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 1. “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此时,人类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开始转变为以农业为基础的定居生活。”下面最能印证上述说法的是(   )
    A . 元谋人遗址发掘出的牙齿化石 B . 北京人遗址近6米的灰烬层 C . 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碳化稻粒 D . 传说炎帝教民种植五谷蔬菜
  •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多次巡视全国,立石刻辞,以颂秦德。《琅琊台刻石》上“皇帝……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奸邪不容,皆务精良……”的铭文说明了秦朝(   )
    A . 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B . 穷奢极欲的暴虐 C . 灭六国的军事行动 D . 边疆地区的稳定
  • 3. (2023·株洲)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段材料概括了丝绸之路开辟的( )
    A . 影响 B . 目的 C . 路线 D . 原因
  • 4. 小明用图示法来梳理某一阶段历史发展的脉络,在他做的下列图示中①②处所示政权都城应是今天的(   )

    A . 南京 B . 成都 C . 长安 D . 开封
  • 5. 胡曾与皮日休均是生活在晚唐的著名诗人,他们都对隋朝兴亡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分别留下“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的评判。这不同的评判(   )
    A . 反映了隋朝灭亡的原因,否定大运河价值 B . 反映了隋朝灭亡的原因,肯定大运河价值 C . 面对唐王朝的日渐衰颓,提出历史的分析 D . 面对唐王朝的日渐衰颓,缅怀前王朝盛况
  • 6. 阅读下面“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从非农业税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 . 市民生活多姿多彩 B . 经济中心向南转移 C .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 . 商业贸易繁荣兴盛
  • 7. 七(2)班同学在历史学习园地的专栏里挑选了以下图片资料,该专栏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

    主题:____

    和同开珎

    玄奘西行求法邮票

    榜葛剌进麒麟图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使用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A . 中外交往 B . 民族交融 C . 中央集权 D . 边疆治理
  • 8. 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著名歌手保罗·罗伯逊录制了用中英双语演唱的名为《起来》的唱片,该唱片收录了《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到敌人后方去》等中国革命歌曲。并在法国、印度、捷克等国家或地区发行。这反映了(   )
    A . 北伐战争的国际影响力 B . 抗日战争受到了国际的规范关注 C .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D . 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9. 阅读如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调查表(建国前)

    时期

    政策

    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

    制定《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

    A .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 农民阶级壮大的需要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 . 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 10.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由此可见(   )
    A . 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全确立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已经颁布和实施 D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建立了
  • 11. 如下图所示,建国初期,为更好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让“地球号”乘风破浪,平稳前行,中国提供的“动力”是(   )

    A . 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 提出“一带一路”方针 C .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 12. 某校组织九年级学生开展主题为“探究丰富多彩的世界古代文明”项目式学习活动,根据同学们的探究可知,如图序号所示文明中与众不同的是(   )

    A . ①. B . C . D .
  • 13. 提到“一战”,世人总会想到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书中人物克罗普(德国人)有这样的疑问:“我们在这里保卫祖国,那一边的法国人也在保卫他们的祖国。好了,究竟谁对?”作者旨在(   )
    A . 说明这场战争性质难以判断 B . 激起世人反省战争和反对战争 C . 仅展示战争带来的迷茫痛苦 D . 揭露战争充满罪恶而毫无意义
  • 14. 《普京与俄国政治》中谈到“俄罗斯现代化的第一个高峰……实行开明专制,面向欧洲,跨入现代化进程……第二个高峰……使俄国经济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走上迅速发展的道路,⋯⋯;第三个高峰⋯⋯以反西方的中央集权方式推动现代化。”其中,俄罗斯第三个高峰的出现是因为(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实现了历史转折 B . 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君主专制统治 C . 二十世纪上半叶苏联逐步建立“苏联模式” D .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15. “20世纪末,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共识。”材料中提到的“新的世界格局”的趋势是(   )
    A . 政治的多极化 B . 美苏两极格局 C . 美国称霸世界 D . 文化的多样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5分。其中第16题8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2分。)
  • 16. 新疆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请分别写出①、③处所代表的内容,②处逐步构成近代哪个民族的主体?
    2. (2) 观察上述图表确定一个主题。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有哪些?请列举三类。
  • 17. 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是现代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

    材料一  汉代以来,随着儒家思想与上层政治的结合,其核心价值理念“仁”,逐步得到统治者的认可,“施仁政”才能“民富”,“民富”才能“国强”。……民本思想与君主专制相结合,虽然其主要作用是驭民之术,但客观上造就了“官民合力”的运作格局,形成救灾、问疾、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悠远的印记:长沙文物精品漫谈》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不断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过不懈努力,已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许多西方国家一百多年走过的历程。

    ——摘编自《改革开放简史》

    1. (1) 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把“儒家思想与上层政治”相结合的重大举措。“民本思想与君主专制相结合”客观上使得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呈现出怎样的运作格局?
    2.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手段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根本目的是什么?
    3. (3) 依据材料归纳我国现代社会保障突出的特征有哪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特征形成的因素。
  • 18. 人类在应对各种挑战中,百折不挠,实现一次次质的飞跃,推动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世纪的挑战】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制度的挑战】

    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而是欧洲的革....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发生革命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签署《独立宣言》时的场景

    【“距离”的挑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与发展对西欧产生的重要影响。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独立宣言》的发布,其斗争矛头直指哪一制度体系?
    3. (3) 例举①②交通工具使用的新能源和③处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标志。综上所述,人类在一次次挑战中实现突破和飞跃,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 19. 在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的才华、胆略和担当,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闪耀光辉的足迹。如伯里克利、商鞅、拿破仑、孙中山、毛泽东、纳赛尔等。请根据他们的主要贡献进行归类(2—3人为限),提炼观点,并进行阐述。字数不少于150字。(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