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12 二氧化碳

更新时间:2022-06-01 浏览次数:7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2·海曙模拟)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 . CO2发生装置 B . CO2收集 C . CO2储存 D . CO2验满
  • 2. (2022·定海模拟) 尿素是一种使用方便、对土壤破坏作用小、含氮量较高的固态氮肥。尿素 受热分解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 氨气(NH3 B . 二氧化硫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 3. (2022七下·鄞州期中)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不能用化学反应式来体现的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2七下·余姚期中) 有三组气体:①氧气和二氧化碳;②氮气和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可选用同一方法鉴别它们的是(   )
    A . 通入水中 B . 闻气体的气味 C . 用带火星的木条 D . 通入澄清石灰水
  • 5. (2022七下·宁波月考)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A . B . C . D .
  • 6. (2022七下·宁波期中) 甲乙丙丁四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火焰熄灭,则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   )
    A . 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 B . 氮气,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C . 空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 . 氮气,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 7.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B .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 . 丙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 . 丁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 8.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 C . 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 9. 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制气 C . 收集 D . 验满
二、填空题
  • 10. (2022七下·鄞州期中) 将一支充满纯净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如图),同时轻轻振荡。

    1. (1)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二氧化碳可以使湿润的石蕊纸花变(填颜色),原因是
  • 11. (2022七下·宁波期中) 下图是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 (1) 在A处能观察到两支蜡烛     (填序号)熄灭.
      A . 从下而上 B . 从上而下 C . 同时
    2. (2) 根据实验A的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什么物理性质:;还可得出的化学性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可用CO2来作.
    3. (3) 在B处能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同时,还能观察到现象,请用文字表示该反应:.
  • 12. 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

    但他们对图中“两支蜡烛哪支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小聪认为(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 13. (2021九上·金华月考) 为了验证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某科学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向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观察U形管(装有红墨水)两端液面的变化情况,则:

    1. (1) 实验中若观察到现象,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 (2) 实验中将水注入到装有CO2的集气瓶来进行对比的目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4. (2022·宁海模拟)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

    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 , 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1. (1) 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作CO2发生装置。
    2. (2) 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 , F中可盛放过量溶液。
    3. (3) 有同学提出,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 15. (2022七下·宁波月考) 如图是同学们用碳酸饮料可乐做的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回答:

    1. (1) 往烧杯中注入水的同时,试管中会看到的现象是:
    2. (2) 写出产生以上现象的文字表达式:
    3. (3) 同学们设计此实验能够达到的实验目的是:
    4. (4) 小明把题中的NaOH(氢氧化钠)颗粒换成食盐,没有出现以上现象,请解释原因.
四、解答题
  • 16. (2022九上·衢江期末) 家庭制作甜酒的工序如下:

    ①将糯米用水淘洗干净后浸泡一昼夜;       ②将糯米倒入蒸锅蒸熟;

    ③用凉开水将糯米饭冲淋一次, 冷却到30℃;④将酒曲粉末与糯米饭拌匀;

    ⑤将糯米饭放入容器中盖好,用毛巾包裹起来置于温暖的地方。

    (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处理)。

    请对照制作工序,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凉开水冲淋糯米饭使米饭冷却到30℃,目的是
    2. (2) 甜酒表面有气泡出现,这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造成的。
    3. (3) 有一位同学按工序制作甜酒,但几天后发现糯米饭发霉了,甜酒没制出来。该同学没有成功的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条即可)。
五、综合说理题
  • 17. (2022八下·永康期中) 我国每年都会因火灾承受重大的经济损失。消防员提醒,家中遇到火灾的情况下,有时碳酸饮料的灭火效果往往比普通水的效果更好。原因在于碳酸饮料受热可以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请写出碳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并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燃烧的条件,分析碳酸饮料灭火效果更佳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