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6课 冷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16课 冷战 ...

更新时间:2023-12-21 浏览次数: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越秀一模) 二战后,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这表明马歇尔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
    A . 复苏欧洲经济 B . 遏制共产主义 C . 军事对抗苏联 D . 促进国际贸易
  • 2. (2023·东莞三模) 第22届奥运会于1980年7-8月在莫斯科举行,美国等国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拒绝参赛,最终参赛的仅81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A . 美苏对峙导致了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B . 东西方之间的文明冲突愈演愈烈 C . 国际政治形势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 D . 体育的竞争成为美苏争霸的目标
  • 3. (2023·瑶海二模) 二战后,美国政府与娱乐业、传媒界、商界等协同作战,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宣传机制,借助实景展示媒介、传统纸质媒介和电子视听媒介等对国家形象进行了空前鼓吹,如1950年芝加哥博览会、1955年“人民资本主义”主题展览等。美国政府做法旨在( )
    A . 构建封锁中国的体系 B . 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 C . 推动西欧国家之间联合 D . 消除法西斯势力影响
  • 4. (2023·包河三模) 下图是选自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据此可知(   )

      

    A . 罗斯福新政助推欧洲自立 B . 铁幕演说开启冷战序幕 C . 马歇尔计划扶持欧洲复兴 D . 欧共体建立促使欧美合作
  • 5. 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1947年,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 B . 1947年,美国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 C .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 冷战是一种非战争非和平的对峙状态
  • 6. (2023·坪山模拟)  建筑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以下可以作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的是(  )
    A . 柏林墙 B . 联合国大厦 C . 世贸中心大厦 D . 埃菲尔铁塔
  • 7. 1946年美国的苏联问题专家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 苏政策的要旨在于,它必须是一种长期而耐心地、坚定而警惕地遏制苏联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由此看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A . 遏制苏联 B . 进攻苏联 C . 称霸世界 D . 避免战争
  • 8. 下侧是一幅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有关国际关系的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

    A . 开启了美苏的冷战对抗 B . 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独立 C . 加重了美国的经济负担 D .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
  • 9. 斯大林说:”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破裂。”这一”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的标志是(  )
    A . 杜鲁门主义出台 B . 东欧7国缔结《华沙条约》 C . ”铁幕演说”发表 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10. 20世纪40年代末某文件规定;”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締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绪约国全体之攻击。”此段材料中的”缔约国”指的是( )
    A . ”三国协约”成员国 B . ”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 D . ”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23·潮阳模拟) 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结盟对抗】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出现。                                      

    ——张小明《 “冷战”及其遗产》

    【合作共赢】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刘全智《“冷战”史》

    材料三: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摘自新华网

    1. (1)  材料一反映了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其政治目的,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三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
    3. (3) 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