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一模)地理...

更新时间:2023-03-17 浏览次数:40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组
  • 1. (2022高二下·金坛期中) 曾经的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化妆刷之乡”的鹿邑县位于豫东平原,人口118万。该县化妆刷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详见下表),目前该产业就业人口从初期的4.6万人增加到19.5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手工作坊期

    尾毛深加工期

    化妆刷全国领跑期

    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业人口4.6万,把从外地购买的羊尾毛进行初级加工,销售到国内外的化妆刷厂

    始于2010年,开始发展化妆刷产业,产业链延长,分散个体户向企业化集聚,利润提升

    始于2016年,政府建化妆刷产业园区,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沿海地区产业链上的管理者、技术研发者等返乡创业

    1. (1) 手工作坊期,鹿邑县发展羊尾毛加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 原料 B . 交通 C . 劳动力 D . 技术
    2. (2) 与手工作坊期相比,尾毛深加工期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 . 增加了产品种类 B . 形成了规模效益 C . 提高了研发能力 D . 减少了用工数量
    3. (3) 化妆刷全国领跑期,沿海地区的“凤”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是鹿邑县(   )

      ①政策更有吸引力②交通更便利③产业链更完整④市场更广阔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2. 奇瓦瓦州位于墨西哥边境地区,区内大部分为向北倾斜的高平原,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末次冰期晚期,奇瓦瓦州是末次冰期北方针叶树种的“避难所”,该地既有北方南下的针叶林,又有低纬副热带地区典型的灌丛。图示意奇瓦瓦州的位置。据此完成问题。

    1. (1) 奇瓦瓦州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主要得益于(   )
      A . 气候温暖 B . 地形复杂 C . 演替过程持续 D . 人类活动影响小
    2. (2) 与现代气候相比,奇瓦瓦州末次冰期晚期(   )

      ①夏季气温明显偏低②冬季气温明显偏低③气候更加干旱④气候更加湿润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3) 与末次冰期晚期相比,奇瓦瓦州存留至今的针叶树种(   )
      A . 体型较小 B . 扎根更深 C . 叶片气孔较大 D . 枝干更加弯曲
  • 3. 云南省普者黑景区发育有南方典型喀斯特地貌,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近年受气候变化、人类开发等影响,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为普者黑湿地流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数量与面积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土地利用类型

    1990年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斑块/个

    面积/公顷

    斑块/个

    面积/公顷

    斑块/个

    面积/公顷

    斑块/个

    面积/公顷

    斑块/个

    面积/公顷

    建设用地

    59

    549

    60

    674

    62

    707

    65

    756

    63

    785

    林地

    550

    9370

    613

    9181

    594

    9424

    598

    9165

    589

    9177

    农耕地

    107

    19670

    102

    20045

    95

    20696

    89

    20778

    84

    20804

    湿地

    91

    2319

    110

    2190

    63

    1573

    6o

    1849

    62

    1916

    园艺用地

    47

    237

    46

    240

    48

    239

    51

    244

    51

    243

    1. (1) 1990-2015年,土地集中趋势最明显的是(   )
      A . 建设用地 B . 林地 C . 农耕地 D . 园艺用地
    2. (2) 1990-2015年,当地可能发生的事件是(   )
      A . 1990年后封山育林 B . 2010-2015年退耕还林 C . 1990-2005年降水减少 D . 2015年景区下游筑坝拦水
    3. (3) 推测普者黑景区的的土地利用模式为(   )
      A . B . C . D .
  • 4. “自贡冷吃兔”是四川省自贡市的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自贡市下辖的四区两县均养殖肉兔,2014年“自贡冷吃兔”获得了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以此为依托,自贡市兔肉加工产业蓬勃发展,全市现有工商登记的冷吃兔加工企业65家,另有8000多家中小型作坊。冷吃兔的终端消费可通过餐饮店和流动摊位完成,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自贡市不断推动肉兔产业标准化建设。据此完成问题。
    1. (1) 自贡市每年从外地调入大量肉兔,主要因为本地肉兔(   )
      A . 产量较小 B . 品质较低 C . 成本较高 D . 消费量大
    2. (2) 与肉兔餐饮店相比,流动摊位标准化程度更低,主要因为流动摊位(   )
      A . 成本更高 B . 规模较小 C . 技术较高 D . 市场更广
  • 5. 随着北冰洋战略价值的日益凸显,北冰洋海上航线开始受到关注。北冰洋的环流系统对表层海水温度具有深刻的影响。图示意北冰洋环流模式。据此完成问题。

    1. (1) 图中四个地点中,表层海水的年平均温度由高到低的是(   )
      A . 甲、丙、丁、乙 B . 甲、乙、丁、丙 C . 丙、甲、丁、乙 D . 丙、丁、乙、甲
    2. (2) 北冰洋海水温度分布对航海最有利的航线是(   )
      A . 北欧西岸-北美北岸 B . 东亚东岸-北美东岸 C . 北欧西岸-北亚北岸 D . 北美东岸-北亚北岸
  • 6.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柏树国家保护区的喀斯特地貌上,均匀分布着规模相当的圆形石灰岩洼地,总面积达2916平方千米,且形成了密集的柏树湿地群落。早期,洼地会保留水分,在风化和侵蚀作用下,洼地之间的分水岭向较小洼地一侧迁移,较大洼地则进一步扩大;晚期,洼地积水外泄,风化减慢,洼地接受崩积,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间的距离趋于近似。图左示意大柏树洼地景观,图右示意洼地演化过程星。据此完成问题。

    1. (1) 该地石灰岩洼地(   )
      A . 地表水充足,各地风化速率较快 B . 生物呼吸作用强烈,风化速率较快 C . 地表温度变化小,风化速率较慢 D . 植被削弱太阳辐射多,风化速率较慢
    2. (2) 早期,分水岭向较小洼地一侧迁移,主要是因为两侧洼地存在(   )
      A . 生物活动差异 B . 边缘坡度差异 C . 产沙速率差异 D . 积水时间差异
    3. (3) 晚期,洼地的大小和洼地之间的距离趋于近似,主要是因为(   )
      A . 较大洼地沉积加快 B . 较大洼地侵蚀加快 C . 较小洼地风化减慢 D . 较小洼地沉积加快
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丹阿拉伯胶由胶树分泌形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胶树扎根较深,能大量吸收地下水,最适宜生长在雨季短、旱季长的热带地区。胶树种植5年后方可采胶,每年10月份出胶,一年内仅能收胶3次,主要依靠人工采胶。苏丹阿拉伯胶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年来,苏丹阿拉伯胶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但该国却遇到了苏丹阿拉伯胶增产难度大的问题。图左为胶树景观图,图右为苏丹阿拉伯胶树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其中甲区域是该国胶树最适宜的生长区。

    1. (1) 分析图中甲区域比其南部更适宜胶树生长的自然原因。
    2. (2) 分析目前苏丹阿拉伯胶产量难以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3. (3) 你是否赞同在图中乙区域发展胶树种植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西北部干湿季分明,干季漫长,易出现极端高温干旱现象,湿季降水集中,多风暴,典型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也存在植被种类、植被覆盖度等分异规律。该区域可划分出长达1000千米的样带,使其成为研究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分异的“天然实验室”。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北方向植被分异更多表现为水分差异,而非纬度变化带来的热量差异。图示意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降水量分布。

    1. (1) 简述澳大利亚西北部成为研究热带稀树草原带内部分异“天然实验室”的条件。
    2. (2) 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北方向植被分异更多表现为水分差异而非热量差异,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 (3) 推测图示区域南北向植被特征的差异。
  • 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得逊河下游受径流和潮流共同影响。1851年,哈得逊河铁路的建设使哈得逊河东岸形成两个湿地--北湾和南湾,铁路沿途则有五处过水涵洞。北湾淤积速度较快,形成香蒲覆盖的沼泽,而南湾淤积较慢。1930年,菱角入侵南湾,受其影响,南湾淤积更加缓慢。菱角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在南湾每年6月出现、10月开始死亡、11月则完全消失。图示意不同空间尺度下北湾和南湾的位置。

    1. (1) 简析哈得逊河铁路的建设对加快北湾淤积的作用。
    2. (2) 分析导致北湾快速淤积的物质来源。
    3. (3) 专家认为即使人工清除菱角,南湾也无法形成像北湾一样的沼泽景观,请为专家的观点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