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部分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

更新时间:2023-05-30 浏览次数:1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发育迅速。从青少年健康的角度分析,下列要求不合理的是(    )
    A . 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 B . 端正坐姿 C . 沉迷网络游戏 D .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 2. (2022七下·嵊州期中) 动物最终都会死亡, 但动物不会灭绝,这是由于动物具有(   )
    A . 生殖现象 B . 生长现象 C . 发育现象 D . 死亡现象
  • 3. 瓯柑是温州特色柑橘品种,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柑皮金黄,籽少皮薄,果肉多汁,吃起来先微苦而后甘甜,还伴有特殊的回味。瓯柑具有较长保鲜期,保存合理可至次年端午节前后,否则亦可腐烂发霉。

    1. (1) 如果某一个瓯柑中有五粒种子,对于结出这个瓯柑对应花的子房和胚珠数量分别(    )
      A . 1,5 B . 5,1 C . 1,1 D . 5,5
    2. (2) 瓯柑发霉是由于保存不当,霉菌(真菌)大量繁殖所致。霉菌与乳酸杆菌的主要区别是有(    )
      A . 细胞质 B . 成形的细胞核 C . 细胞壁 D . 细胞膜
    3. (3) 瓯柑二千多年栽培史,其口感及外观等性状几乎没有变化。因此推测柑农在瓯柑培育过程中不可能采用的繁殖方式是(    )
      A . 嫁接 B . 压条 C . 扦插 D . 种子
  • 4. 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手影 B . 斑马倒影 C . 水面“折”枝 D . 日全食
  • 5. 为减少城市里的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居民区周围禁鸣喇叭 B . 铁路S1线市区路段装有隔音屏 C . 机场场内员工佩戴耳罩 D . 内河运输船舶安装消声器
  • 6. 大型的会场、电影院等场所都要用到扩音设备,它是用来(    )
    A . 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加大声音的速度 C . 改变声音的音色 D . 增大声音的响度
  • 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下列图片中符合近视矫正前后的成像情况的组合是(    )

    A . ① ③ B . ① ④ C . ②  ③ D . ②  ④
  • 8. 如图所示的三杯水。左手伸入甲烧杯冷水中,右手伸入丙烧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同时拿出左手和右手并一起伸入乙烧杯温水中,左手的感觉以及该感觉产生的部位是(    )

    A . 热、大脑 B . 热、手上皮肤    C . 冷、大脑 D . 冷、手上皮肤
  • 9. 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 如左下图所示。若 S 表示鱼,S'表示鱼的像,则以下渔夫看到鱼的光路图正确规范的是(    )

    A . B . C . D .
  • 10. 在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白色大理石地面照射(见 12 题图), 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 . 地面发生了漫反射, 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B . 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墙壁发生了漫反射 C . 地面发生漫反射,墙壁发生了漫反射 D .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 11. 小敏穿了一件白衬衫、蓝裤子和一双黑皮鞋,走进一间只亮着红灯的房子里,别人看到他所穿服装的颜色分别是(    )
    A . 白衬衫、红裤子和红皮鞋 B . 红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C . 白衬衫、蓝裤子和黑皮鞋 D . 红衬衫、黑裤子和黑皮鞋
  • 12. 下表选项中与图示表示的根据相符的是(    )

    A

    玉米种子

    子叶

    B

    外耳

    中耳

    内耳

    C

    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嫁接

    D

    雌蕊

    子房

    柱头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均不能成像 B . 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 . 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 . 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二、<b >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b><b></b>
  • 14. 如图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A所示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
    2. (2)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受精的部位是(填字母)。
    3. (3) 胎儿从D娩出后,判断婴儿性别最直接的方法是根据性征。
  • 15. 红火蚁(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

    1. (1) 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  (填“体内受精”或“体外受精”)。
    2. (2) 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红火蚁的发育过程D→(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16.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同时发射升空的还有植物种子。航天员蔡旭哲带了一点生菜的种子,希望它能给空间站添加一抹绿色。
    1. (1) 要让生菜种子顺利萌发,航天员必须给种子提供条件有:       (填字母)
      A . 一定的水分 B . 充足的空气 C . 肥沃的土壤 D . 适宜的温度
    2. (2) 生菜种子萌发后,其叶片可以作为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的新鲜蔬菜食用。生菜的叶是由种子中胚的发育而来的。
    3. (3) 航天员发现有小部分生菜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17. 二胎政策开放后,小明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未能怀孕。
    1. (1) 医生将精子和卵细胞移至试管内培养成胚胎后,再移植到小明妈妈的子宫内,胎儿通过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2. (2) “试管婴儿”技术圆了小明妈妈的生育梦,但有些人利用“试管婴儿”技术,将胚胎植入“代孕”母亲的子宫。以下哪些观点不支持“代孕”有        
      A . 女性有生育自由,只要身体健康且有意愿,就可以为别人“代孕”。 B . 代孕可能会引发大量有缺陷的代孕子女被遗弃现象。 C . “代孕”挑战了伦理上的传统生育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社会秩序。 D . 我国不孕不育人数已占育龄人口的 15%,“代孕”可以避开生育能力缺陷。
  • 18. 大蒜是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益健康。人们常说的“蒜头”是大蒜的茎,一般有4~6个蒜瓣,在合适的环境中会发芽(如图甲)。

    1. (1) 将蒜瓣埋入泥土可以发育成新的植株(如图乙),这种生殖方式为
    2. (2) 某科研人员取不同浓度大蒜汁对大肠杆菌、酵母菌、曲霉进行“抑菌效果对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丙所示。已知抑菌圈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分析图丙可知大蒜汁对的抑菌效果最好。
  • 19.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莹选取一块薄玻璃板、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

    1. (1) 小莹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她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2. (2) 器材调整正常后,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出现的现象,说明物像等大。若不计薄玻璃板的厚度,当蜡烛A距平板玻璃5cm时,则蜡烛B与蜡烛A相距cm。
    3. (3) 如图乙所示,小莹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小莹选择了“C”,你认为选择的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 20.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小科同学发现  买来的奶茶没过多久就变质了,于是他对食品腐败的原因进行了探究。小科同学取了甲、乙、丙三个相同容量的锥形瓶,分别加入50毫升奶茶。放在高压蒸锅内加热15分钟,冷却后取出,分别作如下处理:

    瓶号

    加入物质

    50 毫升奶茶

    瓶口处理

    打开

    打开

    用橡皮塞塞紧

    恒温培养一周

    25℃

    5℃

    25 ℃

    实验结果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1. (1) 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奶茶高温加热,目的是
    2. (2) 若探究温度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宜选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3. (3)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记录表,设置丙组是为了探究
  • 21. 为研究小孔成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在硬纸板上挖了不同大小与形状的小孔,对太阳成像进行实验,其结果记录如下:

    小孔的形状

    小孔最大外径/毫米

    1

    5

    10

    1

    5

    10

    1

    5

    10

    地面

    光斑

    形状

    小孔距地面10cm

     △

     △

     △

    小孔距地面20cm

     ○

     ○

     ○

     ○

     △

     △

    小孔距地面40cm

     ○

     ○

     ○

     ○

     △

     △

    小孔距地面80cm

     ○

     ○

     △

    小孔距地面160cm

     ○

     ○

    请回答:

    1. (1) 当小孔形状为“△”、小孔最大外径为5毫米时,若要让太阳通过小孔成像,小孔距地面的距离至少为厘米。
    2. (2) 分析表中数据,太阳能否关于小孔成像与小孔到地面的距离的关系是
    3. (3) 有同学认为,小科不需要对“○”形状的小孔进行实验,他的依据为
  • 22.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图甲所示。

    1. (1) 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并在光屏上记录的AO和OB两条光线。此时入射角是
    2. (2) 取出玻璃砖,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为了控制变量接下的操作是
    3. (3) 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在水中的折射光线,通过分析光路,得出玻璃比水这对光的偏折能力强的结论。你认为相对折射光线OB这次记录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情况
四、解答题( <b >本题有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b> )
  • 23. 按要求完成作图:

    1. (1) 如图1所示,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相应透镜。
    2. (2) 如图2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 24. 通过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爱思考的小娜发现这样现象:白天在教室里对着窗户的玻璃看,很难看到同学的像,而晚自修教室里灯光通明却很容易看到同学在窗户的玻璃所成的像,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每位同学成两个像。

    资料1:当强光和弱光同时射入眼睛时,人的眼睛对强光较为敏感。

    资料2:为了隔音效果,教室里窗户上为双层玻璃(每层厚度不计,如下图是玻璃截面示意图)。

    回答:

    1. (1) 通过分析玻璃截面示意图,双层玻璃能有效隔音原因是
    2. (2) 根据已学的知识和以上资料,解释小娜同学发现的现象。
  • 25. 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投影灯”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投影灯设计、制作和评价三个环节。提供项目的材料有:开关、电池,电池盒,电线若干、小灯泡、投影片、凸透镜(焦距f=10cm)、固定材料、热熔胶(用于粘合)、鞋盒、银白色锡纸、剪刀。(每一组材料都相同)

    投影灯评价量表(部分)

    评价指标

    达 标

    待 改 进

    指标一

    像的大小

    像的大小可调

    像的大小无法调节

    指标二

    像的清晰度

    像的清晰可调

    像的清晰无法调节

    1. (1) 投影灯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像,下列物距(u)和像距(v)关系,符合投影灯成像时要求的是(     )
      A . u = 2f        v = 2f B . u > 2f      f < v <2f    C . f < u < 2f    v > 2f D . u < f       v > f
    2. (2) 在投影灯设计前,A小组认真研读评价量表,设计结果如图甲。老师观看后说:按此设计图制作的作品,在指标一评价结果为“待改进”。请你根据图甲和评价量表,对老师的评价作出解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可结合图甲)。

    3. (3) A小组根据设计图制作出作品后,拿到暗室进行检测效果。发现所成的像与其他组相比较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结合图甲及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灯光亮度无法调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