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 1. (2016七上·娄星期末) 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 .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 B .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 C .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 D .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
  • 2. 记笔记是整理知识要点的有效方法。如下笔记横线上内容应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景帝 C . 汉武帝 D . 光武帝
  • 3. 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指出: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三项发明是( )
    A . 雕版印刷术、司南、火药 B .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 C .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D .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 4.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表明这场战争( )
    A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引领中国的文明开化 C . 揭开中国近代化序幕 D . 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 5. (2017八上·河北月考) 19世纪中后期,地主阶级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学习西方,他们所进行的近代化探索活动(    )
    A . 极大地动摇清政府的统治 B . 彻底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C . 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D . 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 6. 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C .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 . 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
  • 7. 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 )
    A .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 8. 下图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 全面深化改革 B . 全面从严治党 C . 全面依法治国 D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9.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关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描述,准确的一项是( )
    A . 《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B . 《掷铁饼者》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C . 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帕特农神庙 D . 苏格拉底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10. 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对下面历史人物评价最恰当的是( )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A . 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 都实现了民族国家的独立和解放 C . 都推翻了本国的封建统治 D . 都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出贡献
  • 11. (2019·河池) “一个极端残暴腐败透顶的帝国(奥匈帝国)为了在欧洲争夺霸权,就凭借武力奴役另一个弱小但倔强的民族,并驱使其成员参加一场由于分赃不均而引起的大屠杀。”这表明了这场“大屠杀”是(   )
    A .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B . 地区性经济利益冲突 C .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D . 种族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 12. 2022年3月,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第31任发言人赵立坚在微博上提出一个很尖锐的问题:“西方主流媒体常说的‘国际社会’,指哪些国家?是他们自以为可以代表全世界意愿和声音的伪‘国际社会’,呢,还是真实存在的国际社会?”这个问题揭示了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
    A . 想按照自身价值观称霸世界 B . 坚持走和平的共同发展之路 C . 推动形成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 .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二、材料题(共36分)
  • 13. (2023七下·朝阳期末) 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曾中断的政治前提。

    材料一  战国时期,秦国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实现富国强兵。秦朝完成统一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关键在于它开创了一整套影响后世的制度。秦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材料二 南北朝时期,人才选拔几乎只在豪族内部进行。隋朝统一后,为了削弱豪族中的异己力量,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国家的统治基础,创造出科举制。初唐时商人的地位很低,政府规定工商业者不得参加科举。宋代科举制获得充分发展,考试报名不再受家庭出身的限制。以下是由科举选拔而担任官职者的出身情况:                                   

     

    公卿贵族

    中等家庭

    平民家庭

    晚唐时期

    76.4%

    14.3%

    9. 3%

    宋代

    13%

    28.6%

    58.4%

    ——摘编自董雁伟《社会流动论争与“富民社会”视域下的科举制》

     

    材料三 元朝和清朝都是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元朝疆域超越前朝,《元史》记载:“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基本实现了对西藏、西域、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的统治采取“各随本俗、因俗而治”的政策,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有着密切而深入的融合。清朝既学习中原文化,也灵活处理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开疆拓土,稳定边疆,拓展了“大中国”的气象。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等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使秦国富国强兵的变法。说出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并分析其影响。
    2. (2) 依据材料二,比较科举制创立前后在人才选拔范围方面的变化。分析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元朝、清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贡献。
  • 14.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和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太平天国运动; ④洋务运动; ⑤甲午中日战争; ⑥戊戌变法; ⑦义和团运动; ⑧八国联军侵华

    材料三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1. (1) 请你把材料一中的事件按下表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

      主题

      事件(序号)

      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 

      中国人民的抗争

      ①、 、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 

    2. (2) 结合所学知识,从⑤和⑥、⑦和⑧两个组合中,任选一个组合,说明其中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
    3. (3) 根据材料二,举两例影响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 (4) 根据材料三,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5.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完成的历史使命。
  • 15. 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工人阶级处于被奴役的最下层,是最革命、最有前途的阶级。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太的比重。地主竭力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将其世代束缚在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列宁指出: “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冈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肤色的深浅,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为评判标准的国家……”。

    ——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1. (1) 材料一中《共产党宣言》发表于何时?反映出“无产者”的愿望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的愿望是什么?如何理解列宁的观点?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梦想” (不得照抄原文),该梦想折射出美国存在哪些社会问题?
  • 16. 世界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14年7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7年3月

    俄国二月革命

    1917年11月

    俄国十月革命

    1918年11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1月

    巴黎和会

    1920-1930年

    甘地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1年春

    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1年11月

    华盛顿会议召开

    1918-1922年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926年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934-1940年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编制

    1. (1) 从材料中找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事件。
    2. (2) 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