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2课 俄国的改...

更新时间:2023-12-19 浏览次数: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场景在18世纪的俄国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 B . C . D .
  • 2.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曾这样评述:”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其中的”一张脸孔望着未来”指的是1861年改革( )
    A . 增强俄国实力,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 . 是一次自上而下实行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C . 具有不彻底性,依然存在农奴制的残余 D . 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 3. 某学生在进行俄国的改革专题复习中使用了图示法(见下)。其中”▲”处应是( )

    A .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 . 农奴生活方式西化 C . 农奴自下而上解放 D . 农奴制残余被消除
  • 4. 下侧示意图表现的主题是( )

    A .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 俄国沙皇废除农奴制改革 C .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道路 D . 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进步
  • 5. ”他被称为……大帝……假扮成水手,随使节团前往西欧各国考察,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深感兴趣,并虚心学习;他又聘请外国专家、工匠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他”推行的改革( )
    A . 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B . 使俄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 C . 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 . 废除了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
  • 6. 圣彼得堡地区是彼得一世通过与瑞典的战争夺取的,在这次战争中,俄国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十二月党人的英勇奋战 B . 得到了叶卡捷琳娜的支持 C . 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D . 通过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
  • 7. (2023九下·四川期中) 学会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学俄国历史时抓住了关键词“中央集权、手工工场、近代化”,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 查士丁尼改革 B . 彼得一世改革 C . 拿破仑改革 D .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 8. (2023九下·靖江月考)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以上说明农奴制改革
    A .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B .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 .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 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 9. (2023九下·临汾月考) 比较下面卡片中的法令内容,其共同点是(    )

    法令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解放叛乱诸州的黑奴,并允许他们作为自由人参加联邦的军队。

    A . 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 . 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 . 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 . 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10. (2023九下·汕头开学考) 在俄国历史上,18世纪初彼得一世强化了农奴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一强化一废除,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这说明(   )
    A . 俄国政权的更替频繁 B . 俄国的社会矛盾消失 C . 治国策略需顺应时代 D . 战争推动了社会变革
二、材料分析题
  • 11. 改革在俄国近代化历程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彼得一世改革的重点。陆军完全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为了满足对装备和后勤物资的迫切需要,大量的工厂建立起来;军队需要合格的指挥官,就向欧洲派出数以千计的留学生,并在俄国设立了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工程学院等。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直至1861年,农奴才有权按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列宁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 (1) 依据材料一,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2. (2) 结合材料二,说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转折点”。
    3. (3) 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列宁话语的理解。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对待农奴制的不同态度。他们不同的态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规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