竿。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划竿使用时A点为支点 B . 划竿使用时是一个费力杠杆 C . 将A点尽量地靠近水面,可以增大阻力臂 D . 将A点尽量地靠近水面,可以增大动力
  • 6. (2022九上·金华期中) 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和F3 , 使用下列三个装置匀速提起同样的重物,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且不计绳重,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

    A . F1<F2=F3 B . F2<F1<F3 C . F1=F3<F2 D . F1<F2<F3
  • 7. (2022八下·滨江期末) 白菜堆放时间久了,能产生大量热量,是因为(    )
    A . 白菜堆得太多,白菜堆里没有氧气的缘故 B . 白菜堆在太潮湿的地方,引起水分蒸发 C . 白菜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 . 白菜通过光合作用释放能量
  • 8. (2022八下·乐清期末) 如图所示是在黑暗条件下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 . 装置乙的作用检验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C . 实验为了检验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D . 实验为了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CO2
二、实验探究题
  • 9. (2022九上·舟山期中)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碱反应”时,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盐酸并振荡,观察到红色消失。他们认为“红色消失”可能有2种原因:①可能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了;②可能酚酞和盐酸反应了。所以不能根据“红色消失”得出“氢氧化钠和盐酸能反应”的结论。

    于是,他们继续进行探究: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酚酞。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并得出结论

    第一步

    将反应后的A溶液分成B和C两等份

    /

    A溶液中不存在,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第二步

    在B中滴加酚酞,振荡

    溶液不变红

    第三步

    在C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交流反思】小科认为要得出“酸和碱能反应”的普遍规律,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小科按自己的想法继续实验后得出“酸和碱能反应”。

三、填空题
  • 10. (2022九上·舟山期中) 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1. (1) 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3号站”的对应物质为(写一种);
    2. (2) “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写一种物质化学式),“稀盐酸”列车能走完全程.
  • 11. (2022九上·舟山期中) 2021年3月26日,我国首次通过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到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化学材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1) 探测器天线骨架涂有一层聚酯纤维网,聚酯纤维属于(填“金属材料”、“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
    2. (2) 天问一号在火星着陆后,将利用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作为其动力,制取砷化镓(GaAs)的化学原理为: ,Y的化学式为
  • 12. (2022九上·舟山期中)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₃N₄/CQDs)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微观示意

    1. (1) 请写出反应微观模型中氧化物的化学式
    2. (2) 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
  • 13. (2022九上·杭州期中) 如图甲是一种落地式海报架,图乙是海报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若视海报架为杠杆,水平向右的风将其吹倒的瞬间,支点是(选填“B”或“C”);若要使海报架抵抗更大的风力,可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BAC角度的大小。

  • 14. (2022·杭州) 为迎接杭州亚运会,运动员们天天刻苦训练,每次都练到大汗淋漓、肌肉酸胀。回答下列问题:
    1. (1)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体温上升的信息传至下丘脑的,该部位发出的信息通过传出神经到达皮肤汗腺,引发大量出汗现象,以增加,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 (2) 长时间高强度训练时,若骨骼肌细胞通过呼吸方式消耗氧气过快,则会导致部分肌细胞供氧不足,只能在缺氧状态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乳酸并积累,从而出现肌肉酸胀现象。
    3. (3) 通过长期训练,运动员的心肌比普通人强健,心脏每搏动一次向动脉射出的血量比普通人多。若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心脏每分钟向全身输出相同的血量,则运动员的心率比普通人
四、解答题
  • 15. (2022九上·杭州月考) 电动汽车正在走进千家万户。高速公路上有一平直路段AB,相距5km,一辆电动汽车从A地匀速运动到B地用时0.05h,这一行程中电动汽车的平均能耗为0.22kW·h/km。
    1. (1) 从A地到B地,电动汽车消耗的电能为kW·h。
    2. (2) 不同能源的单位能耗的碳排放量不同,其中电能的CO2排放系数为:1.00kg/kW·h(消耗1kW·h的电能相当于排放1.00kg的CO2)。问:汽车从A地到B地消耗的电能相当于排放多少千克的碳元素?
    3. (3) 从A地到B地的行程中,电动汽车消耗电能的75%用于驱动车轮推动汽车前进,求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