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知识点
选择知识点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曾携带多种医书,后经医家马哈德哇和其他医家共同编译为藏文《医学大全》。公元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再次带去大批医书,由汉族医生马亚纳和藏族翻译家别鲁扎纳等两族医生共同编译成《月王药珍》。这是现存最早的藏族医学文献。这部书记载了人体生理解剖知识、脉象、自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等。这说明两位公主入藏( )
    A . 促进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强了汉藏间的友好关系 B . 使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C . 将科举制推向了顶峰 D . 使松赞干布发明了藏文字,促进西藏解放
  • 1. (2022九上·重庆开学考)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表中①处应为(    )

    史实

    结论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清朝

    设置伊犁将军

    A . 台湾 B . 新疆 C . 西藏 D . 东北
  • 1. (2023·聊城) “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进程里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影响。”这段材料评价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1. (2023·济宁) 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
    A . 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 B . 到达了西欧的国家 C . 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D . 密切了与海外联系
  • 1. (2024·容县模拟) 1972年,中国向美国赠送一对大熊猫,这被认为是“熊猫外交”史上最著名的事件。这一“熊猫外交”的政治背景是( )
    A . 独立自主和平政策的提出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 .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 1. (2024八下·重庆市期中)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
    A .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B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 .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 1. (2024·沙依巴克模拟) “20世纪末,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共识。”材料中提到的“新的世界格局”的趋势是(   )
    A . 政治的多极化 B . 美苏两极格局 C . 美国称霸世界 D . 文化的多样化
  • 1. (2024·沙依巴克模拟) 阅读如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查表(建国前)

    时期

    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

    制定《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A .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 农民阶级壮大的需要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 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 1. (2024·沙依巴克模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多次巡视全国,立石刻辞,以颂秦德。《琅琊台刻石》上“皇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奸邪不容,皆务精良……”的铭文说明了秦朝(   )
    A .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B . 穷奢极欲的暴虐 C . 灭六国的军事行动 D . 边疆地区的稳定
  • 1. (2024·沙依巴克模拟)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人类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下面最能印证上述说法的是(   )
    A . 元谋人遗址发掘出的牙齿化石 B . 北京人遗址近6米的灰烬层 C .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碳化稻粒 D . 传说炎帝教民种植五谷蔬菜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