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阅读提升

    (一)

            【甲】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选自《孙权劝学》)

          【乙】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之,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①?”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②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③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注释】①虞(yú): 意料,预料。②东西:指西蜀和东吴。③拊(fǔ):抚摩。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鲁肃过寻阳(
      ②即刮目相待(

      ③君宜之 (
      为肃画五策(

    2.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不可以故意待之 B . 东西虽为一家 C . 为肃画五策 D . 肃于是越席就之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4. (4) 下面是小文和小语两位同学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讨论。请你根据上下文,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鲁肃与吕蒙论议”的片段,但【甲】文一笔带过,而【乙】文则多了(1)和(2)两个情节。

      小语:是的,【乙】文描写详尽,人物塑造较为丰满,写出了鲁肃对吕蒙由轻视到看重的思想转变过程。如面对吕蒙“将何计略,以备不虞”的询问,“肃造次应曰”,“造次”一词写出了鲁肃回答吕蒙询问时(3)的神态;吕蒙面对鲁肃的轻视,并不气恼,而是“为肃画五策”,展现了他(4),从而赢得了鲁肃对他的重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