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05 质量守恒定律

更新时间:2019-02-21 浏览次数:340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孝感期末)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炼铁时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 镁在空气中燃烧: C . 铁放入盐酸中反应: D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2. (2018九上·双台子月考) 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2C+O2 2COC+O2 CO2  2CO+O2 2CO2

    A . 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 . 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一样都可用作燃料 C . 上述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反应都放热 D . 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 3. (2019九上·龙湖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镁在氧气中燃烧 B .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 .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D .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4. (2018九上·双台子月考) 在反应A+2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    )
    A . 8.8 g    B . 5.6 g    C . 6.8 g    D . 2.4 g
  • 5. (2019八上·大庆期中) 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 6. (2019九上·呼和浩特期末) 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CO2和2.7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子中C、H、O的元素质量比为12:3:8。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⑤    B . ①④⑥    C . ①③⑤    D . ①④⑤
  • 7. (2019九上·临河期末) 某纯净物3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B . 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C . 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D . 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 8. (2019九上·黄石期末) 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的值为22 B . 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 C .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 9. (2019九上·潍坊期末)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放A、B、C三种物质各30g,经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各物质质量变化如下,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30

    30

    30

    0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33

    0

    22

    A . 变化后待测的A质量为5g B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 . A物质有可能是单质,C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 . C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种类是A,B,D三种物质中所有元素种类之和
  • 10. (2019九上·荆州期末)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为13g    B . 乙是反应物 C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4    D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11. (2019九上·新平期末)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2KClO3 2KCl+3O2↑),其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 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 12. (2018九上·南山期末)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图1表示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B . 图2表示足量的Zn、Fe与等质量的相同稀HCl反应 C . 图3表示在有无MnO2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等质量的KClO3 D . 图4表示纯净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 18. (2018九上·阜新月考) 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 (1) 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2. (2) 实验A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  出现,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实验B中如果去掉小气球并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请从微观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4. (4) 反思:探究或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若要用到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反应必须在的容器中进行.
四、计算题
  • 19. (2019九上·南岗期末) 张南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内蒙古伊盟地区的天然碱湖带来一种“碱”样品(含 有碳酸钠、氯化钠和泥沙)。为测定这种样品(样品中的泥沙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中 碳酸钠的含量,并得到纯净的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反应中生成氯化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
    3. (3) 该“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为
    4. (4) 若最终得到的滤液为不饱和溶液,则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5) 若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浓盐酸的质量为
  • 20. (2019九上·河北期末)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进行高温煅烧(样品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高温不分解。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测得石灰石煅烧过程中的不同时段剩余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

    煅烧的时间(min)

    剩余固体的质量(g)

    2

    17.8

    4

    13.4

    6

    12.3

    8

    12.3

    1. (1)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g。
    2. (2) 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