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同步测试(B)(2023-2024...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木兰围场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曾是清朝的皇家猎苑,现为全亚洲最大的人工林场之一。在这里,沙漠、草原与森林相伴而生了千百年。木兰围场的沙漠是一个著名的有水沙地,也是华北地区重要河流——滦河的水源地。下图为木兰围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木兰围场沙、草、林并存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东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B . 东部降水较多,向西逐渐减少 C . 东部河流众多,西部河流稀少 D . 东部临海,西部靠近内陆
    2. (2) 木兰围场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原因是(   )
      A . 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 B . 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地 C . 阻挡夏季暖湿气流北进 D . 亚热带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
    3. (3) 促进木兰围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 . 推进“林—药”等立体经营方式 B . 设立森林草原自然保护区 C .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D . 提高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
  • 2. 下图示意我国30°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 B . C . D .
    2. (2) 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 . 光照 B . 水分 C . 坡度 D . 温度
    3. (3) 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 . 甲地区植被退化 B . 乙地区石漠化 C . 丙地区土地沙化 D . 丁地区植被改善
  • 3.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甲表示(   )
      A . 土地盐碱化 B . 河流下游水位上升 C . 河流下游流量减少 D .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2. (2) 导致新疆和田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⑤风沙侵袭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④⑤ D . ①③④
  • 4.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读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过滤风沙,使沙土变细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2. (2) 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 . 减轻沙坡头土地沙化 C . 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概率 D . 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 5.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是(   )
      A . B . C . D .
    2. (2) 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 . 风化 B . 侵蚀 C . 搬运 D . 沉积
  • 6. 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下列现象中是形成我国西南地区石质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的是(   )
      A . 风化作用显著 B . 土质疏松 C . 夏季暴雨冲刷 D . 风蚀作用显著
    2. (2) 形成石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 过度放牧 B . 开山取石 C . 陡坡开荒 D . 交通建设
    3. (3) 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   )
      A . 土地资源的丧失 B . 地下水资源更加丰富 C . 农业从种植业为主向牧业为主转变 D . 耕作方式由水田向旱地转变
二、综合题
  • 7. (2023高二下·孝感开学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果喜光热,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延迟成熟;根系发达,并能分泌酸性物质;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口感甜润、皮薄汁多,是国际公认的优质保健水果。

    云南石林县石漠化严重,这里的石漠化土地属于成土母质(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原始物质),从没有长过庄稼。这样的石漠土质,却成为最适宜人参果生长的“沃土肥田”,出产的人参果品质好,并且经过三到五年的连续种植后,能够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为提高经济效益,当地人参果示范基地采用单枝吊蔓技术种植,即在大棚顶部拉上铁丝,将吊绳绑在铁丝上,另一端绑在植株基部,将植株绕在吊绳上(图a)。图b为人参果常规种植。

    1. (1) 分析石漠土质对人参果品质的有利影响。
    2. (2) 说明采用单枝吊蔓种植的原因。
    3. (3) 分析人参果种植对改造当地石漠化土地的作用。
    4. (4) 请对当地人参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千米,其中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 (1) 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2. (2) 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 (3) 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