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20 三国鼎立

更新时间:2020-12-31 浏览次数:272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四、材料分析题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

    材料二 成皋之战、昆阳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 (1) 材料一中的“天子”是谁?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2. (2) 在材料二“有名的大战”中,“弱者”战胜强者的共同策略是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强者是指哪一方?弱者是怎样战胜强者的?
    3. (3) 综合上述,你能从中吸取到什么经验教训?
  • 28. (2018七上·安徽月考)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豪杰并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

    材料四:东汉——三国时期——西晋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填写下表。

      序号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A

      220年

      B

      刘备

      C

      建业

    3. (3) 结合史实,请你谈谈如何看待三国鼎立的局面?
  • 2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三国”指的是哪三国?
    3. (3) 材料一中的“周郎”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4. (4) 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5. (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 30. 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一般来说,“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请你完成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

    1. (1)

      小明在学习完“三国鼎立”后,为了加强记忆,用图示给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小结,请你把他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完整。

    2. (2) 统一是历史的主潮流,东汉是统一政权,而其后的三国是分裂时期,这是历史的倒退吗?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3. (3) 有人说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是汉朝的奸臣,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运用历史的观点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