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马头镇2022-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

更新时间:2023-09-08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strong><strong>(共</strong><strong>20</strong><strong>小题,共</strong><strong>5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
  • 1. 伽利略在著名的比萨斜塔上做了试验,推翻了被信奉为真理的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证明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精神,总能激励我们奋进。下列对思维的批判性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B . 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 C . 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反思 D . 有意见要自己保留,批判容易伤害感情
  • 2. (2020七下·齐齐哈尔月考) 对下图漫画《指鹿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 . 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 B . 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C . 我们要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D . 随大流,人云亦云,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跟着怎么说
  • 3. 彬彬进入青春期后发现男女生之间的相处发生了很微妙的感觉,他不知道该如何与异性相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建议他( )
    A . 只看异性身上的优秀品质 B . 真诚、坦荡、大方和得体 C . 积极、谦恭、勇敢和风趣 D . 不理睬异性的肯定与欣赏
  • 4. “如果只与同性同学交往而不与异性同学交往,那无异于拒绝和放弃了一半的朋友和一半的友情。”这启示我们(   )
    A . 男女同学应广泛交往 B . 男女同学应无原则地交往 C . 男女同学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 D . 男女同学交往就一定会获得真挚的友情
  • 5. 对于如图漫画《如此校规》,下列认识值得肯定的是( )

    ①点赞,男女生之间的交往会让人敏感、遭到质疑

    ②青春萌动,男女生交往将浪费时间、荒废学业

    ③男女生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④建议修改校规,应对男女生交往加以科学引导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6.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下列同学们的言行能增强我们青春自信的有( )

    ①与同学沟通,合理表达想法 
    ②激发潜能活力,积极思考探索

    ③沉迷网络直播,励志成为网红 
    ④劳逸结合,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7. 著名画家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主要告诉我们(   )
    A . 做人要有自尊 B . 做人要有自信 C . 做人要自大 D . 应该尊重他人
  • 8. (2020·平邑模拟) 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下面对自信认识错误的是(  )
    A . 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B . 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 C . 自信的人能够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D . 自信是一种内心感受,就是相信自己可以做成任何事情
  • 9.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能反映这句诗的是( )
    A . 人的情绪表现总是与一定情境有关 B . 人在表露情绪时总会伴有生理变化 C . 说明人经常会出现喜怒无常的现象 D . 触景生情的心理现象
  • 10. 一名多次夺得冠军的短跑名将谈起成功的秘诀时说:“从百米跑道上起跑的那一刻起直到终点,我只有一个念头——‘一直往前跑’,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想冲刺带来的情绪波动。”他的秘诀告诉我们( )
    A . 保持良好情绪比刻苦训练更重要 B .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C . 情绪与个人的心态没有多大关系 D . 合理调节情绪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 11. 仔细观察如图,你想提醒同龄人( )

    A . 情绪有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之分 B . 人的情绪复杂多样,无法调控 C . 喜怒哀惧为人之常情,顺其自然,不必在意 D . 学会调控负面情绪,促进健康成长
  • 12. 作业多——累,爸妈唠叨——烦,和同学闹得不愉快——气……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体验,我们的正确态度是( )
    A . 生活中的负面情感体验只会给人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 B . 负面情感体验会抑制我们的积极性,阻碍我们的成长,没有益处 C . 负面情感会使人精神萎靡、一蹶不振,我们应想尽一切办法摒弃 D . 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可以丰富人生阅历,使生命更饱满
  • 13. 情感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且复杂的。下列关于情感复杂性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①高级的情感——道德感 ②正面的情感体验——敬畏感

    ③基础性情感——爱的情感 ④负面的情感体验——恐惧感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 14. 下列行为符合道德感的是( )
    A . 看到老人摔倒,怕被诬陷装作没看见 B . 见有人落水,因自己不会游泳而没有施救 C . 路遇歹徒抢劫,机智地同歹徒作斗争 D . 看见旁边没人,把同桌的钢笔装进书包带回家
  • 15. 2022年新春大剧《人世间》爆火出圈。本剧以深沉浓烈的笔触描绘人间百味,众生百相,依靠扎实生动的内容,真挚的感情,引发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情感共鸣。这说明( )

    ①美好的情感能引发共鸣 

    ②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③美好情感促进精神发展 

    ④负面情感定会转化为成长的助力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6. 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体现在集体中发展个性的有( )

    ①甲活泼好动,在同学们的督促下改正了课堂上做小动作的毛病

    ②乙在同学们的带动下加强锻炼,如愿加入校体育队

    ③丙喜欢网络游戏,经常在课间向同学们宣传游戏的乐趣

    ④丁加入学校的合唱团,逐渐学会了与同学们合作学习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17. 下列对小群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只要进入小群体,就会沾染不良习气 B . 小群体和小团体一样,需要“江湖义气” C . 小群体的需求和集体的要求总是相背离的 D . 小群体是由志趣相投、个性相似的人组成的
  • 18. (2016七下·乐山期中)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容易把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混淆起来。对于小团体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团体主义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②为了班集体的利益而损坏学校利益的行为,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

    ③小团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表现之一

    ④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只有形式上的区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⑤小团体主义的实质就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⑤
  • 19. (2023七下·连平期末) 七年级(3)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班级。刚组建班级时,同学们就下决心从自身做起,参与班级建设,把班级打造成“团结向上,自信自强”的优秀班集体。该班的精神动力之源是( )
    A . 集体成员的数量 B . 严格的班级规定 C . 班级共同的愿景 D . 良好的班级氛围
  • 20. 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查处的违法犯罪案例中,被绳之以法的有普通百姓、领导干部、社会名人等。这表明(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职务犯罪是我国法律打击的唯一重点

    ③法不可违、违法必究
    ④我国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strong><strong>解答题(共</strong><strong>4</strong><strong>大题,共</strong><strong>50</strong><strong>分</strong><strong>)</strong>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聂利是一个12岁的学生。一次,他在学校学习了关于蜜蜂用翅膀发声的知识。回家后,他发现家门口有一只停着不动的蜜蜂,仍在发着“嗡嗡”的声音,他便将蜜蜂捉住,将它的翅膀折断,而蜜蜂仍在发着“嗡嗡”的声音。因此他认识到教科书上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蜜蜂不是用翅膀发声的。经过实验,他知道了所谓权威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他便将这一发现告诉了许多人,终于,权威人士证实了他的发现。

    材料二 在科技展上,由中学生发明的“采棉机械手”“毛发气象仪”等让人惊叹不已。他们并不比别人聪明,但学习的主动性强,敢于尝试、探索。

    1. (1) 聂利具有什么思维?请简单说说你应如何培养这种思维。
    2. (2) 结合材料二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 22. (2021七下·平山月考) 情境分析

    情境一:炎热的教室里,两位学生的手里各有半杯水。第一个学生说:“可惜我只有半杯水了!”而另一个学生却说:“啊,幸好我还有半杯水!”

    情境二:一次小组讨论时,一位学生说:“人的情绪丰富多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情绪不需要调控。”

    情境三:《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寒窗苦读几十载,屡试不中,不想54岁时,忽报金榜题名,面对梦寐以求的喜讯,极度高兴,以致喜而发疯,精神失常。

    1. (1) 情境一中的两个学生分别表现出了一种什么情绪?
    2. (2) 情境二中的这位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3. (3) 情境三启示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处理正面情绪与负面情绪之间的关系?
  • 23. 进入初中以来,小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是为自己的个子太高而烦恼;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对同学及班级的事情漠不关心,经常独来独往;近段时间以来,他的穿着有些另类,打扮的稀奇古怪。妈妈说他,他却回答:“你知道什么!好多同学都这样穿,这叫‘有个性’,我已经长大了,我能独立思考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管!”

    为帮助小刚走出误区,请你认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刚提出劝告。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两年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表决通过了以下法律。其主要特点、涉及未成年人的有关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努力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十一)》下调刑责年龄,帮助未成年人认清犯罪危害,规范其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下的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调查(主要特点)

    1.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数量下降
    2.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
    3.未成年人犯罪的低文化水平
    4.未成年人犯罪手段网络化,如网络上的虚拟财物盗窃案、诈骗案经常发生
    5.缺少家庭关爱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大
    1. (1) 国家立法把“特殊的保护和约束给了少年的你”。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从我国法律颁布实施的现实意义角度作答)
    2. (2)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结合材料二,请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打造坚实的“青春盾牌”建言献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