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中考二轮专题复习:内能 (中等难度)

更新时间:2021-05-09 浏览次数:11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吴兴模拟) 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做功冲程的示意图,汽油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有关气缸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的温度升高 B . 气体的内能减少   C . 气体的密度增大 D . 气体的压强增大
  • 2. (2020九上·新昌期末)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 B . 硝化棉燃烧的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 C . 活塞被向上顶起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 缓慢压下活塞也能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
  • 3. (2020九上·诸暨期末) 婚礼上常用的礼花喷射器结构如图,气罐内有高压气体,气罐通过气阀与纸筒相连。使用时转动纸筒打开气阀,气体将纸筒内的礼花快速喷向远处。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罐内气体的内能增加 B . 气罐内壁温度升高 C . 罐内气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了其内能 D . 该过程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做功冲程相同
  • 4. (2020七上·吴兴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的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 B .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密度一样,都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C . 温度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向含有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D . 焦耳是一个比较小的热量单位,为纪念科学家焦耳而命名的。
  • 5. (2021九下·台州开学考) 光发动机是一种把光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主要结构如下图所示。在太阳光照射下,化学反应室内密封着的气态物质N2O4发生反应:N2O4光照O2+2NO,导致室内气压增大;在无光条件下,室内发生“逆向反应”,导致室内气压减小。当窗口有光射入时,活塞移动,该过程相当于下图汽油机四个冲程中的(   )

    A . B . C . D .
  • 6. (2020九上·江北期末) 如图所示是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四组关于这种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丙、丁、乙、甲 B . 乙、丁、甲、丙 C . 乙、甲、丁、丙 D . 甲、乙、丙、丁
  • 7. (2020九上·余杭期末) 对下列各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滚摆由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 . 乙图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C . 丙图中,人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D . 丁图中,人落到蹦床上,从B点到C点人的动能逐渐减小
  • 8. (2020九上·余杭期末)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源——热动力源(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要使用燃油,在起步、加速时,由于有电动机的辅助,所以可以降低油耗。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属于内燃机 B . 当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C . 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上述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中③为压缩冲程
  • 9. (2020七上·嘉兴期末) 如图甲所示,将2℃的牛奶放在初温45℃的水中加热,每隔一分钟测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温度,描绘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周围环境温度可能为30℃ B . 牛奶吸收的热量等于热水放出的热量 C . 曲线E表示热水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D . 热水温度比牛奶温度变化慢
  • 10. (2020九上·柯桥月考) 如图,汽油机处于工作循环中的某个冲程,对此冲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 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11. (2020九上·西湖月考)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燃烧起来。活塞被向上顶起。图乙是活塞被弹起,瓶口出现白雾,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活塞对棉花做功,使棉花温度升高 B . 图甲棉花燃烧后活塞被气体顶起,此过程能量转化类似于做功冲程 C . 图乙瓶塞被弹起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图乙瓶口的白气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瓶内的水汽化形成的
  • 12. (2020九上·拱墅月考) 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 B . 柴油机的压缩冲程实现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 . 热传递和做功,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 13. (2020九上·鄞州月考) 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失去鲜味。厨师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 . 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 . 在炒肉片的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
    D . 附近能够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14. (2020九上·鄞州月考) 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内能增加了,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的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热了 C .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15. (2020七上·余杭月考) 关于比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 . 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较小 C .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 . 物体质量越大,它的比热越大
  • 16. (2020九上·杭州月考) 有关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 一般物体都具有内能,但超低温物体没有内能 C . 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不一定降低,但一定是放出了热量 D .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 17. (2020九上·西湖月考) 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B .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C .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 .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 18. (2020七上·西湖月考) 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 . 加热过程中,乙液体的温度升高的快 B . 温度升高时,甲液体分子运动变快,乙液体分子运动变慢 C . 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D . 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 19. (2020九上·西湖月考)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①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增大,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②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减少,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③图乙,瓶塞跳起前,打气筒对瓶内气体打气、加压时,空气的内能不断增加,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④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与热机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⑤图丙,试管内的水在被点燃的酒精灯加热的过程中,能量时刻只发生着转移。

    ⑥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不断增大,是热机的做功冲程。

    A . ①②④ B . ③④⑥ C . ③④⑤ D . ①④⑤
  • 20. (2020九上·温岭期中)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 .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 . 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多的物体将能量传给内能少的物体
二、填空题
  • 21. (2021九下·鄞州月考) 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此实验可得出

    的结论是:对(选填“浸有乙醚的棉花”或“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增大。若该汽油机的曲轴转速是3600转/分钟,则其每秒对外做功次。

  • 22. 我国是个资源消耗大国,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非常大。液化石油气和塑料袋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
    1. (1) 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罐中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压强,容易发生爆炸。罐体常漆成银白色,这是为了尽可能地太阳光。
    2. (2) 我国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已知原油的热值为4.4×107J/kg,完全燃烧1kg原油产生的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kg的水温度上升20℃。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限制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写出一条即可)。[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23. (2021九下·柯桥月考) 使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加热试管使水沸腾时,发现试管上方的小风车开始不停地转动;由此引出以下问题,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 (1) 图1实验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2. (2) 图1实验中能量转化方式与图2中汽油机的哪个冲程相同?。(选填“甲”、“乙”、“丙”或“丁”)
  • 24. (2020九上·新昌期末) 如图是用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给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不同晶体同时均匀加热,两种晶体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单位质量的两种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比较,QQ;AB是晶体甲熔化图像上的两个点,该晶体在A点时的内能B点时的内能。(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5. (2020九上·上虞期末) 小红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质量是0.1kg,初温是60℃的水加热到10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J;该过程中是利用了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C=4.2×103J/ (kg·℃)]
  • 26. (2020九上·西湖期末) 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8km消耗汽油1.2千克(汽油热值为4.5×107J/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J;若其中30%的能量为推动汽车前进的机械能,则为J,受到的阻力是N。

  • 27. (2020九上·拱墅期末) 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筒底部放一小团浸有乙醚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到棉花燃烧。此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对(选填“浸有乙醚的棉花”或“筒内气体”)做功,它的内能会增大。如图乙所示为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四个冲程,其中(选填字母)与上述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致的。若该汽油机的曲轴转速是3600转/分钟,则其每秒对外做功次。

  • 28. (2020九上·嘉兴期末) 汽车在长距离下坡的过程中如果频繁的高强度使用刹车,会因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刹车片发热是由于摩擦导致,增加,司机要向刹车片喷水降温,水具有极好的降温效果是因为具有较大的
  • 29. (2020七上·温州期末) 无色无味的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的比热大,所以生活中有许多用途,如冬天给小孩喂牛奶前,人们经常会把冷牛奶放在大保温杯的热水中加热(如图所示)。

    1. (1) 请写出水的一条物理性质
    2. (2) 牛奶温度升高是由于保温杯内热水向其传递了
    3. (3) 在该过程中牛奶温度的变化量远大于热水温度的变化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 30. (2020九上·鄞州月考) 如图所示为冬天人们常用的一种电热暖手宝,其内部液体通常采用水,使保暖时间更长.当袋内0.5kg的水由0℃加热至8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为了使用时更加安全,它的内部采用了双重温控保护开关,两个温控开关是(选填“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的.[c=4.2×103J/(kg·℃)]

三、解答题
  • 31. (2021九下·鄞州月考) 十八世纪,瓦特发明的冷凝器蒸汽机,推动了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图为利用瓦特蒸汽机提升物体的工作示意图,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为:打开阀门 A、关闭阀门 B,高压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上行。当活塞到达汽缸顶部时,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蒸汽进入冷凝器,汽缸内压强减小,活塞下降。如此循环往复。

    1. (1) 蒸汽推动活塞上行过程中,能量转化是
    2. (2) 蒸汽机活塞上行过程与汽油机的冲程相似。
    3. (3) 蒸汽机活塞往复运动,通过杠杆和定滑轮对重物做功。若物体质量为 200 千克,活塞每次上升高度为0.6米,则活塞上升一次蒸汽机对物体做了多少有用功?假设活塞每分钟向上运动100次,该蒸汽机对物体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
  • 32. (2020九上·诸暨期末) 很多同学在课间玩扭转矿泉水瓶的游戏,如图所示,在瓶里装有少量的水,盖紧瓶盖,使劲拧瓶的下部,使其严重变形,然后略松开瓶盖(对着没人的方向)。瓶盖弹出数米远,观察到瓶口和瓶内有白雾产生。请分析整个过程中瓶内气体温度变化及其产生白雾的科学原理解释?

  • 33. (2020九上·拱墅期末)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首先发明火箭这一事实被世界所公认。宋朝时出现的爆竹是原始的喷气式火箭;明朝时出现的“火龙出水”火箭是近代火箭的始祖;明朝时万户进行了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如图甲所示),成为载人飞行先驱。

    材料二: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如图乙所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从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开始到现在,我国火箭研究与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材料三:现代火箭的飞行原理与万户的升空试验原理基本相同。现代火箭大多是利用喷气发动机(如图丙所示)升空的,而喷气发动机是利用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燃气经喷管向后高速喷出,从而获得向前的动力。

    1. (1) 如图甲所示,万户升空试验所用火箭的燃料为“黑火药”,黑火药爆炸的原理为:2KNO3+S+3C=X+N2↑+3CO2↑,其中反应物硝酸钾属于(选填“酸”“碱”或“盐”)物质X的化学式
    2. (2) 如图乙所示,火箭上升过程中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火箭以液态氢做燃料主要原因是氢气的大。
    3. (3) 汽油机的冲程工作时的原理跟如图丙所示的喷气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时的原理一致。
  • 34. (2020九上·拱墅月考)   2019年6月21日,杭州市开始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垃圾分类管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如图所示的4类:

    1. (1) 以下四种物品中属于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的是____________。
      A . 破碗瓷片 B . 过期药物 C . 废旧报纸 D . 枯枝落叶
    2. (2) 易腐垃圾经过处理会产生沼气,沼气可以燃烧发电。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焚烧垃圾可以达到年发电量4×108千瓦时,相当于完全燃烧吨的烟煤释放出的能量。(烟煤的热值为3×107焦/千克)
    4. (4) 废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主要是因为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

      (选填“元素”或“单质”)。

    5. (5) “可回收物”中包含铝制易拉罐和废弃铁制品,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 35. (2020九上·新昌月考) 浅层地热能是指蕴藏在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绿色能源。
    1. (1) 如图甲所示为一个地热发电装置简图,地热井口喷出来的水汽混合物经处理后,蒸汽进入汽轮机进行发电。地热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是→电能。

    2. (2) 如图乙所示是利用浅层地热能调节室温的原理图具体做法是:在地下打孔后,把管道埋入其中,然后接入自来水.冬天,自来水通过管道伸入地下,被增温层加热,再循环出来就能提高室内温度;夏天则相反,能降低室内温度.

      利用浅层地热调节室温,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用自来水作循环工作的物质,是因为水的大.

    3. (3) 存在于岩石圈中的地下水是含有各种气体、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的混合物,主要的气体成分是 O2、N2 和 CO2 , 有机质的发酵与植物的(填生理过程)使土壤中源源不断产生 CO2 , 并溶入流经土壤的地下水中。
四、实验探究题
  • 36. (2020九上·江北期末) 我们知道热机中汽油机的效率是 20%-30%,柴油机的效率是 28%-40%,而蒸汽机的效率只有 6%-15%,那么电热水壶烧水时的热效率是多少呢?小科利用家里新买的电热水壶(铭牌如右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在 1 标准大气压下,将水装到最大容量刻度处,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 10℃,把水烧开, 记录所需时间是 4 分钟。【已知:水的比热容 4.2×103J/(kg•℃)】

    1. (1) 在此过程中,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 (提示: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
    2. (2) 上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的途径实现的。
    3. (3) 请写出一种利用电热水壶烧水的优点
  • 37. (2020九上·温州月考) 小马同学对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装,如图所示,可以测量未知液体的比热容C。测量时,分别往甲乙两瓶中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待测液体,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再用温度计分别测出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升高温度△t和△t,在不计热量损失的情况下,就可以求得待测液体的比热容。

    资料1: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t,吸收热量为Q=Cm△t。

    资料2:水的比热容为4.2ⅹ103焦∕千克˙℃

    1. (1) 闭合开关后,发现水和待测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为了使温度升高得更快,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滑动(填“A”或”B”)。
    2. (2) 本实验需要控制这段时间内水和待测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小马设计的电路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3. (3) 下表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时间(分钟)

      水升高的温度Δt(℃)

      待测液体升高的温度Δt(℃)

      2

      9

      21

      4

      18

      42

      6

      27

      60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待测液体的比热容为焦∕千克˙℃

  • 38. (2020·杭州模拟) 某小组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向试管中放入500g冰,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2) 从加热到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填“晶体”或“非晶体”)。小组成员发现冰从开始加热至开始熔化,酒精灯内共消耗了3.5g酒精,若加热的效率为10%,则酒精的热值是J/kg(C=4.2×103J/kg℃)
    3. (3) 根据冰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AB这段时间内,该物质处于状态。若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实验后将烧杯中的沸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象,最合理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蜡的温度/℃

      42

      44

      46

      48

      49

      50

      51

      52

  • 39. (2019九上·镇海期末) 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就会跳起来。

    1. (1)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你应当注意观察的是(   )
      A . 打气过程 B . 打气时瓶内水的情况 C . 瓶塞跳起的现象 D . 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的现象
    2. (2) 在你认为应当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现象所说明的问题是
  • 40. (2019七上·吴兴期末)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事实与证据,进而通过认真思考与推理得到科学结论。

    1. (1) 如图一: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对其加热。在加热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来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
    2. (2) 如图二: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闭一部分空气。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再难推动,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
    3. (3) 如图三,在甲、乙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等的水和酒精,置于同一环境中,观察到酒精先消失,该实验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