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涡 蛮/冲直撞 B . /暗 记/风雪 C . 级/取 褓/词夺理 D . 驿路/演 衅/拨离间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撺掇 蓦然 殒石 接踵而至 B . 帷幕 冗杂 霹雳 目炫神迷 C . 缅怀 两栖 次第 轻歌曼舞 D . 诀择 雾霭 萦绕 纷至踏来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李贺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了璀璨多彩的形象,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 B . 在对外交往中,我国坚持以斡旋、调解、谈判等和平手段解决各种国际争端。 C . 王教授今年七十岁,在学术生涯行将就木时,依依不舍告别了他热爱的事业。 D . 自信与平和是一对姊妹,在根除人类恐惧思想的道路上携手并进、相辅相成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碎片化阅读容易使人们在阅读时浅尝辄止,久而久之会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培育深度思维能力。(把“培育”改为“产生”) B . 为了避免中小学生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教育部专门下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全国中小学都强化了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删去“不”) C . 我国航天事业屡创佳绩,航天强国的梦想逐步实现,靠的是无数航天人的奋斗和拼搏取得的。(删去“取得的”) D . 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各地向公众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宪法知识,普及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把“向公众”调到“通过多种形式”后)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 5.  古诗文默写。
    1.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②攀条折其荣,  。(《庭中有奇树》) 

      ③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④黄发垂髫,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2)  下面是欢欢同学的诗句摘抄卡,请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诗句

      批注

      出处

      ①  ,  。

      气势磅礴,烟波浩渺。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秋霜正浓,芦苇茂盛。

      《诗经•秦风•蒹葭》

      ②  ,  。

      万物静寂,钟声回荡。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 6.  名著阅读。
    1. (1)  经典常读常新。请将《经典常谈》阅读记录卡空白处填写完整。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记录

      关注名篇

      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经典 , 这部经典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这部“经典”指①  

      关注人物

      十岁的时候,便认识“古文”的书了。二十岁以后,到处游历,真是足迹遍天下……他的出游,相传是父亲命他搜求史料去的。

      这里的“他”是②  

      关注感受

      作者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请结合书中所学,说说你推荐阅读《诗经》这部经典的理由:③  

    2. (2)  学校将开展“名著话剧表演”活动,需要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选择保尔人生不同阶段的三个情节来编写剧本。你会选择哪三个情节?并说明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今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迎来消费井喷,国内游客的出游热情高涨,出游需求得到充分释放。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 3日晚数据,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旅游需求爆发:平台上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10倍以上,生活服务业线上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33%,迎五年来最旺“五一”……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消费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多个数据表现超出预期。 

    假期消费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业内专家指出,出行旅游热度攀升,热门餐厅一桌难求,夜间游方式层出不穷,“五一”假期多地人流涌动的背后,折射出国内消费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内需活力。未来,随着需求的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复苏将再添“火力”。 

    (整理自《经济参考报》)

    材料二: 

    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旅游市场整体火爆的同时,一些旅游市场的新趋势新动能涌现。 

    记者注意到,除了传统热门旅游城市,不少小众旅游目的地也在溢出效应加持下,迎来较大客流增长。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往年诸如德宏、淄博、甘南、伊犁、喀什、淮安等相对冷门城市,今年“五一”酒店预订量同比 2019年增长10倍以上。 

    同时,文化和旅游融合特征更加明显,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满足游客对多元化产品的需求。飞猪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包含汉服、旅拍、展览等体验元素在内的“景区 /乐园+X”商品大受热捧,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0倍。 

    据文旅部统计,“五一”假期,全国共举办营业性演出 3.11万场次,票房收入15.19亿元,观演人数约865.49万人次。“旅行+演艺”“旅行+看展”受到市场青睐,旅游在周边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 

    从灯火通明的古镇夜市,到活力涌动的文创街区,再到风景如画的乡村郊野,古迹游览、博物馆打卡,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带人穿越古今,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 

    这个“五一”假期,伴随着旅游订单量的增长,人们的度假方式不拘一格,各类新场景、新体验层出不穷。人们的消费场景、消费体验不断“翻新”,多样化的度假方式正在带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整理自新华网)

    材料三: 

    凭借烤炉、小饼、蘸料的三件套组合,淄博烧烤火爆出圈,吸引了本地和周边城市,甚至北京、上海等地游客“打卡”消费。淄博到底有多“火”? 

                                                                                                                                                                                                                                                                                                                                                                                                                

    2023年“五一”假期排队大数据(数据来源:百度地图)景区排队榜单TOP10

    名次

    景区

    分钟

    1

    八大局便民市场(淄博市张店区)

    96

    2

    泰山风景名胜区(泰安市岱岳区)

    91

    3

    乌镇风景区(嘉兴市桐乡市)

    90

    4

    八达岭长城(北京市延庆区)

    89

    5

    汕头南澳岛旅游区(汕头市南澳县)

    87

    6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忻州市五台县)

    85

    7

    平遥古城(晋中市平遥县)

    83

    8

    五一广场(长沙市芙蓉区)

    81

    9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市成华区)

    80

    10

    龙门石窟(洛阳市洛龙区)

    79

    在文旅市场,淄博算不上得天独厚的“优等生”:论人文风情,赶不上特色小城;论自然风光,拼不过海浪沙滩;即便是标志性的烤串,也同样曾是东北夜市的“优势科目”……那么,凭什么是淄博?

    “作为淄博烧烤业的从业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顾客提供健康、卫生、绿色的食材。让全国各地的游客吃得放心、吃得舒心,持续擦亮淄博烧烤的‘金字招牌’。”牧羊村烧烤分店经理杨本涛说,淄博烧烤火了之后,从原料采购到肉串串制,他都盯着,淄博烧烤走红的背后是消费者的信任,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不辜负消费者期待。 

    消费热度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不能打折扣。淄博市近日开展了烧烤食品经营单位专项整治行动,推出食品抽检“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模式,对肉品品质、餐饮具等进行严格检查。与此同时,举办了首届淄博烧烤名店“金炉奖”推荐活动,定向发放 25万元烧烤消费券。“淄博烧烤”的品牌效应已经显现。淄博市商务局局长殷启迪说:“为进一步强化品牌营造,我们成立淄博市烧烤协会,高规格举办淄博烧烤节,发布淄博烧烤地图,引导支持传统烧烤积极拓展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 

    对于游客而言,与其说我们吃的是烤串,不如说是感受着重叟无欺的泰然、有情有义的温暖。这些功夫、体现在街巷里弄的寻常生意中,彰显在游客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问。最难的,是每个人都把自己当城市的主人、每个人都把游客当发展的亲人。 

    每个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的“卖点”,关键是如何更好地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市民人文素养、提升城市软实力。 

    (整理自学习强国平台、《中国青年报》)

    1. (1) 下列关于“今年‘五一’假期旅游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70.83%,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8.90%。 B . 生活服务业线上日均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133%,数据超预期。 C . 大多数往年相对冷门城市的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了10倍以上。 D . 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力压国内众多知名景点,位列景区排队榜单之首。
    2. (2) 下列关于“淄博烧烤出圈”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食品经营单位为顾客提供健康、卫生、绿色食材和优质服务,不辜负消费者期待。 B . 监管部门严格检查食品经营单位的肉品品质、餐饮具等,保证服务质量不打折扣。 C . 政府引导支持传统烧烤积极拓展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进一步强化品牌营造。 D . 游客把自己当成主人,感受童叟无欺的泰然、有情有义的温暖,与城市双向奔赴。
    3. (3) 下列对材料二、三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旅游市场新趋势、新动能的涌现,带动”“五一”旅游市场的整体火爆。 B . 灯火通明的古镇夜市、风景如画的乡村郊野,体现了文旅深度融合创新。 C . 汉服、“景区/乐园+X”“旅行+看展”等消费场景的溢出效应愈发明显。

      D淄博没有独特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不是文旅市场“优等生”。

    4. (4)  “每个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的‘卖点’。”请结合材料和实际,为黄埔找到自己的“卖点”,并设计“黄埔旅游出图”方案。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土灶情怀

    徐宜秋

    ①老家江苏南通的小镇里,年迈的双亲至今还保留着城镇化后罕见的土灶。 

    ②清晨去集市买了些食材,围绕土灶烟熏火燎地忙活了半天,伴随着袅袅炊烟从瓦缝间、烟囱里升起,一股脑儿糅杂在一起,融合在一起,瞬间让美食变得味更美、情更浓了。 

    ③以前,土灶可是庄户人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燃具。从字面上解释“灶”字,是把“火”与“土”连在一起就可烧火做饭,而“灶”中的“火”和“土”是截然分不开的,“灶”就是用土基和泥浆砌成的,让火在灶肚子里燃烧。讲究一点的人家还用上了瓷砖嵌面,所嵌的面上还配有鲤鱼、莲花等图案,有的还贴上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子和“灶王爷”年画,台墙也用石灰水粉刷得雪白,一根直通屋顶的烟囱成为土灶的标志。灶台中间一般并排放置着两口大小不一的铁锅、两锅之间安一个小铁坛以供全家人用热水。大锅平时煮饭,逢年过节煮粽子、蒸糯米、烩鸡鸭鱼肉;小锅专门炒菜,一年四季应时的鲜蔬,可口香嫩需要借助铁锅的独特妙用。 

    ④每天大早,母亲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系上围裙点上一把柴禾,用火钳塞进土灶膛里,然后从水缸里舀上几瓢水,将淘好的大米放在锅中,等到米开花时,用水瓢淋上一点凉水,再用锅铲扬上粯子、玉米面等杂粮,最后盖上锅盖,用小火热上一会,一锅稀饭就烧好了,就着自家腌制的萝卜干、野蒜野姜等小菜,将俭朴的日子烹得有滋有味。虽然小时候家里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但母亲总会就地取材,用最简单的食材在土灶上做出味美的饭菜,烧出的洋芋饭、包谷饭、锅巴饭、合渣汤、玉米糊、青菜粥等是颇为可口的。 

    ⑤到了腊月,土灶最为热闹,要过年了,谁家不忙着蒸点馒头、年糕呢。民间有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的习俗,家家户户都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祭拜灶王爷后,准备蒸馒头过大年了。父亲早就拾掇好了废弃的树根、树枝,劈成条儿,捆成捆儿,再准备两口干净的水缸放在灶膛旁发酵面粉。五六个小时,面就很蓬松了,掀开盖子,一股酵母香味扑鼻而来,发面白白胖胖,用手指一按就是一个坑,但会马上弹回来。 

    ⑥接下来就是一家人围着桌子做馒头了,有咸菜肉馅的、萝卜丝肉馅的、豆沙馅的。等到蒸笼的馒头装得差不多了,我会自告奋勇地去拉风箱,这倒不是我勤快,而是因为寒冬腊月,灶膛口是最暖和的。 我不停地往灶膛里添柴禾,风箱被我拉得啪嗒啪嗒响,火苗也呼哧呼哧地直往上蹿。不一会儿,锅里水开了,父亲就在锅沿上放一个稻草垫圈,然后把刚装好馒头的蒸笼一层一层地架到垫圈上。接着,父亲调好时间节点,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便拉开笼屉顶层蒸笼一角,用筷子叉出一小块馒头,捏一下看熟了没有。此时,整个厨房热气蒸腾如同云海,只闻笑声,不见笑脸。 

    ⑦土灶留给我最快乐的记忆,莫过于它能够让我吃到原生态的灶膛“烧烤”。夏天烤玉米棒子,冬天烤山芋。灶腔“烧烤”,最好的柴禾是树根、玉米秸秆。当玉米还没完全收浆,用手指能够掐得动的时候掰下来,趁着中午做饭时,把带苞叶的玉米棒子一起放到灶膛里,一边烧火,一边用火钳不时翻转,锅里的饭菜差不多熟了,灶膛里再加一把柴草,让它慢慢自燃,等火熄灭了,再用火钳把玉米轻轻地从草木灰里扒拉出来,撕开烧焦的苞叶,露出金灿灿的也略带点焦黄的玉米棒子,真是色香俱佳呀。冬天,从灶膛里掏出来的烤山芋,外表熏得乌黑,剥开焦皮,露出黄中带红的芋肉,不用闻它的香味,看一眼,就会让你垂涎欲滴。 

    ⑧其实,历经数千年的土灶已尝遍了人间冷暖,早晨用炊烟烘起一轮太阳,晚上用灶台烧开一锅月光,就在这日升日落之间,柴草的灰烬越来越多,岁月的储备越积越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从土灶飘出来的家的味道、爱的味道,似乎一下子就让我触摸到了故乡的灵魂,让我这个背井离乡的游子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寂寞。 

    (选自《大江南北》2022年第3期)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土灶曾是庄户人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燃具,如今一些小镇也还有保留着土灶的人家。 B . “我”之所以怀念土灶,是因为它简单且实用,能让家乡的美食变得味更美、情更浓。 C . 母亲总能用简单食材在土灶上做出味美的饭菜,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D . 文章以“土灶”为线索,描绘一家人温馨的生活画面,写出土灶带给“我”的慰藉。
    2. (2)  结合文段,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不停地往灶膛里添柴禾,风箱被我拉得啪嗒啪嗒响,火苗也呼哧呼哧地直往上蹿。

    3. (3)  文章④~⑦自然段围绕“土灶”分别写了什么?请简要概括。
    4. (4)  标题“土灶情怀”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说说“情怀”的内涵。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 9.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

    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丽水令沈宣词甚异之,欲酬以五十万。客许而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 公遂引出,至则奋眄 , 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后宣词得而乘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 , 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 , 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节选自《唐语林》,有删改)

    【注释】①遽:就。②奋眄(miǎn):举头斜视,不驯服的样子。③会:适逢,恰巧遇到。④贡马:向皇帝进贡的马。⑤飞龙:指皇家。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才美不外/往事耳 B . 求其能千里也/子非鱼,知鱼之乐 C . 而未及给/潭中鱼可百头  D . 会魏帅李公蔚贡马/东买骏马
    2. (2)  把“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翻译成现代汉语。
    3. (3)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

    4. (4)  结合甲乙两文,思考一匹马能成为“名马”的条件,谈谈它带给你的启示。
六、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枚,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1)  请描绘“牛困人饥日已高”的场景。
    2. (2)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 11.  按要求作文。 

    请以《遇见不一样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 6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八、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 12. 某中学于6月29日举办“航天英雄进校园”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早晨,学校广播站播报了一则航天新闻,请为它拟标题(不超过20字)。 

      新华社北京 5月30日电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从飞船返回舱进入轨道舱。5月30日18时22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随后,两个航天员乘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牵挂他们的全国人民报平安。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 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将于6月4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王逸涛、张瑞杰、韩启扬)

    2. (2)  任务二:请根据以下信息,在语文考试结束后以学生会的名义发布一则广播通知。 

      信息 1:学校邀请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为全校师生作讲座。 

      信息 2:讲座主题为“拥抱星辰大海,弘扬航天精神”。 

      信息 3:讲座于晚上七点在学校礼堂举行。

    3. (3)  任务三:主题讲座结束后,学校将赠送航天英雄一副对联,以表敬意和纪念。请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上联:神舟探秘强华夏 

      下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