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2024学年度湘教版地理 八下6.3 东北地区的产...

更新时间:2024-03-14 浏览次数: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下·南川期中) 今年3月13日起,吉林东南部、辽宁西部和东北部,出现了大雪到暴雪,局部大暴雪,东北地区的春天比其它地区都要来得更晚。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A、B、C三省中,没有涉及到降雪的省份是( )
      A . A省 B . B省 C . C省 D . A、B、C三省都没有
    2. (2) 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山地和河流分布的特征是( )
      A . 山河交错分布 B . 山脉河流呈半环状分布 C . 山河纵列分布 D . 以上都不是
    3. (3) 适合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 春小麦、甜菜 B . 水稻、甘蔗 C . 冬小麦、棉花 D . 春小麦、甘蔗
    4. (4) 关于东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包括黑、吉、辽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 B .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 .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D . 远离海洋,气候干旱
    5. (5) 我们一般用“白山黑水”来指代东北地区,实际上“白山”和“黑水”具体是指( )
      A . 长白山和黑龙江 B . 小兴安岭和松花江 C . 长白山和松花江 D . 小兴安岭和黑龙江
  • 2. (2023八下·大同月考)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图为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甲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
      A .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 . 便捷的水运条件 C . 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D . 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
    2. (2) 图中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内部是广阔的平原,此平原是( )
      A . 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成都平原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3. (2023八下·临西期末) 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闻名全国。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产经济不断衰退,引发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读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过去辽宁省立足资源条件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 )

      ①食品工业 ②石油工业 ③煤炭工业 ④钢铁工业 ⑤高新技术产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2. (2) 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  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4. (2023八下·抚宁期末) 从自然条件上看,东北平原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条件是( )
    A .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B . 有肥沃的黑土 C . 地形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D . 气候雨热同期
  • 5. (2023八下·滦南期末)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024.8万亩,占全国的12.4%,同比增加197.9万亩;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全国的11.3%,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地广人稀的北大仓又创佳绩!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曾经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史上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变成了“北大仓”,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冬季寒冷漫长 ②气候雨热同期 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所以有人说东北三省变成“北大仓”后现在又让它“荒”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为了扩大草地,发展畜牧业 B . 为了发展工业,建设厂区 C .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 D .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3. (3) 曾经是沼泽遍地、人迹罕至的“北大荒”,后来变成了“北大仓”,现在又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样做体现的理念主要是( )
      A . 因地制宜 B . 防灾减灾 C . 全球意识 D . 可持续发展
  • 6. (2023八下·孝义期末) 东北地区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图为东北地区略图,读图完成问题。

    1. (1) 东北地区( )
      A . 位于非季风区 B . 濒临渤海、东海 C . 与俄罗斯接壤 D . 位于第一级阶梯
    2. (2) 下列反映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是( )

      ①气候湿冷,松林成海 ②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③稻米满仓,荔枝成行 ④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3. (3) 下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 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重工业 B . 运用高新技术升级传统产业 C . 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业 D . 扩大耕地面积大力发展农业
  • 7. (2023八下·景县期末) 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区域①和②分别代表是( )
      A . 辽河平原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B . 三江平原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C . 成都平原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D . 松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 (2) 关于图中①、②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农作物一年可达两熟 B . ①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 . ②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 . ②地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3. (3) 下列关于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优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 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4. (4) 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三面环山,平原广阔 B . 河流稀少,含沙量大 C . 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D . 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 8. (2023八下·洪洞期末)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调研东北振兴情况。如图是辽宁省主要矿产和工业城市分布图。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 (1) 资源枯竭是老工业基地的典型特点,辽宁省的“钢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都曾经全国闻名。如今,资源逐渐枯竭,矿业经济不断衰退,引发整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问题。在东北振兴战略中辽宁省应该( )

      ①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 ②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③大量输入能源发展原有产业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 (2) 近50年来,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给人类社会带来严峻挑战,由此引发的多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眼前棘手的问题,但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东北地区农业产生的有利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 气温上升,热量资源增加,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北扩 B . 播种面积增加 C . 总产量增加 D . 南方地区的农作物都可在东北地区种植
    3. (3) 东北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 原料产地 B . 消费市场 C . 廉价劳动力 D . 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
  • 9. (2023八下·深圳期中) 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一年只产一季,依靠肥沃的黑土地和纯净的松花江水源,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供不应求。如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与哈尔滨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水源 C . 气候 D . 土壤
    2. (2) 东北地区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①光照时间较长②水源充足纯净③黑土土质肥沃④山区面积广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东北大米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供应,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大量使用化肥,减少病虫害 B . 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细加工 C .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 D . 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 10. (2023八下·子洲期中) “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东北三省的发展新方向。顺应时代变化,当地政府正奋力开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新局面。读东北三省工业分布图,完成问题。

    1. (1)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   )
      A . 轻工业基地 B . 重工业基地 C . 综合性工业基地 D . 高新技术产业区
    2. (2) 东北三省发展图示工业主要依托的物质条件是(   )
      A . 充足的劳动力 B . 先进的科学技术 C . 广阔的消费市场 D . 丰富的矿产资源
    3. (3)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不包括(   )
      A . 加大能源、原料开采力度 B . 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 C .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 倡导新能源开发利用
二、综合题
  • 11. (2020八下·临沂月考) 随着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提出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方地区的位置,环境特征与持续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小明同学的兴趣与思考。请结合资料,回答小明思考的问题。

    1. (1) 准确描述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 (2) 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
    3. (3) 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两条)
    4. (4) 据图分析京津唐和辽中南都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两工业基地发展共同有利条件有哪些?
    5. (5) 图中①地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简述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至少2条)
  • 12. (2023八下·泊头期中) 结合课上学习的认识区域的方法,明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自主研究辽宁省的区域特征。读图,请你帮助明明完成探究任务。

    1. (1) 了解区域位置:辽宁省地处(五带),(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地区,南临海和海。
    2. (2) 认识区域自然环境:辽宁省地势东西中部(低/高),长白山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M地年降水量(大于/小于/等于)1000mm,原因是距海近且位于山脉夏季风的(迎风坡/背风坡)。
    3. (3) 认识区域人文环境:读图发现,辽宁省有丰富的资源,据此发展了(重工业/轻工业),形成了辽中南工业基地。.
  • 13. (2023八下·承德期末) 聚焦“老区”振兴,关注创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到东北调研,指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一个重大战略,他强调把振兴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吸引更多人才为振兴发展服务。

    材料二:东北地区图(图1)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图2)。

    1. (1) 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受阻”,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阻力”:
    2. (2)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创新产业,请借鉴其经验并结合材料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出谋划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 (3) 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分析其原因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 (4) “小三江”的大米以其营养高、环保生态的高品质在济南的各大超市备受青睐,请从地理角度分析东北大米品质高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