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5-2016学年四川省乐山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下学期期中...

更新时间:2017-02-23 浏览次数:36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学校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最佳场所。因为(    )

    ①学校老师的知识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育方法得当

    ②学校拥有专门的教育设施和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③学校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系统的课程内容、合理的教育教学规范

    ④学校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有浓厚的学习氛围

    ⑤学校的老师年龄大,社会生活知识经验丰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②③④
  • 2.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这句名言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A . 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B . 个人的言行会影响集体的利益 C . 个人离不开集体 D .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
  • 3. 下列关于个人与集体关系最完整的表述是(    )

    A . 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 B . 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C . 集体由有个人组成,集体离不开个人 D . 简单聚合在一起的群体就是集体
  • 4. 下列能够从某一方面体现:“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是(    )

    ①一般情况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从长远看,提倡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

    ③个人的言行不会影响集体的利益                                 ④集体利益就是个人利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 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    )

    A . 以集体利益为重,牺牲一切个人利益 B . 从多方面周全考虑并做出妥善处理 C . 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 D . 在保全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
  • 6.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容易把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混淆起来。对于小团体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小团体主义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②为了班集体的利益而损坏学校利益的行为,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

    ③小团体主义是集体主义的表现之一

    ④小团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只有形式上的区别,没有本质的不同

    ⑤小团体主义的实质就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⑤
  • 7.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在班级和学校集体生活中,团结的力量主要表现在(    )

    A . 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各种自然灾害 B . 每个同学的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 C . 促进我们的进步、成长和发展 D . 互相包容、一团和气
  • 8.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应该(    )

    ①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掩饰自己的缺点

    ②对别人的缺点敢于提出诚恳的批评

    ③正确对待同学间的矛盾

    ④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放过自己的缺点,不在乎别人的过错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集体的力量和发展,有赖于集体中的每个成员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敢于竞争意味着(    )

    ①承认别人的长处,同时想方设法超越他人
    ②与同伴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③对自己有信心                                                
    ④“双赢”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④
  • 10. 成功的集体离不开团队精神。对于团队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团队精神意味着与同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 ②团队精神意味着对自己有信心

    ③团队精神是一个集体成功的重要保障             ④团队精神意味着“双赢”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②③④
  • 11. 李章同学学习成绩非常好,处事能力也很强。班主任老师提议他担任学习委员,李章却不愿意。李章不愿意担任学习委员的理由可能是(    )

    ①担任学习委员不利于主人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锻炼             ②担任学习委员需要付出更多精力

    ③担任学习委员可能会牺牲个人的业余生活,甚至耽误学习     ④处理事务的能力缺乏

    A . 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 12. 李章同学学习成绩非常好,处事能力也很强。班主任老师提议他担任学习委员,李章却不愿意。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你该对李章说点什么,使其愿意承担学习委员的责任(    )

    ①担任班委不需要任何付出                                   ②担任班委有利于锻炼个人意志品质和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感

    ③担任班委有利于提高个人处理事务的能力       ④担任班委,合理安排好时间,有利于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 13. (2016七下·巴中期中) 情绪是多姿多彩的。情绪的基本类型是(     )

    A . 喜、忧、哀、乐 B . 喜、怒、哀、惧 C . 喜、悲、愤、乐 D . 悲、喜、忧、愤
  • 14.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谚语说明了(    )

    A . 情绪是多姿多彩的 B . 情绪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C . 情绪与人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 D . 情绪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 15. “与人分享喜悦,就多一分喜悦;与人分担忧伤,就少一分忧伤。”这句名言说明(    )

    A . 人生会遇到许多喜悦与忧伤 B .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C . 合理宣泄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 D . 任何喜悦都要与人分享,任何忧伤都要与人分担
  • 16. 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下列情绪中属于消极情绪的有(    )

    ①适当的悲伤

    ②因本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长久伤心

    ③某人因母亲死亡而伤心过度

    ④成绩较差的小李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

    ⑤小王因为不满意母亲做的早餐而暴跳如雷

    A . ①④ B . 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③
  • 1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这句名言启示我们(    )

    A . 我们要多愁善感,百感交集 B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 C . 我们要从多角度看问题 D . 岭和峰实际上没有什么区别
  • 18. 在本次半期考试中,李明的语文成绩为98分,但她闷闷不乐;王刚的语文成绩为62分,他却兴高采烈;张扬的语文成绩为38分,但他平静如常。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 他们在考试中都没有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B . 他们的情绪都比较消极 C . 他们有的求上进,有的不求上进 D . 他们对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
  • 19. 林则徐写了“制怒”两个大字,悬挂在书房里。每当发怒时,他就注视“制怒”二字,把火气压下去。法拉第用一个处方“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让他的紧张情绪逐渐放松。林则徐、法拉第分别用了              方法来调控情绪。(    )

    ①认知调节②理智控制③理性升华④行为调节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0. 下列对于爱国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爱国情感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感      ②爱国情感是我们积极向上的强大动力

    ③欣赏美好是具有爱国情感的表现      ④对国家的责任感、认同感是爱国情感的表现之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1. 如果我们尊敬父母,就不会因为父母的“唠叨”而过分烦恼,或者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这说明(    )

    A . 少年时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B . 人处于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C . 培养高尚的情感是道德品质发展的唯一途径 D . 培养高尚的情感有利于调节、控制和消除不良情绪
  • 22. 规则可以分为强制性规则和非强制性规则。下列属于强制性规则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农村社区的乡规民约

    ③七年级三班的班规                   
    ④中国共产党章程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A . ①④⑤ B . ②④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⑤
  • 23. 我国法律所体现的是           意志。(    )

    A . 人民的意志 B . 统治阶级的意志 C . 公民的意志 D . 国家领导人的意志
  • 24. 下列有关他律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个人的行为由他人的要求或内在的规则支配,而且是被动或被迫接受的,这就是他律 B . 他律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是,他律也是必要的 C . 他律表现为“我应该怎样做”“我不应该怎样做”“我愿意怎样做”“我不愿意怎样做” D . 自律的关键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b >解答题</b>
  • 25. 班级和学校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6. 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黄帝内经》。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材料和教材有关情绪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青少年的情绪有什么特点?

    2. (2)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

  • 27. 阅读材料,联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男青年A与女青年B在工作中有些矛盾。男青年A随即以“飞腾”的网名在网络一公开版块发表贴子,对女青年B开始谩骂,而且夹杂着许多不堪入目的侮辱性语言。女青年B当即回贴要求“飞腾”不得侮辱他人。“飞腾”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地将帖子放到多个公开版块上。一些心态不正的网迷对上述侮辱性的贴子大量跟贴附和,一时真假难辨,造成恶劣的影响。不仅使女青年B在熟识的网友面前很难做人,而且受到亲友的误解,造成严重恶果。女青年B忍无可忍,愤而将“飞腾”告上法庭。法庭经调查取证,认定男青年A在网上实施了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损害了女青年B的名誉。依法责令男青年A在网上公开向女青年B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2000元。

    材料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2月31日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个方面的特征?

    2. (2) 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个方面的作用?

    3. (3) 联系第7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 28. 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他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他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

    ﹣﹣歌德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分析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