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天津市部分区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3-09-26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 1. (2022·河池) 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某一活动现场直播道:“国旗已经升到旗杆的顶尖,开始在人民首都的晴空迎风招展。她象征着中国的历史已经走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的国旗一一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人民祖国的天地上。”播音中“新的时代”始于(   )
    A .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 .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2. (2023·昆明一模) “上甘岭战役中,(他们)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擂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材料真实记述了这场战役中涌现出的英雄功臣的事迹,其中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
    A . 左权 B . 黄继光 C . 蒋道平 D . 董存瑞
  • 3. (2022·大庆) 一场战争的伟大胜利,印证了毛泽东在1950年曾说过的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该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场战争是(    )
    A . 北伐战争 B . 抗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 4. (2019·大庆模拟) 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是(   )
    A . 土地改革 B . 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 C . 抗美援朝 D . 和平解放西藏
  • 5. (2022·大庆)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反映了我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 . 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 6. (2021八下·惠城期末) 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 C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 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 7. (2023·清远一模) 创建于清道光年间(1840年)的镇江恒顺酱醋厂是酱醋行业著名的老字号。1954年恒顺酱醋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子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
    A .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B . 三大改造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 8.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文化大革命”中人民群众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D . 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9. (2020·辽阳)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其培育者是(   )
    A . 屠呦呦 B . 袁隆平 C . 钱学森 D . 邓稼先
  • 10. (2021八下·福田期末) “没有40年前那场‘检验真理标准大讨论’,没有对党内错误思想观念的澄清与纠正,难有真正的思想解放”。这句话说明了这场讨论(    )
    A . 是党历史。上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B . 确立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领导核心 C . 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 D .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路线
  • 11. (2023九下·鹤山月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
    A . 以武装斗争为主线 B . 实事求是,依据国情来选择道路 C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 . 百废待兴,建设社会主义共和国
  • 12. (2022·遵义) 比较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与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者的共同作用有(   )

    ①都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②都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3九上·江油开学考)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现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 . 提高粮食产量 B . 解决温饱问题 C . 缩小城乡差别 D . 维护人民利益
  • 14.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逐步推进的,天津成为沿海开放城市始于( )
    A . 1978年 B . 1980年 C . 1984年 D . 1990年
  • 15. (2020八上·衡水月考)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B .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D . 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 16.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哪一理论体系写入党章( )
    A . 邓小平理论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7. (2022·南充)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前,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    )
    A . 邓小平理论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18. (2022·英德二模)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全国党代会的主题随着国家的发展而演进。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共同主题是(   )
    A . 建设经济特区问题 B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 . 提出“四个全面”战略部局 D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9. (2019八下·蒙阴期中)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
    A . 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 . 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 C .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20. 习近平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在( )
    A . 中共十七大 B . 中共十八大 C . 中共十九大 D . 中共二十大
  • 21. “台湾任何党派、团体、个人,无论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九二共识”指的是( )
    A . 两岸就开展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B . 两党就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达成共识 C . 两岸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 . 两岸就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达成共识
  • 22. (2022·邵阳) 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其中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A . 陆军 B . 海军 C . 空军 D . 火箭军
  • 23. (2022·无锡) 2014 年,抗疟疾的青蒿素类药物全球采购量达到 3.37 亿人份(一人份即一位患者 5 天的用量),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发现者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屠呦呦 D . 袁隆平
  • 24. 如图图片共同见证了我国( )

    A . 国防实力显著增强 B . 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C . 祖国统一民心所向 D . 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 25. (2023八下·鹤壁期末)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B .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C . 人们努力生活得更好 D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 26. 某学校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创新”研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活动一【制度初建】 

    ​ 

    活动二【制度发展】 

    ​ 

    活动三【制度展望】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中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21《中国“习观”》

    1. (1)  图一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确立的会议通过的文献名称是什么?
    2. (2)  图二中该制度的确立与哪一会议的召开有关系?简要说明此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的地位性质是什么?
    3. (3)  请分析图三中的制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 (4)  依据活动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特区主要“特”在哪里?特别行政区又“特别”在哪里?特别行政区的成功,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
    5. (5)  结合活动三指出,在制度创新中,我们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 2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3集)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彻底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材料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形势下对外工作的战略目标和重大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自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深化以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为目标的全方位外交布局,确立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创新全球治理理念和实践。 

    ——摘编自人民网《大国外交》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是什么?五十年代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什么主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突破。(请举两例)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的今天,形成怎样的外交布局?改革开放以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会议,试举一例。
    4. (4)  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如何更好发挥国际影响力的认识。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3日

    傅作义于1月下旬接受和平改编,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

    3月5日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集中讨论摧毁国民党的统治,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完成在新形势下工作重心的转移

    4月23日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

    10月1日

    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材料二:如图左图《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材料三:如图右图《建国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 

    材料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材料五: 

    1. (1)  根据材料一的大事记,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有利因素。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1952年到1956年公私经济比例发生什么变化?所有制成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键一招”是哪一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说明“新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表现。(举两个事例即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奋斗目标二”的具体内容。
    5.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一谈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带给你的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