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6节 物质的分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 八上 第1章 物质分离专题

更新时间:2022-09-28 浏览次数:8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放几粒沸石,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B .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C . 冷凝水要从a口进入,b口流出 D . 实验开始时,先接通冷凝水,再点燃酒精灯加热蒸馏烧瓶
  • 2. 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 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B . 烧杯、温度计、玻璃棒、酒精灯 C . 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D . 冷凝管、酒精灯、蒸发皿、接收管
  • 3. (2021八上·淳安期末) 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 . 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 “净化的水”为纯净水
  • 4. (2022八上·婺城期末)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通过“盐田法”得到“粗盐”。实验室中通过溶解、过滤、蒸发三步操作可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下列仪器在上述操作中不会用到的是(   )
    A . 烧杯 B . 漏斗 C . 锥形瓶 D . 蒸发皿
  • 5. (2021八上·三门期末) 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非常重要,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 称量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结晶
  • 6. (2021八上·兰溪月考) 如图所示为三种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进行如图甲所示的过滤操作,可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固体 B . 进行如图乙所示的蒸发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 . 进行如图丙所示的蒸馏操作,冷凝管管进出水的方向是a进b出 D .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需要用到图示甲、乙、丙三种操作
  • 7. (2021八上·乐清期中) 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 称量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结晶
  • 8. (2021八上·绍兴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过滤泥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 10%的食盐水
  • 9. (2021八上·萧山月考) 小柯同学在实验室做了粗盐提纯的实验,再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置10%的氯化钠溶液50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这两个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④⑤②③① B . ②的操作中若发现指针左偏应继续加砝码或向右调节游码 C . ③的操作会使得到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10%小一些 D . ⑤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 10. (2021八上·金华期中) 下列图示的四种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 . 过滤 B . 沉淀 C . 蒸馏 D . 吸附
二、填空题
  • 11. (2021八上·金华期中) 利用过滤器,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跟水分离开来的方法叫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请回答

    1. (1) 在过滤实验中,要用到上图中的仪器有(填图中序号)。
    2. (2) 制作过滤器时,还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折叠过程中,右图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字母编号)。

三、实验探究题
  • 12. 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填字母)。
    2. (2) 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 
    3. (3) 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 (4) 操作D中,称取10.0 g粗盐,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20 mL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得剩余粗盐为2.0 g,最终得到氯化钠晶体6.4 g,该实验精盐的产率是
    5. (5) 若制得精盐的产率偏高,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 .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 . 最终所得精盐比较潮湿
  • 13. 在实验室中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B
    2. (2) 请写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 

    3. (3) 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要加入少量的,其作用是
  • 14. (2022八上·婺城期末) 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 (1) 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2. (2)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用天平称量时,1g以下用游码)。
      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如果称量时氯化钠和砝码位置颠倒了,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3. (3) 【反思拓展】海水晒盐采用操作③的原理而不用冷却氯化钠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原因是
  • 15. (2022八上·武义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选项)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A . ①⑤③⑥②④ B . ①⑤②③⑥④ C . ①②③⑤⑥④ D . ①⑤②⑥③④
    2. (2)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正确配制该溶液应称量氯化钠固体克;

    3. (3) 用已调平的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
    4. (4) 经检测,配置好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选项)。
      A .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 . 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C .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 . 将水倒入烧杯时,有 少量水溅出
  • 16. (2022八上·上城期末) 小金同学重做了书本上的粗盐提纯相关实验。请帮助小金同学回答相关问题:

    1. (1) 请写出粗盐提纯实验的步骤:、过滤、 ;
    2. (2) 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3. (3) 上图中第⑥步操作有误,应该怎样改正
    4. (4) 小金欲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完溶液后发现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了,请问小金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选填“偏大”或“偏小”)。
  • 17. (2022八上·临海期末)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2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以下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a.图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b.图D为过滤装置,其漏斗中滤纸的放置方向应为(填序号)。

    实验二:用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 18. (2022八上·衢江期末)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乙A,B,C三个步骤。A步骤称
    2. (2) 在图乙三个步骤中均用到了玻璃棒,请写出玻璃棒在B操作中的作用是
    3. (3) 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计算了精盐制得率,(精盐制得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

      若结果偏低,可能的原因是     (选填字母)

      A .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 溶解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 19. (2022八上·缙云期末)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某兴趣小组同学按甲图中的步骤将粗盐进行提纯。
    1. (1) 甲图中的操作①为乙图中的(填字母),操作②为过滤,若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
    2. (2) 利用提纯出的精盐配制100克12%的食盐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是      
      A . 烧杯 B . 10mL量筒 C . 100mL量筒 D . 漏斗
    3. (3) 若(2)中配制的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2%,则可能的原因是      
      A . 称量食盐时,砝码放左盘,食盐放右盘 B . 将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食盐固体洒落烧杯外 C . 将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 .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 20. (2021八上·椒江期末)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蒸馏装置对一些污水进行蒸馏 净化处理,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1. (1) 图中 C 器材的名称是
    2. (2) 实验过程要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则冷却水的流 动方向为(填“A 端流入, B 端流 出”或“B 端流入, A 端流出”)
    3. (3) 图中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 请指出该错误。  
  • 21. (2021八上·杭州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的精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图所示操作中,有错误的是(填字母)。
    2. (2) 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字母)。
    3. (3) 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 (4) 该小组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发现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不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配好的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量好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 22. (2021八上·义乌期中)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 (1) 实验操作⑤中的错误是
    2. (2)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3. (3) 实验二: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克10%氯化钠溶液,需量取水45mL

      在称量食盐的操作中,应先调节天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4. (4) 配制完成后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字母序号,1克以下用游码)
      A . 称取固体时,砝码放在左盘 B . 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 C . 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 . 量取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
  • 23. (2021八上·温州期中) 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多项实验。

    1. (1) 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其实验操作步骤为。(填序号)
    2. (2) 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实验操作步骤为。(填序号)
    3. (3) ④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 (4) 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时,发现精盐的制得率较低,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标号)
      A .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 B . 蒸发时食盐飞溅 C .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 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24. (2021八上·绍兴期中) 我国产盐历史悠久,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

    1. (1) 甲图操作①为乙图中的(填字母);
    2. (2) 图乙B中加热到 时,停止加热;
    3. (3) 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制得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可能出现偏大的原因是     
      A . 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 . 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 .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就蒸发结晶 D .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E . 溶解含有泥沙的粗食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4. (4) 现在要配制8%NaCl溶液60.0g,下列操作中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 .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 . 配制溶液时,烧杯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 . 氯化钠晶体不纯 D .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 25. (2021八上·萧山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用所得的精盐配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2. (2) 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3. (3) 粗盐提纯的操作顺序为(填选项)_________、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A . ①⑤③⑥②④ B . ①⑤②③⑥④ C . ①②③⑤⑥④ D . ①⑤②⑥③④
    4. (4) 操作④中,当观察到烧杯中的滤液浑浊,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原因)。
    5. (5) 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填选项)。
      A . 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 . 称量时所用砝码生锈 C .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 . 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