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黄埔期末)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丽水令沈宣词甚异之,欲酬以五十万。客许而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 公遂引出,至则奋眄 , 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后宣词得而乘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 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 , 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遽:就。②奋眄(miǎn):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会:适逢,恰巧遇到。④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⑤飞龙:指皇家。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才美不外/往事耳 B . 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知鱼之乐 C . 而未及给/潭中鱼可百头  D . 会魏帅李公蔚贡马/东买骏马
    2. (2)  把“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成现代汉语。
    3. (3)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4. (4)  结合甲乙两文,思考一匹马能成为“名马”的条件,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