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汉字真奇妙,“稳”中藏“急”。“稳”字,分开来看,一边是个禾字,一边是个急字。从字面理解,就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而作家陈鲁民认为:该稳的时候,要稳如泰山,稳如磐石,“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该急的时候,要急如星火,急似雷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1. 【特色活动展览】为便捷社会公众玩转之江文化中心,打卡心仪的活动和展览,特别推出之江活动展览一周推荐系列。

    01  之江公共艺术长廊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地点: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

    展览介绍:本周,之江公共艺术长廊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洞头渔民画精品展览。洞头渔民画是浙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美术形式,蕴于海洋,发展于海洋,源于海洋,承载着渔民们对大海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无比的热爱。

    02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

    【图书馆之夜】霓裳风华  诗意书香

    活动时间:4月20日18:30           活动地点:浙江图书馆之江馆一楼知识之殿

    活动介绍:一卷《清明上河图》,一部《东京梦华录》,繁花似锦的北宋东京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文献与古卷中的服饰,是宋代风俗的一部分,亦是宋代美学精神的重要体。让我们跟随着书的脚步,感受扑面而来的活色生香,细品书中宋韵;穿一袭宋制改良华服漫步西湖,打卡之江文化中心新地标,在快节奏的时代,体味宋人舒缓优雅的“慢生活”。

    03  浙江文学馆

    “中国科幻的源流与未来”主题讲座

    活动时间:4月25日14:30—16:00         活动地点:浙江文学馆一楼多功能厅

    主讲简介:宝树,科幻作家,浙江海盐人。

    活动介绍:围绕中国科幻的源流与未来,宝树老师将带您领略科幻文学的扑朔迷离 , 探寻中国科幻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当代科幻作家们的创作理念与风格。同时,宝树老师将分享他对科幻文学创作的见解与建议,为有志于投身科幻文学创作的朋友们提供宝贵的启示。让我们在宝树老师的引领下,走进中国科幻文学的秘境,开启一段奇幻之旅。

    1. (1) 文段中“藉”“载”“模”都为多音字,下列各项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你检查文段中使用的成语后发现,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3) 文段中的画线句存在语病,请你帮助修改。
  • 1. 【任务二】拓展古诗文

    材料一: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注释】①陆九渊:抚州金溪人,字子静,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②慌忙:匆匆忙忙,急于求成。③涵泳:边吟诵边思考,慢慢琢磨消化。④权:暂且。⑤切身:对己有关系之处。

    材料二:

    好书三病

    明·谢肇淛

    好书之人有三病:其一,浮慕时名,为架上美观,牙签锦轴 , 装潢衒耀,骊牝之外,一切不知,之无书可也。其一,广收远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 , 徒涴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一,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 , 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视之肉食面墙,诚有间矣,其于没世无闻,均也。夫知而能 , 好而能运,古人犹难之,况今日乎!

    (选自《五杂俎》)

    【注释】①谢肇淛(1567—1624):字在行,明代文学家、藏书家。②牙签锦轴:用象牙做的书签,用丝绸装裱的轴。③骊牝:指外表。骊,黑色;牝,公马。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④涴:玷污,弄脏。⑤矻矻(kū kū):勤奋不懈的样子。⑥慧根:本佛家语,指人天赋的聪明才智。⑦运:运用。⑧觚:古代写字用的木板,这里指书的内容。⑨均:形容恰当。

    1. (1)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徒:        ②谓:        ③好:

    2. (2) 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广 收 远 括 毕 尽 心 力 但 图 多 蓄 不 事 讨 论

    3. (3) 两则材料中作者都提到了读书中的不好习惯,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4. (4) 结合两则材料,联系《论语》内容,请你说说古代文人在读书中寄托着哪些情怀?

      链接材料: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 1. 【任务一】整理古诗文古诗文中含精神。根据下表中的提示,写出最恰当的古诗文名句(连续的两句)。

    情怀

    古诗文名句

    作者与出处

    虽然年老体弱,我仍想守边疆。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远在日暮南山,我心悠然淡泊。

    陶渊明《饮酒(其五)》

    兄弟相隔万里,我寄美好祝愿。

    苏轼《水调歌头》

    国危急人孤立,我选舍生取义。

    文天祥《过零丁洋》

    身处泥淖之中,我也洁身自好。

    周敦颐《爱莲说》

  • 1. 第三部分  研究结论

    本次“之江好书节惠民阅读活动”,以“书香浙里,阅创未来”为主题,精选28家出版社,为广大读者呈上集“淘书、看书、买书”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市集。踏入这个市集,仿佛走进了广袤的知识旷野。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该系列活动将一直延续至年底,为广大浙江人民营造良好的文化胜境,让阅读抵达更广阔人群。让我们____。

    结合语境,请你帮助组员在横线处填上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破开心中的冰海                ②一起探寻那无尽的远方

    ③紧握书籍这把利斧                ④奔赴这场阅读的盛宴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③②④① D . ①③④②
  • 1. 活动一  了解“之江好书节”(10分)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2024“之江好书节”如约而至。第一小组打算做一个读书活动研究,请你一起参与。

    第一部分  研究目标

    了解“之江好书节”的活动内容和意义,推动同学们主动阅读,爱上阅读,让阅读浸润身心。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涉及浙江省新华书店官方网站、特色活动展览,主要内容记录如下:

    【官方网站资源】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浙江人文荟萃 , 底蕴深厚。而书店是城市的窗口,传递守护着文化的温度。

    今年之江好书节,浙江省新华书店以“城市阅读基因”为主题,各地新华书店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呈现能代表当地读书文化、文人特色的展示活动,浙江读者的城市阅读“DNA”。

    南孔圣地衢州将举办儒学讲堂,侠骨潮城海宁对话百年金庸,文润山海临海开办朱自清文学节,人文水乡桐乡挖掘丰子恺、茅盾、木心等文人气韵,嵊州带你重走浙东唐诗之路……充分彰显“以城化文、以文养城”的交融之美。读者还可参与“一城一本代表作”城市书单推介,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城市代表作”。

    这些活动让浙江各地的人文底蕴变得“可阅读”,擦亮一颗颗地域文化明珠。

    小组成员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做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表达是“优秀的人物或精美的东西会集、聚集”的意思,所以“荟萃”一词中有错别字。 B . 因为表达是“有使之觉醒”的意思,所以“焕醒”一词中有错别字。 C . 因为表达是“深入开发,探求”的意思,所以“挖掘”一词中有错别字。 D . 因为表达是“事物的交汇融合”的意思,所以“交融”一词中有错别字。
  • 1. 任务三:探究“睡眠”的“今生”
    1. (1)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睡眠

      汪剑钊

      我的睡眠是一只美丽的瓶子,

      翻身,按动时间的遥控板,

      那是轻到

      比床小,比世界大。

      调整音量,

      不能再轻的声音,

      悄悄刨开黑暗的沃土,

      让喋喋不xiū(▲)的小鸟

      却能穿透一切的喧哗,

      péi(▲)植梦幻的花。

      学会

      包容

      花朵的沉默。

      整个死亡的平静

      (选自《汪剑钊诗选》)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②诗歌中的意象极富特点,请选择其中一个意象,分析它的作用。

    2. (2) 请以《不眠》为题写一首小诗,要求:①选择合适的意象;②表达一种心境;③3—5行即可。
  •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两只乌鸦站在树枝上张望,看到脚下的麦田里站着个稻草人。一只乌鸦害怕极了,另一只乌鸦很不屑地说:“别紧张,那只是稻草人。”

    “你怎么知道?”

    “……”

    以上面一段话为开头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挥想象,写一篇文学作品;也可以结合生活体验,联系生活写一篇记叙文;还可以先补写省略号的内容,以此立论,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不少于600字;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 阅读理解

    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

    [法]依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译/莫昕

    我出生在一个堆满干草的谷仓深处的一只木桶里,这个谷仓位于山谷里的一个大农场。我叔叔是只深谙世事的老猫,他教给我世界通史。他说,我们最早的祖先十分野蛮,到现在森林里还有和我们祖先一样的野猫,干瘦干瘦的,掉光了毛,在水沟里跑来跑去,却已经抓不到什么老鼠了。而我们,享受着尘世间最高级的欢乐,在厨房里谄媚地摇着尾巴,咕噜咕噜发出乞怜的低叫,舔着空盘子,每天最多也不过挨十来个巴掌。

    天气炎热的时候,我们就在池边打个盹儿。一根根干草在阳光下闪亮;火鸡们多情地转动着眼睛,任由红色的肉冠搭在喙上;母鸡们在草堆里翻刨着,大肚子贴在地面上吸取着热量。

    到了冬天,蜷坐在厨房的炉火边就是极乐。火舌舔舐着木柴,啪声中火星飞溅。此时,铁扦子旋转着,扦子上的鸡肉烤成焦褐色,美妙的香味传来,舌头不由自主地舔着嘴唇,等着厨子打开炉子,拿出鸡肉,把属于你的那块分给你。

    正吃食的,心花怒放;吃饱了的,心满意足;那些躺着在消化的,就更是称心如意了。最幸福不过的,就是那肚满肠肥、暖洋洋地蜷成一团的,觉着肚子里无比地受用,身上的皮都欢喜得要开出花来。毫无疑问,如智者所言,如若这世界是一个有福的神灵,那这大地就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肚子,永世无歇地在阳光下烘烤着圆圆的肚皮,消化着里面的生灵。

    我们最早的祖先说,天空是一个很高很高的阁楼,屋顶严严实实,太阳永不刺眼。我姑姑说,在那阁楼里有一大群肥老鼠,太肥了,行动起来费劲得很,而且吃掉得越多,他们就来得越多。

    很显然,这都是那些穷鬼的看法,他们从没吃过老鼠,也没法想象漂亮的厨房是什么样子。况且阁楼是木头颜色的或灰色的,而天空是蓝色的,这就完全让人迷惑不解了。

    事实上,他们还引用了一个精妙的理论来支持他们的看法。他们说:“很显然,天空是用麦管或面粉做的一个阁楼,因为天上经常会出现金黄色的云朵,就像扬麦子时出现的烟尘;或者白色的云朵,就像和面时扬起的面灰。”

    可我告诉他们,云朵不可能是由一片片的谷物或一团团的面粉构成的,因为云朵落下来,就变成了雨水。

    我们必须开阔思维,才能有更可靠的手段进行思考和推理。自然界无处不以其本相出现,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所有这些动物来自何处?来自一个蛋,这大地就是一个裂开的巨蛋。

    这山谷就是一个看得见的世界,如果你好好看看它的形状和边界,你就会相信我说的确实无疑。它就像一个蛋一样呈凹形,与天空相连的锋利边缘是锯齿形的,就像裂开的蛋壳。

    一块块蛋白和蛋黄凝固紧实,就构成了那些石块、这些房屋,还有整片坚实的土地。有些部分保持柔软,构成了人们耕种的土层;还有的在水里流动,形成了池塘和河流。

    至于太阳,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红色火把,在那蛋的上方来回移动,用文火柔和地烘烤。人们特意把蛋打开,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受热,厨子就常常这样做。整个世界就是一摊巨大的炒鸡蛋。

    聪明睿智如我,对自然、对人类、对任何个体,都没有更多的问题了,也许除了对烤炉里的几个小小美餐还有些疑问。我只需沉浸在我的聪慧之中,因为我的完美已经到了极致。在我之前,没有哪只猫曾如我般参透这些奥秘。

    (节选自《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

    1. (1) 你现在是一名“角色体验官”,你可以通过猫的眼睛体验世界。

      ⑴沉浸式体验“猫(‘我’)眼看世界”,完成下列图示。

      ⑵你觉得“猫(‘我’)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世界?请用一句话来评价。

    2. (2) 你现在是一名“产品设计师”,小语依据文章中两句话分别设计了一款“哲学猫”玩偶。你觉得哪一款设计得更好?请品读原文句子和玩偶形象说明理由。

      款式

      设计依据

      设计的玩偶形象

      A

      而我们,享受着尘世间最高级的欢乐,在厨房里谄媚地着尾巴,咕噜咕噜发出乞怜的低叫着空盘子,每天最多也不过十来个巴掌。

      B

      聪明睿智如我,对自然、对人类、对任何个体,都没有更多的问题了,也许除了对烤炉里的几个小小美餐还有些疑问。我只需沉浸在我的聪慧之中,因为我的完美已经到了极致。

    3. (3) 你现在是一名“最佳辩手”,请选择“我”或“野猫”的角度,批驳对方的观点。

      【甲】“我”:厨房里的生活是最美好的。

      【乙】野猫:森林里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4. (4) 你现在是一名“文学评论家”,请结合本文及相关名著,探讨猫这一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代表的意义。

      名著

      与“猫”相关的叙述

      “猫”的象征意义

      《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

      请列举猫的罪行之一:①

      指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有时又是一副媚态的暴虐者。

      《昆虫记》中的《猫》

      猫和泥水匠蜂一样,有着辨别方向的本领。

      《儒林外史》中的《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妾在打理家务。又说起了当时严夫人的贤惠。严二爷听着却发现脚下有一只猫,踢了一脚。猫受到惊吓四处乱窜,跳到床头打坏了东西。

      ⑴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完成上面有关“猫”的梳理表格。

      ⑵结合文本和表格内容,概述“猫”这一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丰富内涵。

  • 1. 阅读资料三,分析下面案件中小谢被骗的心理原因。

    【资料三】

    “诈骗心理学”大盘点:这么多人被骗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01自证心理控制

    所谓自证控制,其实非常简单,一共只有四步:第一步,站上审判者的高点;第二步,强行给你贴一个你不能接受的标签;第三步,对你的反驳证据视而不见、予以否认或继续找茬,完全不用管是否符合逻辑,直到激怒你、拖垮你;第四步,继续引诱你自证清白,这时你已经上钩了,对方已实现了对你的控制。

    02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1927年发表的《无声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拆屋效应”。

    03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其实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经济学》一书中说:“如果一项开支已经付出并且不管作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这类支出称为沉没成本。

    对沉没成本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一是害怕走向没有效益产出的“沉淀成本”而不敢投入,也就是放弃之前的付出;二是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而大部分人往往会选择第二种,因为很多人都是非理性的,都会厌恶沉没成本带来损失。

    案件回顾

    今年4月初,正在上学的小谢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警员”,对方告诉小谢,她的电话卡涉嫌洗钱,可能触犯刑法,已经被警方立案调查。

    对方以帮助小谢洗清嫌疑为由,要对小谢的账户进行“资金优先清查”。随后,被诈骗人员洗脑的小谢开始四处筹款,先后向账户转入150多万元,然而,贪婪的犯罪分子告诉小谢,再提供200万元的“清查资金”就能证明清白了。

    小谢只能回家向父母筹款。拿到钱后,小谢又按指示分多次将200万转入指定账户。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