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上·福田期末) 东晋初年,江南粮荒严重,但南北劳动人民两支生产大军,用无比坚韧的力量战胜了自然,使江南农业发展迈进一大步,这表明江南农业发展得益于( )
    A . 自然环境优越 B . 生产工具改进 C . 高产作物引进 D . 农民辛勤劳动
  • 1. (2023七下·汕头开学考)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
    A . 推崇西周制度 B . 支持兼并战争 C . 解决社会问题 D . 追求精神自由
  • 1. (2019七上·肥城期末)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下面图片中与该主题无关的是(   )
    A . 殷墟 B . 龙门石窟 C . 洛阳“白马寺” D . 云冈石窟
  • 1.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 1. (2023七上·期末) 东汉初年,刘秀整顿吏治,合并郡县;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1.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其中引用的经典“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思想?(    )
    A . 墨家的兼爱 B . 儒家的仁政 C . 法家的法治 D . 道家的辩证
  • 1.  《六朝经济史》载:“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工具日臻完善……火耕已不是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绿肥日益普及。”这表明江南地区(  )
    A . 百姓辛勤劳作 B . 农业发展进步 C . 政府鼓励耕种 D . 生态环境改善
  • 1. (2023七上·月考) 英语中“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动词“colere”,“colere”则源自拉丁文的动词“colo”“colere”“colui”“cultum”,词的意思包括栽培、培养、驯养、耕种等。由此推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开始于(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春秋战国时代
  • 1. (2023七上·南海期中) 《殷商贞卜文字考》中提到,“闻河南之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其后“乃恍然悟此卜辞者,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其文字虽简略,然可正史家之违失”。这反映出, 甲骨文 ( )
    A . 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 . 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 . 可以用于考证商朝历史 D . 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 1. (2024九下·梁子湖期中)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 .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