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提升

    山一样的屋顶

    李宣华

    ①一场冰電把山村老家的屋顶瓦片砸坏了不少。母亲心急火燎地打来电话:“快,制止你 爸,他要去屋顶修漏了呢!”

    ②老家木屋是两层的木瓦房,屋顶的外形很普通,与别人家的并没有两样,中间高,两头低,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山。在我心里,老屋的屋顶永远都像壮年时的父亲那样结实。我清晰地记得,建屋那年我只有9岁,屋顶木构落架,敏捷胆大的我跟随矫健的父亲,从长长的木梯爬到屋顶帮工打下手。眨眼间,30多个年头过去了,木屋如同过了保修期的车辆,需要更多的精心呵护。就在去年春天, 一根屋顶瓦梁凹陷,孱弱的父亲不顾母亲劝阻,执意爬上楼顶修补。父亲颤颤巍巍修补的那一个多小时,是母亲如今想起来依旧后怕的度秒如年的煎熬期。 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 一动不动地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待父亲修补完下梯, 一向自诩身体比父亲好的母亲,忽然间身体一软,昏厥了过去。

    ③电话里我就感觉到了母亲潮湿的眼泪在往心里滴。我要父亲接电话,执拗的父亲不接。老家离城太远了,开快车也得两三个小时。村里的年轻人为了生计都外出打拼去了,在家的都是些“留守老人”,所幸我大多留有电话。于是,一个接一个地耐心打电话,恨不得每个大叔大伯大婶都能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儿往我家赶。虽然各自都有同样的雹灾遭遇,但他们还是如我所愿,热心地到我家,劝解我那急性子的父亲。直至我和我带的工人师傅赶回了村里。

    ④对此,父亲根本不领情,还喋喋不休地嗔怪母亲给大家添乱。生性脾气好的母亲, 一边一个劲地给父亲赔笑, 一边细声细气地还嘴:“还以为自己年轻,都不记得自己岁数,不记得生病才好了多长时间了。”我趁势劝慰两位老人, 一起搬到城里居住。哪知,就这事,两个人又和先前一样,把心齐到了一起:“不成,木屋没人看管霉得快,我们不在家,以后你们回来都没个站脚的地方。”

    ⑤我知道父亲对这栋木瓦房的感情。父亲两次被我奶奶送到他乡做别人儿子,他一心回村,白手起家,在住了几十年茅草房后,盖起这栋可以为一家人遮风挡雨的温暖木屋。随后几年,他又放眼长远,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房子周边不同地段盖了三个木谷仓,平整出三块晒谷坪。一切的一切皆因为他在考虑,日后我们三兄弟成家后分家能有所依靠,不会再像他当年和母亲结婚时那样眼前空空,要什么没什么。

    ⑥欧洲有句谚语说:每对老父母都是我们潜在的屋顶,他们离去,我们就像被掀掉屋顶坐在废墟中。说得多在理啊,爱在屋顶,爱如屋顶。父亲老了,但他的爱不会老, 一如母亲对他的情真意切的爱。 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唯此,才能让我们子女不那么早尝到如坐废墟的苦楚。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 (1) 文章第②段在记叙顺序上属于哪一种?请简要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
    2. (2)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她站在一处可以清晰看见父亲修补的地方,一动不动地仰着头,屏着气息瞪着双眼,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惊扰了父亲。(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②只是,岁月渐老,屋顶渐老,父亲对屋顶的爱,需要我们子女源源不断地输送养料,去支撑,去呵护。(说说你对句子含义的理解)

    3. (3)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 (4) 文章以《山一样的屋顶》为题好在哪里?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