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单元 水和水的溶液 综合卷(1...

更新时间:2022-09-23 浏览次数:195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 . 海上内循环 B . 海陆间水循环 C . 陆上内循环 D . 大洋循环
  • 2. (2021八上·杭州期中) 把一铁块系在气球上,放入水中,恰好悬浮于水中某处,如图所示,现沿容器壁缓缓注入一些水,则铁块和气球将 (    )   

    A . 仍然悬浮 B . 下沉 C . 上浮 D . 都有可能
  • 3. (2021八上·金华期中) 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   )

    A . 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F>F B . 三个小球密度是ρ C . 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F>F D . 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是F<F<F
  • 4. (2020八上·西湖月考) 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钱塘江边的绿色植物通过植物蒸腾参加水循环 B . 自然界中储水量最大的水体是海洋水 C . 长江、黄河发源地区的水循环比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的水循环要活跃 D . 人类可通过对地表径流的改造影响水循环
  • 5. (2022八上·上城期末)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院,关于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试管A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B . 试管B端连接的电极为负极 C . AB试管中收集到气体的质量比值为2:1 D . 该实验能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6. (2021八上·义乌期中) 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8:1 B .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 . 电极上有氢气和氧气产生 D . 与正极和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
  • 7. 推理是学习科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 . 无色透明 B .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 . 混合物 D .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 8. (2021八上·舟山月考) 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是(   )

     

    X

    Y

    Z

    A

    溶质

    溶剂

    溶液

    B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C

    溶液

    浊液

    液体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21八上·萧山期中) 20℃时,往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使之恰好饱和,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   溶液的质量 B . 溶质的质量 C . 溶剂的质量 D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 (2021八上·普陀期末) 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水中悬浮、上浮、漂浮的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水艇分析正确的是(   )

    A . 悬浮和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B .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大小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C . 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小   D . 潜水艇完全入水后,下沉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 11. (2021八上·长兴期中) 2021年3月23日,巴拿马籍大型货轮“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如图所示。28日海水涨潮、运河水位上升,但“长赐号”仍处于搁浅状态,29日“长赐号”脱离运河河底,此时水位还在持续升高,最终调转船头回归正常航道。28~29日,海水涨潮、运河水位持续上升过程中,“长赐号”受到的浮力(   )

    A . 先变大后不变 B . 先不变后变大 C . 一直变大 D . 一直不变
  • 12. (2021八上·绍兴期中) 在一根表面涂蜡的细木棍的一端绕着适量的铁丝,把它放到甲乙丙三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棍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木棍在三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及三种液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F>F>F   ρ>ρ>ρ B . F<F<F丙   ρ<ρ<ρ C . F=F=F丙   ρ>ρ>ρ D . F=F=F丙   ρ<ρ<ρ
  • 13.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 .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 .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 .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 14. 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30

    50

    75

    90

    溶解度/g

    27.7

    39.3

    49.0

    54.1

    51.1

    A . 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 10 ℃时,27.7 g硫酸镁和72.3 g水可配制成100 g硫酸镁溶液 C . 50 ℃时,100 g硫酸镁不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 D . 75 ℃时,154.1 g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 ℃,溶液析出3 g溶质
  • 15. (2021八上·杭州期中) 杭州西溪湿地风景秀丽,是杭州的第二大景观,其中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湿地内生态资源丰富,下列对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从全市范围来看,该湿地的水循环比较活跃 B . 湿地内大量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C . 湿地的水是其中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D . 湿地内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陆地咸水
  • 16. (2021八上·绍兴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他三组不同的是( )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过滤泥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 10%的食盐水
  • 17. (2021八上·诸暨月考)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 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实验图象,已知ρ=1.0×103kg/m3(g取10N/kg).则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是700Pa B . 圆柱体的重力为12N C . 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N D . 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kg/m3
  • 18. 圆柱体先后放人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圆柱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 . ρ12 ;F1>F2 B . ρ12 ;F1<F2 C . ρ12 ;F1=F2 D . ρ12 ;F1=F2
  • 19. (2021八上·兰溪月考)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②溶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B .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C . 在③→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 .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 20.

    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t1℃时,65克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克溶剂 B . 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C . 在t2℃,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 . 要从B溶液中得到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二、填空题
  • 21. (2021八上·淳安期末) 水是常见的溶剂,也是新能源——氢气的重要来源, 请回答问题:

    1. (1) 如图,水电解实验中, 检验试管D中的气体, 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以此判断D中气体为
    2. (2) 水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3. (3) 水是较好的溶剂, 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中形成溶液,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
      A . 牛奶 B . 泥水 C . 肥皂水 D . 矿泉水
  • 22. (2021八上·嘉兴期末) 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甲→乙过程中不变的是选填“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或“溶液质量”) ;乙→丙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将

  • 23. (2021八上·湖州期中) 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 (1) 高压锅做饭熟得快,这是因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填“升高”或“降低”).
    2. (2) ①花生油;②食盐;③胡椒粉;④白醋;⑤面粉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属于悬浊液的是(填序号)
  • 24. 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 N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为m3 , 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悬浮”或“下沉”)。(g取10 N/kg,ρ=1.0×103 kg/m3)
  • 25. (2021八上·金华期中) 现有一木块漂浮于 40℃的 KNO3 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的体积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 V 随时间 t 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

    1. (1) 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 温”或“降温”)。
    2. (2) 在温度改变的过程中,如右上图中 A、B 两点对应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填“>、”“<”或“=”)。
  • 26. 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 (1)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2. (2) 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克。

    3. (3) 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三、实验探究题
  • 27. (2021八上·绍兴期中)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同一 物体分别逐渐浸人到水和酒精中。为了便于操作和准确收集数据,他们用升降台调节溢水杯 的高度来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他们观察并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排开液体的体积,   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种类

    实验序号

    物体重力G(牛)

    弹簧测力计示数F(牛)

    物体受到浮力F(牛)

    排开液体体积V(厘米3)

    水(ρ=1.0 克/厘米

    3)

    1

    2

    1.5

     

    50

    2

    1.0

    1.0

    100

    3

    0.5

    1.5

    150

    酒精(ρ酒精=0.8克/厘米3)

    4

    2

    1.6

    0.4

    50

    5

    1.2

    0.8

    100

    6

    0.8

    1.2

    150

    1. (1) 第 1 次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牛。
    2. (2) 分析比较实验 1、2 和 3(或 4、5 和 6),可得出结论 :当液体的种类相同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越,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分析比较实验1、4 或 2、5 或 3、6,可初步得出结论 :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
  • 28. (2022八上·缙云期末) 小科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 (1) 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在液体中
    2. (2) 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ρ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ρ(填“>”、“<”或“=”)。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液体密度ρ/g·cm-3

      0.8

      0.9

      1.0

      1.1

      1.2

      浸入的深度h/cm

      6.3

      5.6

      5.0

      4.5

      4.2

    3. (3) 小科做了五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上表:小科根据实验数据在吸管上标出0.8、0.9、1.0、1.1、1.2刻度线(单位g/cm3)。小科通过比较上述实验数据,可不可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并请说明原因
    4. (4) 接着小科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食油的密度。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请你帮助小科稍加改进,利用该密度计顺利测出食油的密度
  • 29. (2020八上·杭州月考)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不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置50克5%的氧化钠溶液。

    1. (1)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上述操作序号次序)

      b.经操作⑥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

      c.④步骤中的玻璃棒有作用。

    2. (2) 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克5%的氯化钠溶液。步骤如下:

      a、计算:可计算出需精盐克,需水毫升。

      b.称量和量取: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则应怎么处理?

      C.溶解:经检测,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可能原因是

      A.所用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杂质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将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时,还有部分氯化钠固体粘在纸上

      E.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进试剂瓶时,有溶液洒落

四、解答题
  • 30. (2021八上·天台期末) 疫情时期广泛使用的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高效消毒剂,它能够迅速、彻底杀灭各种细菌和病毒。现有一瓶二氧化氯消毒液,瓶上的标签如下表。

    二氧化氯消毒液   1升

    溶质的质量分数

    60%

    密度

    1.2克/厘米3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储藏

    1. (1)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溶剂是
    2. (2) 请算出这瓶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溶质的质量。
    3. (3) 欲配制72千克质量分数为1 %的稀二氧化氯消毒液,需要这种浓二氧化氯消毒液多少毫升?
  • 31. (2022八上·临海期末) 某同学对一个金属块进行了两次测量:第一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7N。第二次如图乙所示,让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7N。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 (2) 求金属块的体积。
    3. (3) 结合下表所列的金属密度,通过计算判断金属块是何种金属。 

      金属

      密度(克/厘米3

      19.3

      8.9

      7.8

      2.7

  • 32. (2017八上·乐清月考) 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10203040506070
    氯化钠溶解度(克)35.836.036.336.437.037.337.8
    硝酸钾溶解度(克)20.931.645.863.985.5110138
    1. (1) 写出硝酸钾和氯化钠具相同溶解度时的温度范围(限表中相邻两个温度之间)
    2. (2) 50℃,向100克水中加入90克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3. (3) 计算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