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地理...

更新时间:2023-06-26 浏览次数: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组
  • 1. 近年来,许多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主题的电视节目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绿水青山看中国》中提到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图中甲山是(   )
      A . 南岭 B . 秦岭 C . 太行山 D . 武夷山
    2. (2) 《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诗词的热情。以下诗词以“春”为关键词,其中描述区域③景观的是(   )
      A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D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 (3) 《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我国不同区域的特色饮食。下列特色饮食与所属区域对应正确的是(   )
      A . ①—桂花酒 B . ②—手抓肉 C . ③—热干面 D . ④—酥油茶
  • 2.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如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对比两地民居建筑特色,其中(   )
      A . 甲—墙体厚窗户小 B . 甲—临河流而建 C . 乙—建材多用竹木 D . 乙—窗户均朝南
    2. (2) 南北方民居房顶呈现“南尖北平”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降水 B . 气温 C . 纬度 D . 地形
    3. (3) 两地中(   )
      A . 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 . 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 . 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 . 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 3.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2023年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20周年。如图为三江源保护区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三江源保护区所在的区域,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 . 干旱 B . 湿润 C . 炎热 D . 高寒
    2. (2) “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1月
    3. (3)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作用有(   )

      ①防风固沙②保护生物多样性③提高木材产量④保护三江水源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4. 京新高速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长的高速公路,如图为京新高速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行驶在京新高速上,可能看到的传统民居是(   )
      A . 蒙古包 B . 冰屋 C . 吊脚楼 D . 土楼
    2. (2) 建设京新高速公路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
      A .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 . 河湖众多,桥隧比高 C . 沙漠广布,风沙严重 D . 地形崎岖,山高谷深
    3. (3) 我国修建京新高速公路的意义有(   )

      ①完善基础设施,加快西部开发进程②节省京新通行时间,促进两地交流③保障西气东输,降低能源运输成本④开发沿线旅游资源,带动经济发展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5. 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一年只产一季,依靠肥沃的黑土地和纯净的松花江水源,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供不应求。如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与哈尔滨气候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东北大米一年只产一季,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地形 B . 水源 C . 气候 D . 土壤
    2. (2) 东北地区利于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①光照时间较长②水源充足纯净③黑土土质肥沃④山区面积广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东北大米供不应求,为满足市场供应,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 大量使用化肥,减少病虫害 B . 购置南方大米,进行精细加工 C .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 D . 大量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
  • 6.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如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分布图和同城效应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 . 杭州 B . 上海 C . 苏州 D . 南京
    2. (2) 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 . 内河航运 B . 航空运输 C . 海洋运输 D . 铁路和公路运输
    3. (3) 近年来,上海有不少企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到周边城市。这说明上海在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辐射带动的作用 B . 提供大量自然资源 C . 提供廉价劳动力 D . 阻碍周边地区发展
  • 7.  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圆满闭幕,北京承办冰上项目,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如图为冬奥会场馆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北京承办本次冬奥会,充分体现了北京(   )
      A . 政治中心和科技中心 B . 经济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C . 科技中心和交通中心 D . 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 (2) 与北京相比,张家口承办雪上项目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 . 冬季气温低,积雪不易化 B . 降水丰富,有利于建冰场 C . 人口数更多,劳动力充足 D . 交通便利,场馆基础更好
    3. (3) 各国参赛人员在北京既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又能体验到便捷的现代设施,主要得益于北京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十分注意(   )
      A . 保持完整原有的古城格局和风貌 B . 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C . 彻底改变原有的古城格局和风貌 D . 拆除历史胡同,建设高楼大厦
  • 8. 福州至台北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线路。如图为台湾海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关于福台高铁,描述正确的是(   )
      A . 高铁线路经过南海 B . 连接了福建和台湾两省 C . 位于五带中的热带 D . 该铁路跨越了琼州海峡
    2. (2) 福台铁路跨越台湾海峡有建跨海大桥、填海造陆等方案,相较于填海造陆,建跨海大桥更有利于(   )
      A . 增加运量 B . 提高运速 C . 抵御台风侵袭 D . 保障海峡通航
    3. (3) 福台高铁的修建,有利于(   )
      A .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 B . 促进海外贸易发展 C . 方便港澳探亲访友 D . 取代其他运输方式
  • 9. 新疆吐鲁番的麻扎村四面环山,随地形起伏高低错落,为“爬山式”密集聚落。村落的房屋上层为平房,下层为掏山挖地而成的窑洞。建筑形态具有“墙体厚、窗口小”的特点。如图为麻扎村位置示意图和麻扎村“爬山式”密集聚落示意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影响麻扎村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A . 土壤 B . 水源 C . 气温 D . 河运
    2. (2) 麻扎村建造的生土古建筑“墙体厚、窗口小”,目的主要是(   )
      A . 抵御洪水侵袭 B . 阻挡台风侵扰 C . 利于冬季保暖 D . 便于通风散热
    3. (3) 麻扎村的房屋依山而建,主要是因为(   )
      A . 山区的人口数量少 B . 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C .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D . 四面环山用地短缺
  • 10. 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如图为贵州省地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 (1) 关于贵州省的地形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 . 地势低平,坦荡开阔 C . 地形崎岖,多石灰岩 D .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 (2) 贵州安顺附近的山区种植了大量的金刺梨树,这属于“五子登科中”的(   )
      A . 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 B . 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 C . 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 D . 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
    3. (3) “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的主要目的是(   )
      A . 加剧水土流失 B . 促进人口增长 C . 高效利用耕地 D . 减少农民收入
二、解答题
  • 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与港澳以“前店后厂”为合作模式,珠三角仅承担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加工制造业。但目前已升级为新型粤港合作模式,珠三角负责的制造业包括了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等。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

    材料三:图1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图2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9城GDP数据图,图3为粤港澳合作模式变化图。

    1. (1)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低/中/高)纬度,主要包括省的广州、深圳等9个地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濒临海,地理位置优越。
    2. (2) 在过去“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扮演“前店”角色的是,珠三角地区占优势的是(填数字)。

      ①充足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②科学的管理水平③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金

    3. (3)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21年经济增速最快的是惠州,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是,经济发展内部差异较大。在粤港合作新模式中,香港重点发展现代化业,广东重点发展业。
    4. (4) 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给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有(答2点)。
  •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目前,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大公园”。

    材料一:如图为延安的位置和生态治理示意图。

    1. (1) 延安市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位于(填地形区名称),该地形区南部的秦岭—(河流)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 (2) 延安市植被稀少,土质疏松,降水多集中在季,每逢暴雨,泥沙俱下,问题严重,这是过去延安市生态环境的写照。
    3. (3) 延安人民经过等生态治理,使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
    4. (4) 家乡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延安人民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发展业。
    5. (5) 延安市利用地形条件在山区发展林果业,有哪些积极意义?(从生态意义和经济意义两方面思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